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新能源是一出宮鬥劇,“新勢力”在特斯拉碾壓下能活幾集?

算起來由《甄嬛傳》掀起的宮鬥劇潮,到今年竟有10年之久,但折射的問題放哪都能找到“現實投射”,大家見的可能來自公司里社畜們為搏出位的爾虞我詐,但相比起來,當今車市“宮鬥”更戲劇化,尤其在僧多粥少的新能源市場,落敗者不僅地盤盡失,還面臨被收購或退市的風險。而這宮鬥劇在2020年春天來到了第二季,國產特斯拉一登場就以壓倒性勝利收復後宮。

如果新能源是一出宮鬥劇,“新勢力”在特斯拉碾壓下能活幾集?

特斯拉在中國風生水起的現狀,比於媽寫的任何瑪麗蘇女主都更瑪麗蘇,嬛嬛和如懿都有被打入冷宮的時候,但特斯拉自1月上海工廠投產後就進入了開掛模式,國產特斯拉Model 3的陸續交付,最終第一季度銷量以16680輛登上新能源轎車榜的第一,碾壓起對手來果真不留情面。

只能說,相比起雍正和乾隆,中國司機們更喜歡從一而終啊。

如果新能源是一出宮鬥劇,“新勢力”在特斯拉碾壓下能活幾集?

其實3月車市銷量真能用“萬馬齊喑”來形容,沒錯相對於2月,乘用車市場環比有3倍的增長,但幾乎所有車企銷量同比下跌10%-30%,唯一的亮點也就只剩國產Model 3了,其開賣的第一季度就破萬,這數字不僅比其他所有新勢力加起來的銷量要高,而且還把秦EV、北汽新能源EU這些長居新能源榜首的熱銷車給擠了下來。

誠然,國產Model 3賣得好不是最可怕的,它的訂單十有八九是賣給了私人市場才讓人驚出一身冷汗。當所有新勢力還在彈冠相慶國補不退坡,而且老拿“國內私人車主還不太接受純電動車”作為銷量不佳幌子時,短短三個月就被Model 3扯去了“國王的新裝”:你看啊,不是個人用戶不接受,是你沒碰到消費者的痛點而已。

可以說因為新冠肺炎,2020年國內車市的走勢已不一樣了。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曾預測今年車市銷量將下滑8%,而新近發佈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分析報告》,也對今年新能源汽車整體環境不抱樂觀態度,認為銷量將是去年的80%-90%。

如果新能源是一出宮鬥劇,“新勢力”在特斯拉碾壓下能活幾集?

而隨著特斯拉Model 3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也不一樣了,這宮鬥劇可謂來到了第二季。在第一季裡我們看盡了新勢力量產、交付、自燃、價格、上市、融資等一地雞毛,但畢竟大BOSS還沒出場,茶杯裡的風波有限。而國產特斯拉以極其凌厲的姿態加入戰團,使得這第二季的宮鬥劇主題就兩個--特斯拉的進攻VS新勢力們的合圍,當市場競爭越來越集中,實力稍遜/尚未量產的新勢力又能活到第幾集呢?

與其等報復性消費,不如自救

誠然,能混江湖的車企都有幾把刷子,雖說新造車勢力仍不能靠賣車盈利自造血液,但他們很明白一個道理:能活過2020年,與其等地方政策加碼或車市“報復性消費潮”,不如自救求生來得徹底。

先看看新勢力老大哥蔚來,ES6失守第一季度新造車勢力上險量第一後,新款ES8正式交付迎來一波關注高峰,新車號稱有188處配置升級改進,包括70kWh電池包,NEDC續航從355km增加到415km,還提供84kWh電池包版本,續航485km。

如果新能源是一出宮鬥劇,“新勢力”在特斯拉碾壓下能活幾集?

蔚來官微更公佈,只要你試駕過蔚來,即便最終選擇特斯拉,仍能免費獲得總價1140元3次NIO Power的一鍵加電服務,既“蹭”了一波特斯拉的流量,又趁機推廣了獨立運營的NIO Power,務實又聰明。

而一向給茶哥感覺典型理工男的李想,也為了自家的理想ONE,頻頻抖音直播帶貨。美顏過後李想的臉略顯靦腆,但說起車來仍叨叨不停,金句小目標也不斷:理想ONE年底變街車!不過,立flag歸立flag,對老車主絲毫馬虎不得,他承諾給早期交付的車主免費更換座椅和後懸架,而車機OTA也在4月底更新。

如果新能源是一出宮鬥劇,“新勢力”在特斯拉碾壓下能活幾集?

而其他家也在4月忙碌了起來:小鵬忙著本月底P7上市、拜騰首款車型M-Byte量產版也下線了,零跑S01 460版(長續航)交付……就連屢傳破產的遊俠也傳出了啟動代工和資質收購合作計劃的消息,一眾新勢力的求生欲不可謂不強。

大女主的短板是什麼?

誠然,前文把特斯拉歸到新勢力上,會不會冤了特斯拉?

因為特斯拉在第一季度裡不僅碾壓了造車新勢力,在乘聯會公佈的高端轎車榜單中,特斯拉同樣名列榜首,力壓寶馬5系、奧迪A6L、奔馳C級成為3月份最好賣的豪華轎車。國產化後的Model 3已成功將一部分中高端燃油轎車消費群體轉化為自己的客戶,同時對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有一定補充。

如果新能源是一出宮鬥劇,“新勢力”在特斯拉碾壓下能活幾集?

就算在單月3月轎車銷量Top15看,特斯拉Model 3的表現同樣不俗,力壓邁騰、帕薩特、雅閣等中型車,排名第11位,這可一向是15W級別燃油緊湊車型霸榜的天下啊,很難想象一款電動車那麼輕鬆就進入了這排行榜。之前大家預料國產後特斯拉是勁敵,但都沒想到這大女主那麼能扛,但在車主的心目中,特斯拉和傳統車企有太多的不一樣,它的長處很突出,短板也足夠討厭。

如果新能源是一出宮鬥劇,“新勢力”在特斯拉碾壓下能活幾集?

一直以來,特斯拉的短板集中在電池安全、自動駕駛安全和製造工藝上,目前市場對前兩者的吐槽普遍變小,而工藝提升成為國產後需要面對的一關。而4月10日,特斯拉公佈了國產Model 3長續航後驅版的售價,補貼後33.905萬元,比標準續航只貴了4萬元,但增加了223公里續航里程,可謂相當有吸引力。茶哥對此的解讀,特斯拉也認識到主流消費人群把其排除在豪華品牌之外,在造車工藝未顯著提升前,“性價比”也許是短時間內博得更多人認可的捷徑。

但特斯拉車子任性一路走低的定價,也成為傷害老車主的利器。從今年1月,Model 3標準續航版從35.58萬元降到了32.38萬元(補貼前),而4月初,又推出了更具優勢的長續航版。雖然對市場友好,但前期買了進口車型或標準續航版的用戶,卻新車剛到手就降價,雖然特斯拉推出消費者“購買新車後一週內降價可申請退差價”的措施。但這顯然無法平息外界對特斯拉“割韭菜”的猜疑。特別是3月份的“減配門”,也讓特斯拉經歷一波信任危機,微博、論壇吐槽聲遍地。

如果新能源是一出宮鬥劇,“新勢力”在特斯拉碾壓下能活幾集?

而在茶哥寫文章的當天,一個“程序員聊特斯拉4群”的微信群截圖傳出,“特斯拉內部已確認將標準續航版本將降至22萬元”,後來更有消息指降到18萬元。後來特斯拉中國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回應外界,稱這消息不屬實。誠然,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特斯拉國產車型零部件本土化在今年中提升至70%-100%,Model 3至少還有5萬元左右的降價空間。

相比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因迭代頻率更快,價格的升降調節要更快,而特斯拉價格調整又屬於最敏感的那個,外界猜測這次截圖的“22萬元”,是一種營銷手段嗎?看到這價格,老車主肯定口誅筆伐,更多潛在客戶說真香?不過消息一出,很多持幣的網友肯定會猶豫,現在入手Model 3,還是再等等?誠懇的說,特斯拉國產價格不穩定,真會變成其新的短板之一。

如果新能源是一出宮鬥劇,“新勢力”在特斯拉碾壓下能活幾集?

“疫情過後,人們儲蓄意識加強,消費也更加理性務實,解決用戶痛點的創新方案更能博得用戶好感。”威馬CEO沈暉則在微博上發文。沒錯,特斯拉在解決用戶痛點上的確比其他新勢力要強N倍,從國內第一季度銷量來看,特斯拉顯示了足夠對標BBA傳統車企的實力,不過其後勁是否不足?特別是下半年越來越多豪華品牌的國產新能源車型上市,特斯拉能否繼續稱王?畢竟車子綜合競爭力要看最短的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