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弘羊—汉武帝的首席经济学家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霸气的言论把我们带回到那个金戈铁马的汉朝,汉武帝时期的中国第一次赢得了对草原民族的胜利,在这胜利背后是汉朝强大的国家经济实力作为支撑的。而在这强大的幕后却是由一个叫作桑弘羊的人来整体操盘改革的,才使得汉朝在武帝时期变得越发强盛,堪称古代第一改革家。

那么桑弘羊又是谁呢?他做了哪些改革方案让汉朝如此强盛呢?这些改革方案对后世还有没有影响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千年前的改革家。

桑弘羊是谁?


桑弘羊—汉武帝的首席经济学家

汉朝政治家:桑弘羊

桑弘羊(前155年? —前80年),河南洛阳人,西汉时期政治家、理财专家、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官至御史大夫。

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等职。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汉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后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经济政策,同时组织六十万人屯田戍边,防御匈奴。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武帝继续推行文治武功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并引发批评。

汉武帝在位的54年间,一共经历了13位丞相,其中有五位被处死,六位被罢免。他在位期间的六位大农令有五位或被处死或被罢官,唯有桑弘羊宠信二十年,这就说明了他的重要性和过人之处。

汉景帝前元中叶(前155年),桑弘羊出生于洛阳的一户富商家庭。 管仲也是出身于经商家庭,看来经济能手跟出身环境还是有潜移默化的关系。少年时期的桑弘羊就能帮助家庭进行一些理财动。另一方面,出相入将、封土拜爵的出仕立功思想牢牢占据着桑弘羊的头脑。

汉景帝末年(约前142年),少年桑弘羊以“精于心算”名闻洛阳。汉朝颁布指令,让桑弘羊成为侍中侍奉汉武帝,并因此让双方产生了亲密的君臣关系,并逐渐成为武帝的得力助手。

元鼎二年(前115年),武帝提拔桑弘羊为大农丞,统管会计事务。

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任命桑弘羊为治粟都尉,并代理大农令。

太初元年(前104年),大农令改称大司农,其属官系统也得到整顿和扩大。

天汉元年(前100年),桑弘羊实授大司农,任内推行酒榷制度。

天汉四年(前97年),桑弘羊因受到其昆弟子犯法的株连 ,被贬为搜粟都尉。但仍代理大司农。

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十二日,汉武帝病重,将年仅八岁的刘弗陵立为皇太子。 二月十三日,武帝诏近臣托孤,加封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与其余人等共同辅佐少主。

元凤元年(前80年)九月,桑弘羊参与政变,被霍光灭族。

桑弘羊的改革方案?

汉武帝时期,派卫青和霍去病数十年间不断向匈奴用兵,并最终取得对匈战争的绝对胜利。但是在经济上,中央财政却出现了“钱荒”的现象,把“文景之治”留下的国库消耗殆尽。

“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役费并兴”“费以亿计,县官大空”

在这样的背景下,桑弘羊接受汉武帝的命令,开始实行了一整套具有顶层设计的整体配套改革方案。从产业、流通和税收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产业改革

古代利润丰厚的产业有铸钱、盐铁和酿酒。这三个行业的利润非常丰厚,汉景帝时代的吴王刘濞就是因为地处吴国,拥有了造币的先天资源,才成为当时的首富,并且主导了七王之乱。

所以产业改革就是把铸钱、盐铁、酿酒这三个行业全部收归于国有,让国家来经营,相当于现在的央企和国企。其中酒、盐、铁并称为“三榷”,正式成为国家垄断利润的主要行业,往后的朝代都依此而行,未曾变过。

2、流通改革

桑弘羊对流通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改革:一个是“均输”就是统购统销,一个是“平准”就是物价管制。

“均输”就是由政府统一采购当地上贡的物品,然后由官办的机构将这些贡品放到不生产此物品的地区进行高价出售来获取利润。

“平准”就是由国家来控制全国的物资和买卖,用来平衡物价。这与均输相辅相成,都是政府用来控制市场,从流通领域获利的重要手段。

3、税收改革

税收改革是针对全国的资产阶级者进行收税,从而增加国库库存。这个政策短时间内征收了数以千计的财产和物品,使得国库大为充盈。

桑弘羊—汉武帝的首席经济学家

桑弘羊的改革方案

桑弘羊的改革方案快速的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并有效支撑了国防军事的开支。他的这种集权式变法也宣告了汉朝作为当时全球最强帝国的崛起,“强汉”的称号由此开始。

对后世的影响?

桑弘羊的改革政策从产业改革、流通改革和税收改革均对后世历朝历代,包括现在也深受其影响。

产业改革宣告了国营垄断,由国家对一些重要物资进行管控,从开始的铸钱、盐铁、酒,包括后来增加的烟草、茶叶等都是国家垄断后再流入市场进行销售,相当于目前的国营资本控制国内垄断性资产。

流通改革后世也基本一直在使用,一种是管理零售市场,一种是管理采购环节,是一种计划类经济的运作模式。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曾经采用过类似的计划经济模式。

税收改革是对资产者进行征税,这个税收不是农业税,而是富人税,相当于现在的个人所得税。

所以从汉代开始,历朝历代都几乎在这套改革方案下做着些许调整,但是基本的模型却再未改变,并由此延伸近2000年。

总结


桑弘羊—汉武帝的首席经济学家

桑弘羊舌战群儒

桑弘羊自上而下的整体配套解决方案虽然壮大了国家的实力,但也受到了众多儒生的批判。并产生了著名的“桑弘羊之问”,这些儒生提出了诸多弊端,指责这些政策的不合理性。

桑弘羊的的回答至今仍让我们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不执行这样的政策,国家的财政收入从哪里来?军费从哪来来?地方割据的现象如何化解”?

儒生们的指责只知道从仁义道德的高度进行批判,却无法提出任何建设性的方案。这也注定有些人只是说客,有的人才是真正的实干家。“强汉”虽然是以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而记载于史册,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改革政策,没有足够的钱粮作为支撑,也断断不会有这么一个伟大帝国的产生,所以说桑弘羊才是汉朝强盛幕后的真正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