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首例腦動脈搭雙橋手術成功背後,他們的不退縮更讓人動容

東莞首例腦動脈搭雙橋手術成功背後,他們的不退縮更讓人動容

作為東莞全市醫療機構的龍頭,市人民醫院的技術實力也是首屈一指。上月下旬,該院神經外科普濟病區實施了東莞首例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雙搭橋術,同時在一名患者的腦動脈中搭兩座橋,難度可想而知。

東莞首例腦動脈搭雙橋手術成功背後,他們的不退縮更讓人動容

然而,選擇退縮失去的就是拯救生命的機會!最終,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學科主任李少鵬帶領普濟神經外科團隊,成功完成了這一極高難度的任務。前兩天患者出院,他特意送來錦旗致謝。“彰顯高尚醫德,創造生命奇蹟”是患者最想說的心裡話。

01

退縮失去的是拯救生命的機會

腦動脈血管出現狹窄,相應的供血部位就會缺血,從而導致一系列的症狀。這時,可以在狹窄的動脈遠端架起一個血管橋,繞過狹窄段,解決腦供血問題,這樣的手術就稱為搭橋手術,也稱為血管吻合手術。

腦部血管一般比較細,腦血管肌層纖薄容易損傷,且腦組織像豆腐腦一樣柔軟,所以腦血管搭橋手術是神經外科中一項比較高難度、高精準的手術,稍不注意就會引起吻合血管破裂出血或者閉塞,會導致病人腦疝甚至死亡。

正是因為腦血管搭橋手術複雜、難度大、風險高,許多醫院對於此類手術都望而卻步。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近年來共做過10多例腦血管搭橋手術,但均為單支血管搭橋。同時在腦動脈中搭兩座橋,這是他們之前從沒開展過的。

當有一天挑戰擺在眼前時,如何選擇凸顯的正是他們對自己技術實力的信心和治病救人的擔當。“我們也可以不做這個手術,這樣就沒有任何風險,但那樣我們也就失去了一次救人的機會。”一名參與手術的醫生說。

02

細緻分析大膽決定接下挑戰

3月17月,61歲的葉某因為反覆左側肢體乏力一個月住進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普濟病區,患者曾在當地醫院治療,當時腦部磁共振提示:右側大腦中動脈重度狹窄,右側大腦中動脈供血區腦灌注不足,予藥物治療後症狀未能緩解。

為了更好地瞭解患者腦部血管狀況,主治醫師劉斌醫生在患者入院的第二天安排了全腦血管造影術,造影術中,劉斌醫生髮現患者右側大腦中動脈異常狹窄,造影上狹窄血管像一條似有似無的細線,遠端血管血流明顯減慢。

東莞首例腦動脈搭雙橋手術成功背後,他們的不退縮更讓人動容

血管狹窄手術方式主要分兩種,首選介入血管擴張及血管支架置入。若血管嚴重狹窄,介入導管強行通過可能導致血管破裂等嚴重後果時,血管搭橋是比較好的選擇。作為東莞市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主委的李少鵬與劉斌針對葉某的病情做了詳細分析。

由於葉某大腦中動脈屬於重度狹窄,且腦灌注下降較明顯,普濟神經外科手術團隊經反覆論證及手術預演,最終決定在神經顯微鏡及熒光造影技術輔助下為這例病人行雙腦血管搭橋。“我們首次同時在腦動脈中搭兩座橋。”李少鵬說。

03

6小時的手術,完成艱鉅任務

3月25日10時,一場名為“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雙搭橋術”的手術開始了,手術團隊術前認真分析了術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風險,並做了詳細的手術預案,隊員們都非常有信心。手術室外,家屬焦慮地等待,生死考驗能否度過令人揪心。

手術室內,手術麻醉、體位、切口設計、手術區域消毒、開顱等前期步驟進行得很順利。接下來才是難點,醫生們要在神經顯微鏡下進行顳淺動脈的分離、大腦中動脈的暴露及雙血管的端-側吻合——手術的成敗就看這裡了。

由於吻合部位位於腦側裂深部,吻合血管直徑只有1毫米左右,手術醫生需要在這1毫米粗的血管上縫合8-10針,既要保證吻合後血管通暢,又要避免吻合口滲血及吻合血管狹窄,手術難度極大。一旦吻合血管的出血或吻合血管堵塞都會導致非常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可能導致病人腦疝及死亡。

東莞首例腦動脈搭雙橋手術成功背後,他們的不退縮更讓人動容

在手術團隊的精細操作下,90分鐘左右兩條血管順利吻合,顯微鏡下行血管熒光造影提示吻合血管通暢,大腦中動脈缺血情況得到改善。緊接著,手術團隊進行常規的顳肌貼敷將顳肌血管引入腦組織進一步提高腦組織供血。最後是有條不紊地組織復位、關顱。

下午4時許,6個小時的手術順利結束,醫生們鬆了一口氣,家屬懸著的心也放下來了。

04

彰顯高尚醫德,創造生命奇蹟

雖然手術順利完成,但是術後治療與護理同等重要,術後複查如果沒有明顯創面滲血,需儘快給予抗凝治療以保證吻合後的血管通暢。李少鵬提出,除了常規藥物治療以及抗凝治療外,術後有效鎮痛、引流管理和氣道管理也是重點。

術後,病人在神經外科重症監護室裡接受了嚴密觀察與護理。期間護士嚴密觀察患者的神志瞳孔以及生命體徵狀況,警惕有無腦出血以及相關併發症的發生。在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下,患者順利度過危險期,CT複查狀況良好。

東莞首例腦動脈搭雙橋手術成功背後,他們的不退縮更讓人動容

術後第一天,神經外科護理團隊就為患者制定了個性護理方案並落實康復護理措施。對患者右側皮瓣水腫,護理團隊運用面肌冷療的方法,使用面部冰刺激的技術加以手法按摩,促進患者康復。護理團隊還創新推出一套穴位按摩操,有效地緩解患者的輕中度疼痛。

市人民醫院普濟神經外科醫護團隊的仁心仁術,無微不至地關懷、照顧,讓患者和家屬感動不已。前幾天,患者出院時,他和家人專門製作了錦旗,一定要送給醫護人員。“彰顯高尚醫德,創造生命奇蹟”是患者最想對醫護人員說的心裡話。

來源:東莞陽光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