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的軸承企業主要有哪些?軸承研究方向各派系如何劃分?

僅對SKF瞭解皮毛,從SKF員工的角度看待友商。

SKF,作為軸承行業的重要企業,是十分看重中國業務的,同時國內重型工業也很依賴SKF的知識技術積累。全程也會有一個例子圍繞之中。

目前國內的軸承企業主要有哪些?軸承研究方向各派系如何劃分?


  • SKF的特點:SKF作為一家百年工業企業,在軸承製造,設計,材料,應用等工程知識上的積累,絕非一日之功,是很多企業望塵莫及的,而且SKF自己也是極度尊重知識,尊重人才,SKF的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家知識工程企業(a knowledge engineering company),使命則曾經是用SKF的知識裝備世界,可見SKF的自信程度和深厚功力。而且SKF對於知識的分享程度,絕對是業內最高程度,我們自己稱之為Openness,在SKF的官網上,你可以瀏覽大量SKF原創的技術資源和知識,友商的誠意程度是絕對沒有SKF高的。同時,每一位員工手裡都有中英兩版的SKF軸承軸承型錄,這本型錄往往供應商和客戶索要,這本型錄不是廣告宣傳冊,是SKF一百多年的知識積累,誠意十足,也代表了SKF目前的最高產品技術。(我之前在友商的研發中心總部實習,幾乎友商的工程師們桌子上也會擺上SKF的型錄,自豪臉)
目前國內的軸承企業主要有哪些?軸承研究方向各派系如何劃分?


目前國內的軸承企業主要有哪些?軸承研究方向各派系如何劃分?


  • SKF的優勢一——自調心軸承業務能力極強:SKF的創始者是一名瑞典的紡織工程師溫奎斯特,他發明了自調心雙列球軸承,雖然現在這種軸承已經退市,至少少數紡織設備還在使用,但是他難得的是為SKF注入了自調心軸承的靈魂,SKF是自調心軸承的發明者和主導者,自調心軸承的技術積累極為深厚,對於工業產品的幫助極大。因此SKF最擅長的業務主要是在工業設備上(通常包括風電,鐵路,冶金,食品,電機等)
目前國內的軸承企業主要有哪些?軸承研究方向各派系如何劃分?

  • SKF的優勢二——工業市場技術、經驗:很多大型企業在選用軸承廠商更關注於業績,這往往是很多新興軸承企業需要面對的問題,這也是SKF的優勢,SKF幾十年的40多個行業的知識技術經驗積累並非浪得虛名,6位數量級的全球案例分析,幫助客戶解決在設計上的問題,(我們也稱之為增值價值,客戶選擇的不僅僅是軸承,還有軸承安裝及其動力設計的技術積累),eg,國內某客戶發現軸承頻繁失效,但無法分析根本原因,那麼解決方法一:SKF工程師就將查閱全球案例庫,尋找接近案例,幫助尋求答案,並提供優化設計方案。 另外ISO大多數軸承標準文件也都有SKF參與起草,從軸承分析,研發,應用,都有成熟設計。技術實例是,目前全球軸承技術的額定壽命計算是基於次表面疲勞的原理計算的,但實際的軸承壽命計算中SKF不僅有自己的aSKF優化參數,而且有自己基於全新理論的的軸承壽命計算方式,是領先全球的。
目前國內的軸承企業主要有哪些?軸承研究方向各派系如何劃分?


目前國內的軸承企業主要有哪些?軸承研究方向各派系如何劃分?


目前國內的軸承企業主要有哪些?軸承研究方向各派系如何劃分?


  • SKF的優勢三——重視技術和人才,並提倡技術分享,SKF自己要求每位員工都要每年個人成長計劃,並且嚴格執行,定期培訓,對外業務是SKF大學,內部員工會經常到全球各地的SKF大學學習,交流。工程師文化在SKF表現的淋漓盡致。在研發中心,經常會有工程師就某一問題激烈討論,這種討論不涉及職務,年齡,性別,讓人樂在其中。在研發的投入上,SKF毫不吝嗇,目前SKF的研發業務主要集中於歐洲五國,法國,意大利,德國等,
目前國內的軸承企業主要有哪些?軸承研究方向各派系如何劃分?


  • SKF的優勢四——中國業務的不同之處,SKF是一家全球公司,但是SKF中國區是獨立運營的,這與SKF其他區域截然不同,中國市場變化莫測且迅速,保證SKF在中國的快速響應。同時SKF全球研發中心中國在積極招聘DGBB的專家,設計測試人員,未來也將開闢中國自己軸承研發團隊。

SKF的主要研究方向:根本來說,軸承最大的問題是摩擦,因此SKF十分重視摩擦學。軸承的設計和改進也是極為重要的,比如THU在華市場的專用版本THU1S,密封件的升級設計,滾子型線的改善設計;軸承的服務配套也是SKF的研發內容,關注智能設備,提供軟件和程序的研發。

目前國內的軸承企業主要有哪些?軸承研究方向各派系如何劃分?

最後說幾點自己的認識,國際知名的軸承企業不過幾家,但是這幾家都是通過長時間的行業積累而來,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NSK,日本精工株式會社,他原本是日本國企,成立於1916年,屬於那種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的企業,為了保證自己國家的軸承生產而成立的。我覺得適合日本彈丸之地有關,NSK非常擅長於精密球軸承,NSK自己的工程人員都認為NSK的精密球軸承能夠站在世界第一的水平上。而且較比SKF,產品更具有性價比,往往也能夠議價。(我也不否認,反正沒SKF的極限轉速高)同時,NSK在管柱式轉向器上彎道超車,是目前世界一流的轉向器供應商。

TMK,鐵姆肯,創始人是發明圓錐滾子軸承的鐵姆肯先生,這點與SKF相似,因此鐵姆肯在圓錐滾子軸承上造詣深刻,也因此美式設備採用的圓錐滾子軸承異常的多。TMK也是一家非常典型的美資企業。

Koyo,現在是捷太格特,2006年1月1日由豊田工機與光洋精工合併而成。業務包括軸承 (KOYO)、傳動(JTEKT)、機床(TOYODA, WELE MECHATRONICS)、轉向系統Steering Products (JTEKT)。因此它的最大客戶是誰,自然也就清楚了,在和他們的技術官員溝通時,他們依然表示,我們軸承業務的存在是未來對豐田汽車的保證。而且koyo也很擅長電子助力轉向器(EPS)。

FAG,舍弗勒旗下子品牌,舍弗勒在歐洲是一家極其強大的家族企業,但是他並沒有上市,所以他無需對股東和投資負責,能夠在指定的領導人下專注於某一業務的發展。在這段時間,國內企業的進步也無法趕上Fag和NSK的進步,FAG最擅長的就是汽車業務,這個是毋庸置疑的,FAG作為一家德國企業,BBA的組合就足以讓FAG飛速發展,也不是BBA一定只採用FAG的,但是FAG在汽車業務上的積累是遠遠超過其他軸承友商的,也包括SKF。真的說FAG擅長哪一類軸承,這個很難說,但是為什麼FAG成長速度這麼快,也是因為始終專注於汽車業務,並深耕於此,得益於德國汽車的國際化腳步,FAG也越走越遠。

我個人認為,SKF最大的競爭對手是NSK和舍弗勒,因為這兩家軸承不僅有自己的擅長業務,同時軸承品類齊全,國際化趨勢也領先其他友商。SKF輕易不會在價格妥協,因為SKF始終認為,我們給客戶帶來的不僅僅是軸承,更是可靠性和知識,從而幫助客戶減少總成本,減少停機時間。SKF的軸承價格即使不比其他友商高,也不會比其他友商便宜,這也是源於自信。但往往國內客戶和軸承廠商只關注於眼前利益,如何降低生產和採購成本,通過商業手段獲得客戶,並非長久效益,不追求售後服務和解決方案。這也是國內企業的主要困境。同時假貨的問題也困擾著客戶,並非SKF這類大型軸承企業。

同時SKF也在積極向多元化業務轉型,國內汽車市場的大趨勢下,正在追加在汽車方面的投資,嘉定汽車工廠的二期擴建就可見一斑。國內企業想超過這隻巨象還需時日。


國內市場是否存在機會,能否佔據一席之地?

我認為,現在難度在增加,且難度會越來越高,但存在商業機會。原因有以下幾點:

  • 技術持有和開發成本上升迅速:在過去的很長時間中,軸承行業有一個段子,“廠子需要三個人,老闆,工人,會計,只要能把軸承產出來,就有人排隊買,”那一段時間我們也可稱之為軸承行業的幸福時光,原因則是國內消費水平迅速上升,大量白色家電和工商業需量暴增,某些不是幾倍幾倍的增長,而是百倍的增長,舉個例子來說就是空調行業,吸塵器行業等等。該行業崛起的初期情況是大量客戶持現金到NSK(NSK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軸承企業之一)提貨,但是NSK苦於產能有限無法滿足國內需要,此時大量江浙滬農民企業家開始湧入該市場。但是鮮為人知的是,NSK自己的工程師也認為將自己高性能軸承使用在空調這類設備上略顯浪費,但是無奈,國內客戶有錢砸,而白色家電使用最多的就是小型深溝球軸承。後來眾多白色家電企業,發現一個問題是,往往家電壞了,裡面的軸承卻十分良好,這說明為軸承採購付出過大的成本是不值得的,採購方向轉向國內企業。這為國內企業帶來的極高的初期資本積累。但是遺憾的是,面對大量資金湧入,國內企業並沒有進行初期的資本積累轉向技術研發,在人口紅利下,錯過了快速發展的機會,而是開啟了內鬥模式——傳統的價格戰。
    國內深溝球曾經是現金結賬,炒到十幾元塊一粒,如今是無人理睬,1.2元一個,甚至幾角錢一個。然而國內各行業都去產能,去庫存,軸承行業也不例外,低端軸承業氾濫,高端軸承業被堵在門外。真正高利潤的軸承市場是被大型工程裝備和高新技術設備左右的,然而這都要求軸承供應商在技術和售後具有一定的激烈。所以現在技術持有和開發成本上升迅速,導致新興企業無法插足高利潤業務。
  • 國內工業大環境緩慢復甦,汽車行業表現優異。就像FAG一樣,本國的汽車行業促使了FAG的快速發展。隨著消費水平上升,國內自主品牌廣汽傳祺,吉利,奇瑞等乘用車也發展迅速,發展速度遠遠超過其他傳統行業發展。然而汽車作為使用軸承的大戶,各類軸承都能在汽車上運用,平均每輛車要使用200個軸承,而汽車產量上升速度異常快。註定會對國內汽車軸承企業帶來極大的福利。
目前國內的軸承企業主要有哪些?軸承研究方向各派系如何劃分?

  • 國外貿易環境良好,低端軸承有機會進入非洲,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以及高成本的發達國家市場。這並不是一個良策,但是是確實提升利潤的快速通道。國內比較典型的是慈興集團,非常依賴國外貿易訂單。要清楚,國外貿易經常受到物流,金融等眾多因素左右,特別是政治因素更加對外貿有極大的影響。但目前中國與非洲關係處於史無前例的友好期,特別是南非,巴西等新興發展中國家的需求速度也極速上升。這確實對於國內企業是一個友好的信號。
  • 用人成本上升迅速,隨著一系列的裝備製造業內遷,未來一段時間會對江浙滬一帶的低端低利潤企業具有較大沖擊,並且這也伴隨著國內勞動權益的發展,用人成本上升是必然現象。
  • 國內特種軸承機遇逐步顯現。目前,除了汽車軸承享受到了極大的福利外,特種軸承和特大軸承也都迎來機遇,中國是世界唯二工業體系齊全的國家,未來國內政策依舊將大力支持大型特種設備的發展,那麼目前具有特種軸承生產能力的外企工廠在國內幾乎沒有。這就伴隨了極高的使用成本。所以一定程度上來說,國內特種軸承機遇是存在的,問題是銷售是訂單式生產,因此效益不夠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