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床上掙扎求生一小時,媽媽在群裡問大家要不要進去看看



作為一名媽媽,當你看到自己3個月大的寶寶正在大哭時,你會怎麼辦?

我想,大部分媽媽都會毫不遲疑地把寶寶抱入懷中,溫柔安撫,因為,這是母愛的本能。

可是,有這樣一個機構,卻告訴你,孩子哭了,不能抱!

話說,這個機構叫“嬰兒趴睡訓練群”,這是一個睡眠引導付費群,群裡有項關於嬰兒的鍛鍊內容是,讓嬰兒與媽媽分房睡,從而訓練寶寶的獨立入睡能力。

這個機構吸引了為數不少的新晉寶媽。我們願意相信,每一個媽媽都是抱著讓孩子更加健康成長的心願進入的。

但是,如果訓練的目的超於母愛本能之上,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


寶寶在床上掙扎求生一小時,媽媽在群裡問大家要不要進去看看

群裡的一位寶媽,在監控中看到寶寶自行翻身進行趴睡,不久就聽到寶寶像是被壓住了口鼻開始大哭,慌亂下寶媽並沒有遵循母愛本能,而是拍下視頻,發到了“嬰兒趴睡訓練群”,詢問導師。

“這個哭聲我要不要把她翻過來?”


寶寶在床上掙扎求生一小時,媽媽在群裡問大家要不要進去看看

看到她的求助之後,群裡的各路“高人”紛紛出謀劃策。當聽到別的學員說,老師說的不是大哭不干預後,寶媽又開始詢問,怎樣稱之為大哭,還詳細描述了自己孩子的狀態,甚至還開玩笑說,真怕她會悶死過去。

群裡的一眾學員紛紛加油助威,說不會的,寶寶很快就能解鎖趴睡技能。


寶寶在床上掙扎求生一小時,媽媽在群裡問大家要不要進去看看


寶寶在床上掙扎求生一小時,媽媽在群裡問大家要不要進去看看

一邊是寶媽們的歡呼雀躍,一邊是寶寶的痛苦掙扎,直到漫長的一小時過後,寶媽在群裡發出了求救消息:我剛才去給孩子餵奶,發現她好像不行了……

結局令人悲痛,孩子沒了。

三個月大的孩子,還沒來得及看看這個世界,便匆匆離開;還沒來得及開口叫聲媽媽,便與親人陰陽兩隔;還沒來得及體驗生命的快樂,便在絕望中死去......

寶寶哭了,不要馬上去抱,一度成為育兒真理。

我的寶寶哭泣時,我就會馬上去抱他,這時,婆婆、媽媽、七大姑八大姨都會以過來人的身份語重心長地告訴我:

“不要孩子一哭就去抱,要等他不哭了再去抱。因為得到太多安慰的嬰兒會依賴大人,長大後會變得太黏人而無法獨立。”

乍一聽,很有道理,稍有文化的媽媽甚至還能擺出很多科學依據。

美國心理學家華生曾說過:

“孩子對愛的需求,源自於他對食物的需求,滿足了他對食物的需求,就滿足了他對愛的需求,所以母親只需要給寶寶提供足夠食物就可以了。母親不能和孩子過度親密,過度親密會阻礙孩子的成長,使孩子在成人後非常依賴母親,從而難以獨立難以成才。”

殊不知,當媽媽看著自己的孩子,腦子裡只是一堆“該不該”“能不能”的訓練問題時,孩子一生的悲劇已經註定。

寶寶在床上掙扎求生一小時,媽媽在群裡問大家要不要進去看看



英國比較心理學家哈洛,他用和人類的基因非常相似的恆河猴

做了一個實驗:

哈洛把剛出生嬰猴放進籠中,然後用兩個假猴子代替母猴。一個假猴是用鐵絲做的,胸前安裝了一個奶瓶,可以24小時提供奶水。另一個假猴是用絨布做的,摸起來比較舒適和柔軟。

如果按照華生的理論——孩子對愛的需求,源自於他對食物的需求,滿足了他對食物的需求,就滿足了他對愛的需求。那麼嬰猴一定會依戀“鐵絲媽媽”。

但實驗結果出人意料,所有參與實驗的嬰猴,都選擇了沒有奶瓶的“絨布媽媽”。幾乎在所有時間裡,小猴都會掛在 “絨布媽媽”身上,只有感到飢餓難耐時,它才會跑到“鐵絲媽媽”那裡吃奶,但只要一吃飽,它就會迅速回到“絨布媽媽”懷裡。有的小猴甚至餓了也不願過去,它們把身子掛在 “絨布媽媽”身上,只把頭探到“鐵猴媽媽”那邊吃奶。


寶寶在床上掙扎求生一小時,媽媽在群裡問大家要不要進去看看

接著,哈洛搞了個惡作劇。他製作了一些發條玩具,比如恐怖的大蜘蛛、會敲鼓的小熊等,然後將它們放進籠子裡。小猴害怕極了,立即奔回去抱住“絨布媽媽”,趴在媽媽懷裡,慢慢地安靜下來。哈洛又將“絨布媽媽”移到另一間房間,然後用發條玩具繼續恐嚇。小猴更加害怕了,但即使再害怕,它也不奔向“鐵絲媽媽”,而是眼巴巴地望著另一邊的“絨布媽媽”。

如果沒有“絨布媽媽”,小猴子就蹲在地上,團成一團,戰慄、吃手指、搖擺、尖叫……像極了精神病院裡的病人。


寶寶在床上掙扎求生一小時,媽媽在群裡問大家要不要進去看看

這個實驗讓哈洛提出了一個著名論斷——愛源於接觸,而非食物。

接觸所帶來的安慰感,是母愛最重要的元素。

“母愛的本質,絕對不是簡單地滿足孩子的飢餓和乾渴的需求,它的核心是接觸性關懷:擁抱、撫摸、親暱。”


著名女星馬伊琍在女兒愛馬一歲左右時,也曾出現過問題,為了讓女兒睡整覺,馬伊琍對孩子進行了所謂的哭聲免疫訓練,通俗來講就是寶寶哭了,不要去抱。結果,不到兩天孩子就能睡整覺了,效果明顯。

但是在孩子一歲半的時候,問題出現了。孩子在睡著後又會突然醒過來,哭著要抱抱,這樣反覆進行著,當時只要不理孩子後,一會就哭著睡著了,後來馬伊琍還固執的期盼著女兒快睡,麻痺自己忽視女兒的無助,甚至天真的認為孩子長大後,就會忘掉這些痛苦。

那段時間孩子以及家人,都被折磨著,最後馬伊琍在老媽的建議下,把女兒的小床放到了自己床邊,每當孩子晚上哭泣時,就伸手拍拍她,慢慢的大家都睡的踏實無比了。

吃一塹,長一智。馬伊琍二胎後,沒有對寶寶進行任何訓練,哭就抱,餓就喂,滿一歲就已自然睡整覺也不吃夜奶。

獨立並不是“孤立”和“狠心”培訓出來的。

恰恰相反,得到細心呵護、溫柔擁抱、及時回應的孩子,反而更容易離開媽媽懷抱去獨立探索,成為更加獨立、更能適應社會的大人。

最好的養育方法,是相信自己的母性直覺,孩子哭了就抱,孩子餓了就喂,給孩子情感上的呵護、以及敏銳的回應,這樣才能幫孩子建立起對這個世界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信任感。

寶寶在床上掙扎求生一小時,媽媽在群裡問大家要不要進去看看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這樣的實驗:

剛開始,媽媽和孩子開心地打招呼,並握著孩子的小手進行互動,孩子非常開心。

接著,媽媽的臉上突然沒有任何表情,並且對孩子的哭鬧和尖叫沒有任何反應。

天真的孩子開始拍手、大笑,想以此來引起媽媽的注意。

媽媽全程面無表情,當孩子一次次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後,他終於情緒失控直至大哭。

根據實驗人員監測的結果顯示:在媽媽面無表情這段時間,孩子的心跳加快,體內壓力激素增加,如果這個狀況持續時間過長,甚至會導致孩子大腦中部分細胞死亡。

沒有擁抱,沒有愛的回應,沒有眼神交流……我會死的。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德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做過一個殘酷的實驗,他將很多剛出生的嬰兒從父母身邊帶走,集中在一起,然後由護工專門餵養。只給予充足的食物,但沒有任何情感互動。

結果,這些嬰兒全都死掉了。

斯皮茨在《醫院制度》一書裡,記錄了他在育嬰堂觀察到的現象:“那些僅僅獲得食物給養的棄嬰,由於沒能獲得養育者的觸摸和情感互動,會變得異常安靜、孤僻和憂鬱,很多嬰兒不到一週歲就死亡了,一部分嬰兒雖然活了下來,難以像正常孩子那樣發育,甚至不能坐、立和交談。”

這就是回應的力量,處於原始狀態的嬰兒,只有對他們的各種表現給予及時的回應,他們才會感受到有人在愛他們、照顧他們,才能夠健康發育成長。

我們總是認為,很小的孩子沒有記憶,不懂事。其實,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如果沒有得到足夠的擁抱、運動和回應,長大後往往性格內向,不合群、受不了挫折,甚至會抑鬱、自閉、自殘和充滿攻擊性。

哈佛大學的早期教育研究項目表明:

“你越早開始正確應對始於5個半月的需求性啼哭,越有可能避免寶寶在3歲前成為一個自私而任性的孩子。”


寶寶在床上掙扎求生一小時,媽媽在群裡問大家要不要進去看看

美國一個學前智能教育研究室曾對200多名2歲的孩子進行跟蹤測試,結果發現,以三年為期限,有些孩子的智能數據和正面性格上升很快,有的卻下降了。

研究者非常好奇,對數據上升很快和下降很大的孩子,進行家庭情況回訪,驚奇地發現:

“孩子智能發育的快慢,正面性格的養成,主要取決於父母與孩子的交流頻率和準確性。另外還發現,經常被父母抱著或揹著的孩子,與父母交流的頻率和準確性是最高的。”

哈洛說:

“孩子出生後,父母特別是母親,要避免與孩子的長期分離。長期分離會對孩子造成巨大傷害。早期嚴重而持久的孤立,會導致孩子心理殘傷和死亡,這種影響直至終生。”

波蘭詩人卡波維茲的詩《沉默的一課》中有一句特別打動我:

“當一隻蝴蝶/劇烈地對摺/它的翅膀/請將這當做一個沉默的呼喚”

哭聲,是嬰兒的呼喚,他們不能訴諸語言,但至少請知道,這是他們的呼喚。

泰戈爾曾說:“被媽媽親愛的手臂擁抱著,其甜美遠勝過自由。”

親愛的媽媽們,請給我們的孩子一個愛的擁抱吧!


寶寶在床上掙扎求生一小時,媽媽在群裡問大家要不要進去看看

我是雯子,專注育兒領域,一路收穫一路成長。關注[育見一個人],育兒路上我們一起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