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欣賞:遇見最美的自己

作者:陳寶璐

散文欣賞:遇見最美的自己

我喜歡聽歌,特別是那些有故事的老歌,每一句,每一段都向人們訴說著人生的感悟,讓浮躁的心變得心如止水。

我喜歡唱歌,那是因為喜歡的歌都能與自己產生共鳴,讓人身心愉悅,豁然開朗。

散文欣賞:遇見最美的自己

我更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伏案寫作,看著一頁頁清新的文字躍然紙箋時,我深感自豪,因為我遇見了自己,一個堅強自信的自己。

散文欣賞:遇見最美的自己

時光飛逝,歲月匆匆。一轉眼我已經跨入知天命之年。從呱呱墜地到十年寒窗,再到部隊錘鍊和鍛造,最終到結婚、生子、轉業地方工作。這所有的一切彷彿就和昨日一樣,來的那麼快,來的那麼突然。由此,我想到了朱自清的那篇膾炙人口的散文《匆匆》:"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我邊想邊讀,邊讀邊想,心裡百感交集。回首往事歷歷在目,在這風雨幾十年中我做了什麼,又收穫了什麼呢?

散文欣賞:遇見最美的自己

記得枝江大麴有句廣告詞叫做:“我們都是有故事的人”,我也不例外。於是我便想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離別----父親送我去參軍。那年18歲,在離別的車站我懂得了人生聚散,其實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從母親的信中我讀懂了母親內心的希冀與期盼,從家裡親人的支持鼓勵和默默的陪伴中讓我感到愛無時無刻不在身邊。參軍的第三個年頭我入了黨,當上了政治處書記。第六個年頭隨部隊參加了對越防禦作戰,隨後調回家鄉所在地的晉城軍分區徵兵辦工作。九十年代初我轉業地方,踏進了城建共青團行列。從那時起,團委書記這個職務一任就是13年,在共青團崗位上大顯神手,把團的工作搞的如火如荼。2001年1月6日,太行日報以《於平凡處見精神》為題報道了我身兼數職,敬業愛崗的事蹟。一次又一次,連續十餘年被團省委、團市委、市直團工委樹為標兵團委,作為全市典型受到了表彰。2001年4月23日,太行日報以《市建團委全力以赴開展創新活動》為題報道我帶領團委一班創新出成效的事蹟;2003年5月18日,太行日報又一次以《堅守青春的崗位》為題報道了我十餘年堅守崗位奉獻青春的事蹟。眷眷青春情,準確的定位,讓自己數十次被團省委、省青聯、團市委授予“跨世紀傑出青年人才、新長征突擊手、山西省優秀團幹、晉城市十佳團委書記”的榮譽稱號。事業一次又一次獲得成功。2002年,我所轄的團委被團省委確定為創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單位。那時候,我遇見了最美的自己。

散文欣賞:遇見最美的自己


散文欣賞:遇見最美的自己

歲月流轉,人生之路腳下走,在磨練中去遇見今生更好的自己,是勵志又是人生的目標。

跨入二十世紀以來,我走上了國企領導崗位。從此,與班子成員努力創新發展思路,日夜奔忙在事業中,將滿腔的熱情融入勤奮敬業中得於昇華……

散文欣賞:遇見最美的自己


匆匆而逝的歲月留下一行行記憶的痕跡,在如水的歲月中綻放著難忘的曾經。是的,人生是一場自我完善的修行。所有的經歷,無論悲喜,都為塑造更完美的自己,不管前行路上有多少荊棘,只要帶著足夠的信心面對事業中的每一細節,即使青春不再,年華已逝,也終將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散文欣賞:遇見最美的自己


啊!芳菲四月,百花綻放,藍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雲,一陣陣和風吹來,瀰漫著一股股沁人心脾的芳香。我站在微風和煦的春天裡,滿懷信心期待奔跑在事業征程中的自己,以向前、向上、永不止步的姿態,去遇見——那個更好的自己。

散文欣賞:遇見最美的自己

作者:陳寶璐,筆名亮劍,退役軍人。在國家、省、市級報刊和西散梅雨墨香等多家網絡平臺發表散文,詩歌、隨筆,論文等文章三百餘篇。愛好寫作,善於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