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特报驻洛杉矶记者观察:疫情下的美国政府采购

  荔枝特报驻洛杉矶记者/春晖

  在美国,随着人们对新冠疫情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戴口罩逐步被大家所接受。当然,医护人员在治疗时戴的特别防护口罩更是成为必须。一时间“洛阳纸贵”,某种特别级别的医用口罩成了美国市场上紧俏物资。在物资采购中,联邦政府的采购最有保证,管理运输和通关的部门都是自家人。其次,就是各州的州政府了,政府有信用,支付有保证,这个不必多言。但是如何参与美国政府的采购项目呢?美国各级政府又是怎么寻找货源和完成支付的呢?我们以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则故事为例,看看疫情下的美国政府是如何突破传统、特事特办采购物资的。

荔枝特报驻洛杉矶记者观察:疫情下的美国政府采购

(美国伊利诺伊州州政府)

  3月开始当疫情在美国大面积流行后,伊利诺伊州州政府发现某种型号的医用口罩短缺。州政府只好遍撒英雄帖,找到一个叫杰夫的搬家公司老板,他是州政府的服务供应商。别小看这搬家,美国搬家不仅仅是搬个家具,还涉及到电话、传真、电视的销号或移号,以及楼宇进出证件办理等大大小小的琐事。在伊州生活了48年的杰夫不仅人头熟,而且左右逢源。

荔枝特报驻洛杉矶记者观察:疫情下的美国政府采购

(国内一家企业在生产口罩 图/新华社)

  州政府的紧急事务部门于3月13日(星期五)联系了他。他也“不辱使命”,找到了做服装生意的老朋友。两人电话联系后,又与远在德国的货代(代理商)开了电话会议。接着,他们又找了杰夫老朋友的生意伙伴,身在中国的魏先生。老魏平时在芝加哥呆三个月,拿衣服的订单,其余九个月就在国内落实生产。老魏也厉害,一个周末就搞定了50万只口罩的现货,并落实了另外100万只口罩的生产。

荔枝特报驻洛杉矶记者观察:疫情下的美国政府采购

(美国一家医院的医护人员 图/CNN)

  说来也巧,他们都把家安在伊州,亲戚朋友都在那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啊。因此,大家一致同意,把手上的紧缺口罩优先供给伊州州政府,并开出了近350万美元的门到门全包价。不过按照口罩生产厂商的要求,这需要在3月17日(星期二)先付款后发货。杰夫在家随即联系了州政府紧急事务部官员,他们是在位于270多公里外伊州首府斯普林菲尔德。这个消息在3月16日(星期一)从紧急事务部报到了采购部,再报到了审计办公室。审计办公室相当于州政府的会计,保证政府合理、有效地使用纳税人的钱。不过,该办公室的负责人艾伦可犯了难。以前政府哪有先付款再买的,伊州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州,政府一般光准备合同就要3到6个月,其他繁文缛节就不提了。不过这次关系到医护人员的生命,因此,这个问题可以克服。

荔枝特报驻洛杉矶记者观察:疫情下的美国政府采购

(美国一家医院的医护人员 图/环球网)

  另一个问题更为棘手,轮到艾伦那里处理已经是星期一的下午5点了。州政府禁止电汇外国银行,一般都是用打印出来的支票支付各类服务和采购。位于州政府二楼有一个机房,每天下午3:30,IT部门的员工使用密码进入,启动服务器打印州政府第二天所需的支票。每年这个机房要打印大约2千万张支票,所以每晚上要打印上万张支票。现在服务器已经开始打印第二天的支票了,要停下来专门打印一张近350万美元的支票在过去还从未发生过。

  生命高于一切,几个部门负责人最后用了3个小时完成必要手续,并决定为这张紧急支票停机。好在一切正常,系统成功地打印了那张支票。

  支票有了,怎么交给杰夫?杰夫和艾伦在他们所在城市中间的55号高速公路旁找了一家麦当劳快餐店进行交接。

  两人从未谋面,他们后来形容那次见面和支票递送是极为魔幻的(有点网友见面的感觉吧)。杰夫拿到支票后马不停蹄,又开了一小时的车,赶回芝加哥南郊的莱蒙特市,将支票存入银行并让银行工作人员拍照。他将照片发给远在中国的老魏和德国的货代,表示钱已汇出,口罩可以发货了。

荔枝特报驻洛杉矶记者观察:疫情下的美国政府采购

  于是,这150万只某型号医用口罩漂洋过海,于4月初抵达了伊州。当时,这批口罩一半存在州府斯普林菲尔德,另一半则存放在该州北部的德斯普兰斯。现在它们已经被用在伊州各家医院的抗疫前线了。

  不过这次成功的采购有许多幸运的成分,更多负责政府采购的人士希望未来对紧缺物资的采购,应由联邦政府进行统一的协调和组织。他们希望这张幸运支票是第一张,也是最后一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