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掉導航就回不了家”,為什麼你的方向感這麼差?

方向感好的人,腦子裡好像自帶一幅 3D 地圖,到哪兒走哪條街、往哪個方向拐彎,甚至過幾個紅綠燈都能夠清清楚楚地說出。方向感差的人,找路憑直覺、問路聽不懂東南西北,可能就算是跟著手機導航也會有偏離路線的風險。你有想過人的方向感會和哪些因素有關嗎?是性別?年齡?職業?還是智商?今天的這篇文章,會給你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

在城市長大會讓人的導航能力變得更差

一項全球性的大型研究顯示,在城市中長大會對人的導航能力造成終身性的負面影響。

bioRxiv 是一個在線資料庫,在一項發佈於該網站的新研究中,由法國南特大學的安託萬·庫特羅和倫敦大學學院的雨果·斯皮爾斯帶領的科研團隊描述了他們是如何利用一個數據集(來展開研究)的。這個數據集收集了來自《航海英雄》這款電腦遊戲的四百萬名玩家數據,該遊戲要求玩家先記憶一幅標有檢查站的地圖,再駕駛船隻找到目的地,以測試玩家的方向感。

斯皮爾斯博士發現,對得分高低影響最大的一個指標是玩家的年齡,年紀更大的人表現相對較差。不過,由鄉村居住經歷而帶來的優勢可以抵消一部分年齡所造成的得分差距。一份針對美國玩家的數據顯示,一個在農村生活的七十歲老人的方向感水平和數據集裡六十歲老人的平均水平相同。

鄉村和城市人口方向感差距最大的國家是美國(約為羅馬尼亞的六倍),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可以解釋這一點。他們發現,(生活在)那些有著簡單的網格式街道佈局(最常見於美國和阿根廷)的國家,比起生活在那些有著更復雜的街道網絡的城市(如布拉格)裡,會更加拉低人的導航能力。

儘管有的城市佈局可能看上去更復雜了,但這些城市往往提供了更多的標識來幫助居民們認路,比如編上號的街道等等。許多到訪鄉村的城市居民可以證明,一個地方和另一個地方看起來沒什麼兩樣,所以也就更沒有多少外部地標幫他們指引方向了。

衛星導航與方向感

“丟掉導航就回不了家”,為什麼你的方向感這麼差?

2014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獎者發現大腦自帶了“定位系統”,這個“定位系統”能幫助人們定位自己的位置。他們發現,大腦海馬體中有一種神經細胞,當人們身處某個特定地點時,這種細胞會被激活。此外,獲獎者梅·布里特·莫澤和愛德華·莫澤還發現了人類大腦定位系統的一個關鍵成分——“網格細胞”,這些細胞組成了一個座標系,能夠進行精確的定位和尋路。他們的後續研究表明,地點細胞和網格細胞一起工作使得大腦定位和導航成為可能。

研究顯示,當人們在不使用衛星導航的情況下,面對未知的道路,海馬體和前額葉皮層的活動會增加,表現出對分析周圍道路環境有很大的興趣;而當人們選擇衛星導航幫助識路時,海馬體和前額葉皮層對環境表現出的興趣明顯減弱,這顯示大腦喪失了分析環境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