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解读《千字文》之“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信使可覆,有时候写作“信使可复”,就是使信可覆(复),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言语要经得住考验,一个人的承诺要能够兑现。

《论语》上说:“信近于义,言可覆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信与义意思相近,一个人的言语要能够经得住检验。信与义意思相近吗,我认为不见得!

信,人之言,乃是人与人交往必用的语言。《管子》上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就是说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管子的话固然不错,但是却比不上《黄帝四经》上说的“信者,天之期也”。


24、解读《千字文》之“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季布一诺千金


信,乃五德之一。《老子》说“道生之而德畜之”,就是说宇宙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由德蓄养而成。自混沌以分,太朴已散,先天落于后天,太一化为五行,德一散为仁义礼智信五德。在空间上,东仁之木,南礼之火,西义之金,北智之水,而信土处中宫以正四方。在时间上,土在第三个月(季月)保证春夏秋冬四时变迁,所以称为“四季”。在人体五脏上,脾土均养肝心肺肾。故而《黄帝四经》上才有“信者,天之期也”。

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人也谈到很多,例如“人无信不立”,“人之所助者,信也”等。一个人要有自信,对别人要信任,对事业要有信念。如果一个人能有一个正确的信仰,那更是再好不过!

“可”的意思比较复杂,我们暂时先把他理解成我们现在认为的可以吧。有机会再细说。

“覆”,乃是覆盖,如果是“复”,则表示再一次的意思。

所以,信使可覆,就是让信能覆盖一切,让信能够经得住再一次的检验。


24、解读《千字文》之“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徙木立信


器欲难量,表面上看,是表示一个人的要是自己的心胸器量尽量变大而让人难以估量。

《老子》说:“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通行本作势)成之。”修道的时候,我们常说一个人是否能成为“道器”。器,本意是器皿的意思,主要是突出其内藏物的功能。老子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物质只是构成形状的“有”,而器之“无”才是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


24、解读《千字文》之“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有容乃大


欲,本来是欲望,根据前面的“信使可复”应该按“使信可覆”,那么“器欲难量”我们可以理解为“欲器难量”,也就是说欲想、期望自己作为“道器”达到大至难量的境界。

现在很多人认为上大学没有什么用,甚至没有“包工头”挣钱多。其实,上学构造的知识看能够围挡多大的范围,上学主要是学习知识和方法,而不需要太多细节,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是构成“器”的关键。器越大,围住的才能越多,正所谓“侯王颌下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图片连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