你還對睡夠“8小時睡眠論”深信不疑嗎?

大多數人的熬夜,和努力無關,不過是放縱和不自律的結果,是逃避內心空虛焦慮的手段。

一個人躺在黑夜裡,手機卻連接著整個喧譁的世界。

你還對睡夠“8小時睡眠論”深信不疑嗎?

是時候重塑睡眠觀,重建睡眠習慣了。

你還對睡夠“8小時睡眠論”深信不疑嗎?

和生物鐘對著幹,

我們永遠是輸家

如果你對生物鐘的存在,心存懷疑,企圖違背,一定被狠狠地教訓過。

就是那個被狠狠教訓過的人。

過上了日夜顛倒的生活。

自由自在,隨心所欲,違背生物鐘的後果很快就來了:

白天睡得再多,我也還是疲憊。

你還對睡夠“8小時睡眠論”深信不疑嗎?

精神狀態很不好,注意力很難集中,意志力差,腦子轉不動,沒耐心,食慾不振,情緒很差,脾氣不好,而且不喜歡自己,一點也不開心。

原來晚上睡和白天睡,即使睡同樣的時長,身體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真的,相信生物鐘可以任自己調節,真是最愚不可及、最不自量力的想法。

生物鐘又叫晝夜節律,它內置在每個人的體內,它要求身體像我們的祖先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它的存在已經被科學研究所證明,原來晝夜節律是寫在我們的基因裡的,基因所控制的蛋白分子控制著我們的活動。

違背晝夜節律,就像在漲潮的時候撿貝殼,必然受到潮水的嚴厲懲罰。

遵守晝夜節律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該睡的時候睡,該醒的時候醒。違背晝夜節律後果很嚴重,該睡的時候不睡覺,缺失的睡眠再也無法補回來,身體會受到疾病的懲罰。

可是在這件事上,我們很難聽不進去勸。

偶然熬夜猝死的新聞,只會引起我們短暫的恐慌,熬夜是癌症的好朋友,也只是讓我們略感憂心。

猝死得癌畢竟是少數,熬夜晚睡,更像是不動聲色的慢性殺手,一點一點折損我們的健康。

而我們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頑固分子,一邊承受著熬夜對身體的蠶食,一邊心裡帶著隱隱的罪惡感,前赴後繼地熬夜。

牢牢地記住一句話:

和生物鐘對抗較勁,輸家永遠只會是我們。

你還對睡夠“8小時睡眠論”深信不疑嗎?

我們都被「8小時睡眠論」給害了

大多數人篤信「8小時睡眠論」,篤信每晚睡滿8個小時才算獲得充足睡眠。媒體還經常發佈睡6小時兩眼無神和睡滿8小時神采奕奕的對比照片,嚇唬我們。

所以,睡之前要是發現自己睡不夠8個小時就會非常焦慮,睡之後發現自己沒睡夠8個小時就會判斷自己睡眠不足。

「8小時其實是每晚的人均睡眠時間,但不知何時起,它卻成了普遍適用的推薦睡眠時間。然而一味追求8小時睡眠而產生的巨大壓力,反而對我們的睡眠起著破壞性極強的反作用。」

簡單粗暴、一刀切的「8小時睡眠論」只會帶來睡眠焦慮,把我們都給害了。

這麼說有幾個原因。

首先,每個人需要的睡眠時間是不同的,個體之間可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其次,評估和衡量睡眠質量應該看睡了幾個睡眠週期,執著於每晚睡了幾個小時沒什麼意義。

你還對睡夠“8小時睡眠論”深信不疑嗎?

一個睡眠週期是90分鐘,90分鐘裡,我們會經歷非眼動睡眠、眼動睡眠、快速眼動睡眠幾個睡眠階段。

這個過程就像下樓梯,我們下到越來越深的樓層,就是進入越來越深的睡眠。

剛開始的非眼動睡眠是意識模糊、朦朦朧朧的淺睡眠,聽到一點動靜可能就醒過來,還常常會覺得突然墜落或者滑了一跤而驚醒;

接著的眼動睡眠,是需要費勁才能把你吵醒的深睡眠,睡眠的生理修復功能大多出現在這個階段完成;

最後的快速眼動睡眠階段,我們身體無法動盪,並且會做夢,這一階段被認為有利於開發創造力。

睡完一個週期之後,我們會醒過來,再進入下一個睡眠週期,當然通常我們不會記得自己曾經醒來過。

所以90分鐘就是我們計算睡眠時間的基本單元,我們不說我們睡了幾個小時幾分鐘,而是說我們睡了多少個睡眠週期,充分的修復和睡眠,都是按週期走的。

生活中,我們總會碰上加班、聚會或者其他臨時事務,我們很難每晚都睡滿8個小時。

我們立刻放下了思想包袱,因為並不是非得每個晚上都睡滿8個小時,而且一晚上並不會決定一切。

如果一直困在半夢半醒的淺睡眠階段,睡多久也沒用。

最後,每晚睡8個小時的剛性安排是不切實際的。

你還對睡夠“8小時睡眠論”深信不疑嗎?

睡前要怎麼做呢?

要照顧好身體的功能,睡前不要進食、大量喝水、要排便排尿,以免消化系統干擾睡眠;

遠離電子產品,因為電子產品產生的藍光會妨礙退黑色的分泌,而褪黑素是用來給我們助眠的。我們可以換成看書,也可以關閉屏幕,用手機來聽助眠的節目;

要人為地讓光線由亮變暗的,刺眼的光會讓我們越發清醒,儘量是昏黃的光線;

睡前輕微的運動是助眠的,稍微整理一下房間或者東西是最好的,讓一切歸於秩序,會讓我們內心安寧。

順應晝夜節律,該睡的時候覺得困,該起的時候清醒,不慌不忙,真的很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