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庄子齐物论

《齐物论》是庄子阐述哲学观点的重要文章,与《逍遥游》一篇沟成了庄子的主要哲学观点“齐物”与“逍遥”。


庄子与道家创始人老子在历史式上并称“老庄”足见庄子的学术地位之高。但在对于道的认识上,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对道做了另一番阐释。主要的哲学观点是。“天人合一”“无为而治”,这些观点都与齐物论有着非常大的关联。


所谓齐物论,保函两层意思,一曾是齐物,一层是齐论。齐物主要是从物的角度阐释,万物都有各自的形态,从形的角度看千差万别,但是天下万物都在向着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所以,天下万物其实没有不同。而齐论层面主要阐释天下的观点论调是千差万别的,但其实归根结底是一个道,也是统一的,没有是非不同。庄子认为各个学派之间无休止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


庄子认为,是与非、生与死、彼于此等都是物的对立属性,而且万物都存在这样的对立,但是,这些对立却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转换的,向对立的一方转换,好比人出生的一刻起,生命便开始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最终是走向死亡的,无论是自然生理、疾病的死亡,还是意外死亡,总之都是由生走向死。生死是对立的,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是不变的。庄子认为这就是齐物。


而所有的这些物的对立属性,其实不是自然存在的,也不是道里有的,而是人作为人附加给自然的,所以,人所附加的这些东西,不是道,道是唯一的,是不变的,是同一的。


而认清了物是齐物,就能帮助人们在精神上超脱豁达,超越对与死亡的恐惧,从而自如逍遥的度过一生有限的时间。


例如生死,古人认为今生是前世的延续,而来世是今生的延续,所以,今生消亡的知识肉体,而不是人的精神。人的前生来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所以,生死是对立的,生来走向死亡,是容易理解的,而死亡是走向生的对立面其实是由宗教色彩的,即死亡是为了走向来生。所以,庄子的齐物论才可以自圆其说,才能说,万物都有对立面,而切不断向对立的方向不断转化。


《齐物论》中有关于大小对比的一段话,论证了庄子的“齐物”观点。古人认为泰山是很大的,而秋毫,动物在秋天生长出来的绒毛是最细小的东西。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大、小是绝对的吗?庄子认为是相对的,泰山行对于秋毫,自然是大的。秋毫相对于泰山,自然也是小的。但是大,不是泰山的必然属性,只是相对的属性,泰山相对于天、地那就渺小很多了,这时泰山就小了。而秋毫虽然微小,但是相对于尘埃,秋毫显然是大的。那么大、小的属性其实就不存在,而且随着比对事物的变化,大小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既然大小不存在,那么大小就是人在比对事物的时候附加给事物的,所以物与物之间从这个层面说,没有不同,泰山与秋毫是同一,是齐物的。


其中还有名句“莫寿于殇子,而彭祖夭。天地于我并生,而万物于我齐一。”通过生、死阐明万物是齐一的。


齐物,主要是庄子站在自然的立场上观察宇宙万物,万物的矛盾、对立现象是相等的。而并不是说万物是相等的。现象是附加在万物之上的。


齐论。人对于宇宙万物的看法是各不相同的,大家都认为自己的看法是对的,所以这就是争端的根源。因为人们总是依据自己的标准行事。


上面说道生死,庄子认为生死的区别是“气”的聚散,生就是气聚,死就是气散。


心斋。就是用气的方式去感受世界,摒除掉心中的杂念,以平静、超脱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不要用耳朵来听世界,要用心,甚至用气来听世界。我们总是希望喜欢的东西是存在,不喜欢的东西,就不希望它存在。一旦剔除掉心中的杂念,就是虚的境界。


坐忘,是达到一种超然状态。著名的句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用两条小鱼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必纠结与过去,做事请要顺其自然。坐忘是自然自在的状态。


庄子认为,通过心斋、坐忘,可以达到超脱世俗偏见,达到超然境界,这个时候,人才能观察到“道”,使人回归自然,回归本真。最终可以达到与万物齐平。由此而说明齐物的存在。


另外,庄周梦蝶,庄子不知道是自己做梦变成蝴蝶,还是一个蝴蝶做梦,梦到自己变成了庄周。这个故事也是庄子超越自然想法的体现,在蝴蝶于自己之间,没有谁主宰谁,也不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待梦蝶。这是一终超脱的表现。同时也是齐物看法的体现,总是在对立的两面看待万物,而尽力说明事物总是向其对面转换过渡。但最终齐物论还是围绕道,要解释道是什么。道是唯一的,道是不可说的,世界上只有一个道,所有的道都是一个道。所以,谁也说不清楚是庄子梦蝶,还是蝶梦庄子。


最终庄子的境界用庄子自己的话概括为:天地于我并生,而万物于我唯一。


齐物论给我们的启示,高速我们,无论痛苦与幸福、快乐与悲伤、富有与贫瘠都是相对的,没什么大不了的,总要的是要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能懈怠。努力想自己的理想前进,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不要为一时得意而忘形,不要为一时失意而苦恼。人生要豁达些。同时也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与他人,因为那些观点对于别人不一定正确、不一定适用。


以上这些是我庄子的齐物论的简述与理解。


2017年6月,写于中国人民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