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怒江:共饮一江水,抗疫真兄弟


“君戍怒江北,我守怒江南,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在美丽的怒江大峡谷的南北两端,分别戍守着两支身穿藏青蓝的移民管理队伍,蛮云边境检查站和丙中洛边境检查站。长期以来,两支队伍的戍边人死死坚守着怒江的南北大门,为怒江的安全发展保驾护航,特别是疫情暴发以来,虽然远隔近三百公里,但不一样的位置一样的使命。近期,因工作需要,来自北大门的六名同志加入南大门开展协勤工作,成为南大门钢铁长城的不可或缺部分。


云南怒江:共饮一江水,抗疫真兄弟


和健庭:无论在哪里,我都有一个使命——战疫


来自丙中洛边境检查站的民警和健庭是一名90后的小伙子,队伍转改之前作为干部的他第一时间熟悉了南大门的协勤工作,同时,作为带队负责人的他也在无时不刻教诲同行的兄弟要及时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不断提升自我。


云南怒江:共饮一江水,抗疫真兄弟


“虽然不是一个单位,但工作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对过往的人员车辆进行核验检查,蛮云边境检查站作为怒江的南大门,是怒江抗疫的第一线,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协勤工作,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和健庭表示,自己对于协勤工作非常重视,也希望自己能从中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云南怒江:共饮一江水,抗疫真兄弟


“其实吧,无论在哪里,我都肩负一个使命就是战疫。当前境外疫情不容乐观,作为怒江的戍边人,就应该有非同一般的使命担当,在北大门是这样,在南大门更是这样!”虽然南大门的勤务比北大门重,工作量也多了很多,但和健庭没有表示出丝毫疲倦,每天参与勤务都主动承担重的、累的工作,“确实很佩服南大门的兄弟们,日均车辆三千多,人员九千多,相当于北大门一个月的流量,但看不出他们有一丝疲倦,从站领导、民警到见习民警、边境专职辅警身上都透露出一股韧劲,和他们一起工作深受影响。”


袁小兵:18年的老兵,身上有的就是当担


同样来自丙中洛边境检查站的见习民警袁小兵是一名入伍18年的老兵,从警这么多年的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初入伍时的初心,肩上扛起的使命担当让他没有丝毫的懈怠,在日常的查缉工作中他不断的向站里的老同志们虚心请教,学习他们的查缉方法、重点查缉方向以及各类数据平台的基本录入和查询方法,尽快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云南怒江:共饮一江水,抗疫真兄弟


有天上中午班,袁小兵与同事在一辆快递车上一起仔细检查着车上的快递,查看是否存在可疑件,殊不知汗水已顺着脸颊流下,浸透了他那藏蓝色的警服,同事们都劝他去休息一下,但他毅然决然的说“老同志就要有老同志的担当,不能因为天气热一点、车多一点就让其他同志来替我,我还能坚持!”话后,同事们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这其中更多的是对这位老同志的敬佩。


除了和健庭、袁小兵这两名同志以外,其余还有尚攀攀、李文达、陶贺、王耿雷四名同志同样把协勤工作当做是提升自己能力素质的一种渠道,不怕艰苦、不惧劳累,圆满完成了每一项自己的工作任务。


蛮云站民警:我们是战疫线上的亲兄弟


“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单位,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怒江感染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持续为零而奋斗”见习民警蔡红升这样说,“虽然大家都知道协勤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但我没在他们身上看到有一丝丝的疲倦。”

云南怒江:共饮一江水,抗疫真兄弟


一起上勤、一起劳作、一起运动、一起就餐,短短的三周时间,六名同志就完全融入到了蛮云站这个大家庭,构成了“南门卫士”中一道崭新的风景线。


“我常常对大家说,当前境外疫情不容乐观,我们坚守在怒江南大门,要争当战疫线上的亲兄弟,共护怒江平安!”蛮云站站长陈晓亮这样说道。


云南怒江:共饮一江水,抗疫真兄弟


“此疫几时休,此疫何时了。兄弟齐心共战役,战疫定能最终胜利。”怒江的水还在涛涛不绝,好比南北两座钢铁长城的耀耀发光,兄弟齐上阵,同心共战役,我们坚信,这对亲密的兄弟定能坚守怒江的南北大门,夺取战疫的最终胜利!


来源:泸水边境管理大队

原标题:云南怒江:共饮一江水,抗疫真兄弟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吴薇

审核:祝小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