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泉山」又名「谒泉山」的古音思考

概要


笔者尝试从古音学、音韵学角度对「隐泉山又名谒泉山」的古籍记载做出合理解释。尝试在历史音韵的遗迹中得到「隐泉山和谒泉山实际就是同一个名字的不同读法,而非不同来源的名字」的论据支持。其中涉及到的一些术语可能需要的一些音韵学基础。

子夏山,堪称汾阳人的「圣山」。虽然今天的汾阳人大多认为石盘山(老爷山)似乎更有名气,但子夏山以其巍峨瞩目的视觉震撼、源远流长的文化传说,无愧担当汾阳第一神山的尊号。就连汾阳图腾铁双雁(公众号头像)当年也是因子夏山其独特形貌「有似雁阵」,才在北城墙上立起一对铁凤凰,寓意「铁雁镇石雁,清官永不断」。

「隐泉山」又名「谒泉山」的古音思考

也许你会说,汾阳圣山怎么在文水境内?其实政区不是重点。君不见,雍仲苯教、印度教、藏传佛教、 以及古耆那教,不都以西藏冈仁波齐峰为圣山么?每年从印度入境西藏转山朝拜的印度教徒不计其数。所以圣山更多是一个文化符号。此为题外话。

「隐泉山」又名「谒泉山」的古音思考

子夏山有过许多的名字,因为相传孔子高徒、魏文侯之师卜子夏晚年退隐于此,设教西河,故唐朝时玄宗改称此山为「子夏山」,又叫「卜山」、「商山」。还有大陵山、神堂山的名字。不过更久远的称呼,是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记载的「隐泉山」、「谒泉山」:

文水又南径县,右会隐泉口,水出谒泉山之上顶,俗云:旸雨愆时,是谒是祷,故山得其名,非所详也。其山石崖绝险,壁立天固......津渠隐没而不恒流,故有隐泉之名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唐《括地志》又云:「谒泉山一名隐泉山,在汾州隰城县北四十里」,还有《隋图经》:「西河谒泉山,一名隐泉山」,等等。

郦道元对一山两名的解释,是说「隐泉」得名于该山不恒流的山泉,而「谒泉」的得名则说天旱灾年,人们到此山拜谒祷告。不过郦道元也直言,谒泉之名来源「非所详也」。

其实,稍有音韵学知识的人,都很难不把「隐、谒」二字往「阳入对转」上去联想。我们先来看一下「隐、谒」二字在中古汉语音系中的音韵地位:

「隐泉山」又名「谒泉山」的古音思考

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古汉语时代,「隐、谒」二字声母相同、韵母的开合口、等第也都相同,韵摄也都属于臻摄,唯一的区分在韵尾。这和我们在上一篇 从「虢城 vs 瓜城」到「阴入对转」看汾阳话入声韵的演变 中所谈过的「虢、瓜」二字古音关系极为类似。

在最近一期 汉语语音史浅谈——《汾阳方言语音教程 · 番外篇》 视频中,我们讲解了中古汉语六套辅音韵尾,分别是入声韵的塞音韵尾 -p -t -k 与阳声韵的鼻音韵尾 -m -n -ng,而这两组六套辅音韵尾其实是相配的,因为他们的发音部位分别对应,只存在发音方式的不同:

「隐泉山」又名「谒泉山」的古音思考

而「隐、谒」二字就恰好在声母以及韵母开合口、等第、韵摄相同的同时,分别拥有 -n 和 -t 两个辅音韵尾,非常拥有对转的潜力,这种阳声韵和入声韵对转的情形,语音学上叫「阳入对转」,和我们在 从「虢城 vs 瓜城」到「阴入对转」看汾阳话入声韵的演变 中提到的「阴入对转」异曲同工。

如果「隐、谒」二字阳入对转成立,那么换句话说「隐泉山」和「谒泉山」其实就是同一个名字的不同读音而已

。他们在历史中存在发音相近、相通的条件。

不过相比「阴入对转」「阴阳对转」,「阳入对转」在历史音韵学中似乎并没有多提到,因此「阳入对转」其实更多是一个现代语音学开始重视的现象:

「隐泉山」又名「谒泉山」的古音思考

朱晓农《语音学》中关于阳入对转的部分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隐、谒」达成对转,还需要解决其元音的差异问题。因为只有古音中二者元音也相同或者极为相近,才能在声母、等第、韵摄、开合口相同的情况下,顺利实现对转。而尽管二者韵摄都属于「臻摄」,他们的元音却有一定差异:

「隐泉山」又名「谒泉山」的古音思考

「隐、谒」二字在中古《切韵》音系中分属「欣韵 · 隐小韵」和「元韵 · 月韵」,看似二者排列很近,但其实从后世语音史发展的路径中,「元韵」其实是一直和山摄相近,一同演化的,这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也都如此。但是《切韵》和直到后来沿袭切韵音系的《广韵》《唐韵》乃至南宋《平水韵》都把「元韵」和「魂韵」「痕韵」等臻摄韵排在一起,可以通押。

由于「元韵」在后世长时间以来,其口语读音读音都无法和其他臻摄韵字相押,而是和山摄字相押,出现了韵书和口语的高度不一致,导致很多读书人只能靠死记硬背来保证押韵符合《平水韵》,即便如此也常常出错,因此有

「该死十三元」(元韵在平水韵中排列为「十三元」)的说法。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院夜拟菊花诗」以及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凉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等章回中就有大观园姑娘们对「十三元」难押的描述。

那么「元韵」跟臻摄更相近是什么时代的事情呢?根据学者研究,「元、魂、痕」相押的时期正是南北朝时代,尤其从北魏后期到齐梁北齐北周等南北朝晚期,这段时期的文人用韵,「元韵」(谒字所在的韵)确实与「魂韵」「痕韵」相押。究其原因,至今学者没有定论,部分认为是当时南朝方言的影响,但也有不少证据表明北朝文人在没有南朝生活经历的情况下也出现了「元魂痕」相押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拿到「欣韵 · 隐」和「元韵 · 谒」可以对转的条件,我们需要寻找「欣韵(舒声)/迄韵(入声)」和「元韵(舒声)/月韵(入声)」之间的各种联系。比较可惜的是由于「欣/迄」韵字数不多,诗文用韵资料有限。不过我们依然能够发现的是:

  1. 欣韵在南北朝的宋,主要与文韵相押,如颜延之、 鲍照。谢灵运诗歌中,文欣同用与真欣同用各出现 2 次。(这说明在该时期,迄韵和物韵
    也可相押)
  1. 愿韵与没韵混。《魏书·尒朱兆傳》「兆字萬仁」 《周書·文帝紀》作「吐萬兒」, 《梁書·陳慶之傳》作「吐沒兒」。(这说明在该时期,已经有阳入对转的案例,而且「愿、没」相混,说明月韵和没韵是同韵的)
  1. 物韵和没韵的相近程度极高。王力、李荣、高本汉等学家对二者的拟音更是只有介音的差异。

那么倘若以上情况能够出现在一地一时,迄、物、月、没 相押乃至相通是否可以实现呢?如果可以,那么和「迄韵」相配的「隐」就有机会和「月韵」的「谒」发生互通。

当然,以上都是尽可能地为「隐」「谒」寻找互通之可能,属于碎片化的索骥,没有直接的旁证能够说明「隐、谒」所代表的韵摄在历史上有过互通,再加上古代不同时代、不同方言的影响,具体的情况在有限资料下非常难以复原。北朝时代战乱较多,留下来的诗文碑刻也较南朝要少许多,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不过「隐、谒」二字「阳入对转」的思考方向依然存在,毕竟一山二名的同时,两字古音地位如此相近,如果要说他们仅仅是两个完全不同来源、不同人单独给它所起的名字的话,这巧合度就太高了。

以上,就是对「隐泉山」又名「谒泉山」从古音角度的一些思考。笔者在音韵学方面也仅是浅习,论证过程可能多有谬误,恳请指教和斧正。


「隐泉山」又名「谒泉山」的古音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