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愛|這部震撼心靈的鉅著,讀懂了他,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致父愛|這部震撼心靈的鉅著,讀懂了他,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有個古老的寓言這樣說:

母親給了我血肉,使我出生成長;

而父親卻給了我骨骼,使我立足大地。

父母之愛對孩子都至關重要。

然而,世人會很自然地謳歌母愛之偉大,卻常會吝嗇對深沉父愛的讚頌。

父愛註定不會是一個易懂的詞彙。

父愛常表現得沉默甚至冷酷,有其矛盾的一面,但任誰也不會否認,父愛與母愛同樣,都是上天賜予孩子與生俱來的恩澤。

父愛關乎成長,關乎人生,必須經過足夠多的歷練方可領略。

就如同高爾基所說:

“父愛是一部震撼心靈的鉅著,讀懂了它,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致父愛|這部震撼心靈的鉅著,讀懂了他,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一、

讓我們從一個啞父的故事說起。

孩子嫌棄啞巴父親,不肯在同學面前承認,稱啞父為三叔。

啞父每天默默照顧孩子,孩子只知道嫌惡,並不知道父親不是先天的啞巴。

孩子幼年時十分淘氣,和小夥伴們打鬧不小心掉入深井。井太寬太深,父親無法獨力拯救,於是發瘋似的四處喊人。然而,深井離村子太遠,喊了很久也不見人影。

直到最後一聲刺耳的“救命”聲傳到了老遠的幾個村民耳朵裡,眾人才趕過來搭救。

受傷的孩子最終獲救,可是從那天起,父親就永遠失聲了,成了啞父。

得知真相的孩子抱著啞父淚流滿臉。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很幸運,有個健全的父親,不會是啞父。

可是,我們或許並不知道,那個時常在我們面前“裝聾扮啞”的父親,背地裡到底都曾為我們付出過什麼。

致父愛|這部震撼心靈的鉅著,讀懂了他,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二、

父愛如山幾乎是一個固定比喻,為孩子為家庭,父親往往肩負重責,但卻都默然持守。

高中時,小林沉迷網遊,時常夜半翻牆外出網吧上網。

有一晚,他照例翻牆。可翻到一半,小林卻突然神情驟變,迅速退下來拔腿跑回宿舍,別人問他什麼原因他卻一言不發。

怪事,小林從此再也不去網吧了,而且努力學習,同學都以為他撞鬼了。

後來小林考上重點大學。

有好事同學一再追問,他沉默良久,嘆了口氣說:“那天父親來送生活費,他捨不得住旅館,在學校的牆下坐了一夜。”

父親或許會當面對孩子嚴肅嚴厲,但背地裡,他卻願意替孩子受完所有的苦頭,而盡力地把最好的都留給孩子。

快餐店裡,這位父親把所有的漢堡薯條都推給了女兒,自己一口也捨不得吃。

致父愛|這部震撼心靈的鉅著,讀懂了他,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位年輕的父親,一手舉著點滴瓶,一手牽著兒子,肩上揹著一塊畫板,生病了還陪著兒子去學畫。

致父愛|這部震撼心靈的鉅著,讀懂了他,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不能奢求有個一百分的父親,但我們總能不經意地被一百分的父愛所包圍。

致父愛|這部震撼心靈的鉅著,讀懂了他,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三、

人人都知道阿里有個馬雲爸爸,但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馬雲和他親爸的故事。

馬雲自小就調皮搗蛋,曾因打架縫過針,甚至連母親也覺得他難成大器。

但馬雲的父親卻沒有放棄,他自比是一把鐵鍬,一天一小鏟,用心去發掘小馬雲的閃光點,鼓勵他成長。

有次,馬父教訓小馬雲,每說一句,頑劣的馬雲都用剛學的英語懟回去,馬父非但沒有惱羞成怒,反而很興奮:“你小子是不是在用英語罵我呢?那好,你好好學英語,學到能隨心所欲地講,那樣罵人才會痛快!”

此後,馬父就常常騎自行車帶他到西湖邊找老外聊天。小馬雲與老外們越聊越開心,越聊越過癮,學習英語也越來越帶勁。

馬雲的英語能這麼好,離不開他父親那鐵鍬的父愛哲學。

再後來馬雲高考落榜,到一家賓館應聘保安還糟嫌棄個頭矮。馬父悄悄找了個關係,讓意志消沉的馬雲暫時到雜誌社蹬三輪送書。

樂觀的馬雲幹著體力活,漸漸精神又振作了起來,此刻馬父卻又開始擔心馬雲會滿足於此,不立大志,於是又使出那一把鐵鍬,刻意剷鑿馬雲高考落榜的痛處。馬父說:“你每天踩20多公里路來來回回都不累,為什麼就不能再走一遍高考的路呢?”

父親的話讓他下定決心,經過兩次復讀三次高考後,馬雲終於考上大學。

別人都說馬雲是傳奇,是奇蹟,就如《一千零一夜》裡“芝麻開門”的神話故事。但馬雲卻說自己並不認為不可思議,因為他覺得這是他父親用幾十年的父愛一鏟一鏟為他開鑿出的寶藏!

是的,父愛就是有這樣神奇的魔法力量。

四、

這曾經是一張刷屏級的照片。

大雨中,父親撐的傘全都偏向孩子,不願讓他淋一滴雨。

致父愛|這部震撼心靈的鉅著,讀懂了他,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圖片發自簡書App

父親用溼透的背影告訴孩子,有一種為愛的犧牲,可以不問緣由,不惜代價。

試問哪個父親願意離開自己的孩子?

只是作為父親,更有可能會為了生活,或者為了責任和義務,暫時作別自己的骨肉。

兩歲寶寶路遇執勤的武警爸爸,緊緊拽住爸爸的褲腿,怎麼都不放手。

寶寶已經很多天沒有見過爸爸了。

致父愛|這部震撼心靈的鉅著,讀懂了他,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無奈職責在身,親子分別也在所難免。

分別時,父親不會兒女情長十八相送。

致父愛|這部震撼心靈的鉅著,讀懂了他,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父親留給孩子挺拔堅毅的身影,並告訴孩子,有一種為愛的別離,叫作責任,也叫擔當。

代表父愛的山,同時也是一座圖騰,一個方向,無聲地言傳身教,引導著孩子該如何走好人生的路。

致父愛|這部震撼心靈的鉅著,讀懂了他,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五、

著名主持竇文濤說父子之間,總是橫隔著一道牆。

大學畢業時,18歲的竇文濤自動放棄分配,想到廣東去闖世界。

他父親放心不下兒子,但也不強迫他,只是默默地為兒子在河北電視臺聯繫工作,最後竇文濤還是執意要去廣東。

在火車站送行時,父子之間並沒有太多婆婆媽媽的話要說,只說你要去就去吧。

火車緩緩開動,竇文濤看到父親站在高高的月臺上,透過車窗的玻璃也在看自己,目不轉睛。

火車逐漸遠離,他發現父親的視線始終沒有離開自己。父親的腰越壓越低,越壓越低,向兒子招手。

直到火車徹底離開。

在後來這一趟幾乎三十多個小時的南下闖世界的火車之旅上,竇文濤居然數度落淚,滿腦子想的不是對未知世界的嚮往,而是充斥著一個強烈的念想:不去廣東了,他要留在石家莊。

父子間隔著一道牆,而父愛卻是連通圍牆兩邊的門。

致父愛|這部震撼心靈的鉅著,讀懂了他,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六、

作家羅松講過一個故事。

父親發現青春期女兒凌晨才回家,幾天後他便約女兒去酒吧。

父親讓女兒儘量喝,那一夜女兒醉倒在吧檯。

第二天,女兒醒來,看到父親的字條:

“你記得昨晚喝了多少酒醉倒嗎?一共是兩杯啤酒跟五杯角HIGH,記住,這是你的極限。

世界上有很多壞人,我沒辦法永遠在身邊保護你,所以才讓你知道自己的極限,你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

但願懵懂的孩子都能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

致父愛|這部震撼心靈的鉅著,讀懂了他,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在電影《完美陌生人》中,父親接到年輕女兒的電話,女兒問他該不該到男孩家過夜。

父親的回答語重心長:

“不要因為他的不高興而去他家,這不該是唯一的理由,你也別指望我多支持你去。

但我要說的是,這是你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時刻,是你會銘記一生的事情,不僅僅是你明天與朋友聊天的談資。

如果你以後想起,無論何時回想起來,這件事都會讓你嘴角帶笑的話,你就去做吧。

但如果你並不這麼認為或者不太確定,那你就忘掉它吧,因為你還有大把的時間。”

最後女兒沒有去男孩家。

致父愛|這部震撼心靈的鉅著,讀懂了他,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一個父親,在女兒的婚禮上對女婿說:

第一個抱她的人是我,不是你;

第一個親她的人是我,不是你;

第一個愛護她的人是我,不是你。

但是,陪伴她往後一生的人,

我希望是你。

如果有一天,你不愛她了,別告訴她,

告訴我,我帶她回家!

只要孩子可以獲得幸福,無論選擇到哪裡都無所謂,因為在父親心中,你永遠也是他最珍愛的小棉襖。

致父愛|這部震撼心靈的鉅著,讀懂了他,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七、

有人曾嘗試用一組排比來描述父愛。

恐懼時,父愛是那踏腳的石;

黑暗時,父愛是那照明的燈;

枯竭時,父愛是那生命之泉;

艱苦時,父愛是那精神支柱;

成功時,父愛是那高照豔陽;

驕傲時,父愛又是那暮鼓晨鐘……

可是,這就能準確描畫出父愛的全貌了麼?

似乎並不能。

父愛始終不會是一個易懂的詞彙。

馬爾克斯說過,當一個男人發現自己在變老,是因為他開始像他的父親。

同理,我認為,要想真正懂得父愛,看來只有當男孩成為了真正的父親才能慢慢體會到。

致父愛——這本震撼心靈的鉅著,隨便翻開它的任一頁,你也能感受到那深沉剋制背後的澎湃洶湧,讀懂了他,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致父愛|這部震撼心靈的鉅著,讀懂了他,你也就讀懂了整個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