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與眾不同的世界讀書日,聆聽醫學和人文之間千絲萬縷的關聯

5個人2.jpg

醫學和人文,這兩個話題如何交融在一起?如何通過閱讀來傳遞出抗擊疫情的力量?在今天的世界讀書日活動錄製現場,多位嘉賓從不同的角度探索了醫學人文精神,也探索了閱讀的價值。

解放日報.jpg

今年春天,新冠病毒疫情肆虐,無數醫務工作者前往一線進行抗擊疫情救援工作,此次世界讀書日的活動錄製現場的嘉賓,除了主策劃人顧學文之外,還有幾位醫務工作人員——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書記、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盧洪洲、中國醫師協會人文醫學專委會副主任王彤以及90後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護士、上海第八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戴倩。

90後.jpg

抗擊疫情的點點滴滴,在親歷者盧洪洲、戴倩的縷縷到來之下顯得充滿了溫情。醫患之間點滴互動,令他們不禁思考——醫患之間如何更好地溝通?如何對於患者進行人文關懷?對此,二人都表示,“閱讀是一個橋樑,讓我們學會溝通、學會如何傳遞力量”。

盧教授.jpg

對此,顧學文現場發出提問——閱讀為什麼可以傳遞力量?我們要傳遞的是何種戰役力量?顧學文認為,每個人都是受到一個物理環境的侷限,只有閱讀是給人類打開了一個廣闊的世界,是人類拓展世界的窗口。

顧學文現場推薦了《生命之種》《1918年之疫》《醫生的護士》這三本書,第一本是講述生命是如何由來的科普讀物。後兩本講述了醫學發展,讓讀者醫生和護士他們的職業以及他們的人生,“只有閱讀了才會懂得尊重科學、尊重科學家、尊重生命”。

王彤分享了疫情帶給他的多個啟示——其一是戰役中醫學人文精神的迸發。 第二個啟示是人文是醫學的底色。人文是醫學的靈魂,人文決定了醫學前進的方向,人文使醫學更加溫暖更有力量。第三個啟示是關於醫學的初心——同情和幫助。

王彤.jpg

“抗擊疫情的戰役中迸發出來的人文力量是如此重要和珍貴,如何讓這種人文力量生生不息?” 王彤表示,“醫務人員要守住內心,要有定力,要把醫學人文精神和人文力量堅守住,使醫學精神成為照亮我們道路的明燈,使治病救人成為我們的本分、本職和本事。”

5個人3.jpg

王彤現場還推薦了兩本書籍。一本是他主編的《醫學人文之重》,這是國內第一本專門闡述醫學之侷限性、風險性和不確定的書。還有一本是瑞士的醫學史家所寫的《偉大的醫生》,該書介紹了50多位在西方醫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醫生的生平、成就“這本書讓你知道偉大的醫生、偉大的靈魂、偉大的拯救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個當中一定是有愛、有善良、有人文,有那種悲天憫人的情懷”。

本次世界讀書日活動採取全程雲上直播的形式,在B站、澎湃新聞APP 、"市民文化客廳"APP上直播。

作者:汪荔誠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編輯:童薇菁

責任編輯:衛中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