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變為“造血”產業促脫貧

直播日照4月29日訊 在脫貧攻堅戰中,莒縣碁山鎮利用發展扶貧項目、設立公益崗位等措施進行“造血式”扶貧,根據貧困戶的不同情況,讓每個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都能找到合適的崗位,真正靠自己的雙手獲得收入、穩定脫貧。

在位於莒縣碁山鎮的扶貧項目——山東明碁照明有限公司的廠房內,工人劉加芬正在忙碌著。幾年前,劉加芬的丈夫因車禍成了植物人,家庭陷入貧困。丈夫去世後,根據劉加芬的實際情況,鎮上安排她到離家不遠的扶貧車間上班,每個月都能有三千多元的穩定收入,劉加芬依靠政府的幫助和自己的勞動,終於成功脫貧。

除了解決了就業問題,劉加芬在子女教育、醫療等方面也享受扶貧政策補貼,這些貼心的幫扶和實打實的措施,不僅讓這個中年喪夫、獨自撫養兩個孩子的農村婦女脫了貧,還讓她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現在政策好,孩子在學校裡各種補貼都有,現在心情好多了,在這裡嘻嘻哈哈地一塊幹活心情也好。”劉加芬說。

同樣穩定脫貧並重拾生活信心的還有碁山鎮大莊坡村的孫立軍,多年前他的妻子患重病,欠下不少外債,自己也勞累過度身患疾病,不能外出打工。雖然經濟上貧困,但要強的孫立軍一直都希望靠自己的勞動脫貧。在鎮裡的幫助下,孫立軍應聘了碁山鎮政府專門針對貧困人口設置的公益性崗位,同時還兼任大莊坡村村文書助理。

“當時覺得心情很灰暗,覺得沒什麼出路了,沒辦法了,來到這裡有了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孫立軍說。

通過這份工作,孫立軍不僅獲得了收入,成功脫貧,還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感覺生活很有奔頭。

近年來,莒縣碁山鎮牢牢把握穩定脫貧這一總目標,舉全鎮之力,大力發展產業扶貧,利用各級財政資金2600萬元建設了18個扶貧項目,吸納貧困人口就業,幫助他們增加收入,實現價值。

“目前全鎮2033戶3265名貧困戶已經實現穩定脫貧,2020年預計全鎮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9500元。”碁山鎮黨委書記張超介紹,下一步他們鎮將聚力招引,以產業促脫貧,重點突破,狠抓民生,夯實兩不愁三保障基礎,開拓思路,多渠道保障貧困戶增收,不斷鞏固提高脫貧質量和成效。(日照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記者:文娟 振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