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隋煬帝過度殘暴征斂與統治,導致大量百姓農民起義



楊廣好大喜功,沒有能力,他就像王思聰那樣的富二代,感覺有能力有才華,雄才大略。實際能力不夠,還愛出風頭。他繼位後根本沒考慮到地方士族的影響,想當然的開始做一系列蠢事。建運河,徵高麗。他最該做的是休養生息,趁著先帝重創突厥,利用突厥內部矛盾分化突厥。內部分化各地士族。然而他就是一個自鳴得意的紈絝,在佞臣吹捧下壓榨百姓,胡亂征伐,失敗後不會處理隊伍,裁軍導致各地匪患嚴重,百姓為了求生開始追隨士族。民力凋敝,賦稅不夠揮霍,開始在鑄幣上做手腳,通貨膨脹,二聖給他留下逐漸穩固的隋朝幾年被他弄崩潰了。

歷史上,隋煬帝過度殘暴征斂與統治,導致大量百姓農民起義


秦朝滅亡的核心原因是濫用民力,誘因是戰國舊貴族和二世的能力太差。秦朝深受商學影響,而商鞅死後商學也受到秦朝影響。商鞅為例子,大批人才湧入秦朝建功立業。這些人是逐利而來,加上軍爵法。秦朝上下都開始好大喜功。秦朝在一朝之內滅六國,秦朝根本沒培養出足夠的法家官吏。舊貴族們依舊控制著地方。濫用民力給了這些人鼓動作亂的條件。如果不濫用民力,作亂的沒那麼多,如果沒有貴族帶頭,一群爛民說鎮壓就鎮壓了。

歷史上,隋煬帝過度殘暴征斂與統治,導致大量百姓農民起義


秦始皇雄才大略,能壓制住,他走後就滅了。秦始皇嬴政傳一世為秦二世嬴胡亥、漢昭烈帝劉備傳一世為後主劉禪、晉武帝司馬炎傳一世為晉惠帝司馬衷、隋文帝楊堅傳一世為隋煬帝楊廣、後晉高祖石敬瑭傳一世為後晉出帝石重貴、後漢高祖劉知遠傳一世為後漢隱帝劉承佑。五個國家都二世而亡,唯獨秦、隋之後,曇花一現般地,再無人承續其國號自立。蜀漢被鄧艾、鍾會攻滅後僅僅四十年,益州李特、幷州劉淵等異族人便紛紛以復興漢祚的名義自立,與晉為敵。

歷史上,隋煬帝過度殘暴征斂與統治,導致大量百姓農民起義


劉禪也被劉淵追尊為漢孝懷皇帝與劉邦、劉秀、劉備同受祭祀,可見時人受漢的教化澤被之深。周朝末年為諸侯並立,七雄爭衡,最終統一於秦;秦朝末年,六國復起,繼而楚漢爭霸,歸於漢;兩漢之交,赤眉、綠林崛起,群雄割據,最終歸於光武中興;東漢末年,分為魏、蜀、吳三國鼎立,終歸於晉;西晉八王之亂,少數民族乘機自立,先後成十幾個國家,戰亂三百年,後統一於隋。

歷史上,隋煬帝過度殘暴征斂與統治,導致大量百姓農民起義


隋末大亂,王世充、竇建德、劉武周等先後稱雄,未幾年而混一於唐;唐末藩鎮割據,分裂為五代十國,最後為宋所統一;宋中道因建康之恥,中原為金人所佔,與宋南北對立,最終全部被蒙元消滅;清末民國軍閥林立,幾十年此消彼長,最終為中國共產黨所平定驅除。

歷史上,隋煬帝過度殘暴征斂與統治,導致大量百姓農民起義


另外,隋煬帝過度殘暴征斂與統治,導致大量百姓農民起義。隋朝被大量起義搞的統治崩潰、名存實亡之後,李淵才起兵。然而李淵並沒有多少權勢,比李淵人脈龐大的其他人多了。李淵不過是繼承了一個唐國公,而且因為父親早死,且自己沒有什麼軍功,李淵根本在隋文帝時期沒什麼作為,就是一個正常貴族。

歷史上,隋煬帝過度殘暴征斂與統治,導致大量百姓農民起義


最後,隋煬帝鬥爭經驗不足,政治智慧不夠高。同時面對兩大超級難題,從歷史的成功案例來看,用懷柔的方式,用時間來慢慢解決應是正確的選擇。漢朝高祖文帝景帝三代皇帝解決舊貴族,唐朝太宗高宗武則天三代皇帝解決新貴族。當然也可能是敵人不給他時間?漢唐得天下難,所以守天下易。隋得天下易,則守天下難。隋以外戚竊國,面對一群既強大又不服氣的敵人,且自己族裔不盛,想聯姻都找不出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