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載第一位瓊籍高級將領

隋唐以前的漢魏六朝,海南島雖已置郡,但廢興相尋,有時連羈縻都不算。唐政權空前強大,慢慢從馮冼家族世襲代管過渡為中央政權直接委派官吏,在島上設置州縣,並進行了有效而艱苦地開發和管治,現在海南的行政畫野就是唐初奠定的。文教事業也是到唐朝才草萊初闢,到宋朝便已開花結果,大盛則要到明清。在這漫長的歷史年代中,海南的早期文獻非常稀缺。早期,海南島籍人物罕見於史冊。

今日可見的史上第一個名姓具全出仕的海南籍官員,即八世紀唐玄宗、肅宗朝時的何履光

太平廣記》:“嶺南節度使何履光者,朱崖人也。所居傍大海”。

全唐文》之《上何都督履光書》:“崔國輔謹上書於都督何公節下:昨有自府庭而退者,雲群公垂責,以為怠於奉上之禮……國輔常見群公有謀贊之能,明恤之量。敢以大雅之道而事君公。殊不知君公以凡徒見待……”

全唐文》雲:“譙郡戴君孚幽最深……至德初,天下肇亂,況始與同登一科。君自樣書終饒州錄事參軍,時年五十七。有文集二十卷。此書二十卷,用紙一千幅,蓋十餘萬言”。


何履光,唐珠崖郡(即唐崖州,治所在舍城縣,今瓊山縣舊州鎮舊州村)人。唐玄宗、肅宗朝先後歷任都督(地方高級武政長官)、特進(唐代文散官之第二階,為正二品,與魏徵)、左武衛大將軍(禁軍的高級軍官,正三品,與秦瓊)和嶺南節度使(從二品,與地方最高軍政長官)等職。玄宗天寶年間,曾率十道兵平定南詔,取安寧城(即今雲南省安寧縣)及鹽井,復立東漢馬援銅柱。時人稱之“有謀贊之能,明恤之量”。

何履光事蹟

  • 三次對南詔國作戰
  1. 新唐書·玄宗紀》載天寶八年(749年)十月:“是歲,特進何履光率十道兵以伐雲南”。“初,安寧城有五鹽井,人得煮鬻自給。玄宗詔特進何履光以兵定南詔境,取安寧城及井,復立馬援銅柱乃還”
  2. 全唐文·南詔德化碑》記天寶十二載(753年):是年,唐派兵再置姚州,以賈顴為都督,發兵三萬攻南詔,但全軍覆沒、賈被生擒。《資治通鑑》卷216:天寶十二年夏五月壬辰,“以左武衛大將軍何履光將嶺南五府兵擊南詔”。
  3. 全唐文南詔德化碑》載天寶十三載(754年)六月:“漢又命前雲南郡都督兼侍御史李宓、廣府節度何履光、中使薩道懸遜,秦隴英豪,兼安南子弟,頓營隴坪,廣佈軍威,乃舟楫備修,擬水陸俱進。”《南詔野史》載:……宓糧盡,士卒飢疲,引還。鳳以精兵追戰,唐全軍覆沒,李宓被執,沉江死,何履光遁去……


史載第一位瓊籍高級將領


  • 轉戰安史之亂

雲南志》卷七:“方收南詔所坐太和城之次,屬安祿山造逆,奉玄宗詔旨赴西川,遂寢其收復。”

史載第一位瓊籍高級將領



後續

  • 徐霞客揭秘何履光之歸隱

安史之亂後,何履光突然“人間蒸發”不知去向,唐朝正史再無記載。何履光回了珠崖(海南),還是歸隱山林鄉野?人們無從知曉。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二十二》記載:“貴縣(今廣西貴港市)有東、西、南、北四山,而東山在縣東二十里,為二何隱處。”(何履光首次徵南詔時身份是“特進”,被誤為“何特進、何履光”,據此傳為“二何”)


作為第一個島籍官吏,他的履歷事蹟能看出海南島民的優秀品格。他位至正二品,在伐南詔、平“安史之亂”中南征北戰,時譽隆盛,雖兩《唐書》沒有為他專門列傳,但因其每赴國難,多有建功,所以很多事件中都提到他。

當代學者易聞曉曾作《海口賦》贊何履光:

  • 噫籲彼蒼連海,鬱乎斯地有靈,半鍾瓊臺毓秀,鹹過海口鴻聲。至於何公節度,兵定南詔,功佐天寶。

5月1日走訪府城文莊路關帝廟,在石階的第一階梯上,發現了“何履光”的簡單介紹。興哉!

史載第一位瓊籍高級將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