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北之爭"到"南北榜案",士族集團的八百年鬥爭

導語:明朝洪武三十年發生了一件大事。二月份的科舉會試如此而至,但是主考官卻遲遲還沒有確定,畢竟是一場決定無數人命運的考試,同時也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考試,經過幾番斟酌,朱元璋最終確定了

"為人慷慨,不設城府,自號坦坦翁。至臨大節,屹乎不可奪"的劉三吾作為主考官。

這個劉三吾可不一般,但是他已經是八十五歲的高齡,還是翰林學士,用當時的說法,劉三吾就是當世大儒,在元朝時,劉三吾就已經為官,曾經在廣西擔任過提學,明朝的科舉條例、刑法《大誥》等都為劉三吾編寫。

因此不管是從資歷上看,還是從為人上看,劉三吾擔任考官,並無任何不妥,可以說是相當的合適。

然而這次會試卻是掀起了一股驚天巨浪——"南北榜"案。南北榜案最終以主考官劉三吾發配西北,當世大儒坐罪戎邊以及設立分地錄取為結果告終。雖然南北案結束了,但是其影響並沒有停止,也引發了很多人的思考,南北案的背後究竟是否有人操縱,若是有人操縱,為何南北榜案暴露出來的問題如此"荒誕"?

一、是確有其事,還是"政治調和"

在三月份廷試結果出來以後,結果令所有人咂舌驚目——

錄取的五十一名全部為南方籍考生。如此"奇觀"可謂是前所未有,於是在發榜後六天,落榜的北方才子聯名上書,認為科舉考試中存在嚴重的不公現象,更有甚者當眾攔截官員轎子,伸冤上訴。

從

考試結果出來後,引起軒然大波

結果看起來十分荒誕,但是我們在做評論之前,先看看古代科舉考試如何閱卷。在進入宋朝以後,科舉考試儼然成為了選拔人才的最主要途徑,隨著科舉考試規模的擴大,相應的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其中最需要解決的就是考試作弊問題。

從

清朝末年的科舉考試試卷,沿用的依然是"糊名法"

因此在宋太宗淳化年間,採用了監丞陳靖的建議,推行"糊名考校"法,這一方法沿用至今,今天我們的高考等國家重要考試,採取的都是"糊名"法。但是這樣依然沒能阻擋別有用心的人,通過辨認考生字跡或者在卷面上"做文章"來作弊。

為此在宋真宗時期,趙恆設立謄錄院,由書吏專門抄寫,將考試儘量做到公平化,杜絕舞弊行為發生。這麼多工序下來,才是進入真正的閱卷環節,但是閱卷也不是由閱卷人員決定的,而是在主考官監督下,抽籤進行閱卷。

從

謄錄後的試卷

在這裡僅僅是對閱卷的主要程序進行一個大概的梳理,就已經能想象到對於閱卷的嚴格程度,對於考官人為的操縱考試結果,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我們再來看看這一事件中出現的一個疑點,那就是在這場科舉考試中,唯一能夠起到主導考試走向的人,便是主考官劉三吾,那麼劉三吾是否有幫助舞弊的可能呢?

我們來看劉三吾的當世的影響,其為元朝舊臣,朝中為官數十載,學識淵博,不參與黨爭,並且其當時已經八十五歲高齡,正所謂七十古來稀,劉三吾在當時已經是罕見的長壽老人,對於劉三吾"半隻腳踏上黃泉路"上的人來說,有什麼能夠讓其冒著晚節不保的風險去參與科舉舞弊呢?因此劉三吾既沒有舞弊的可能,也沒有舞弊的必要。

或許會有人指出,"人心隔肚皮",誰知道劉三吾是否就那麼在乎自己的"晚節",非要鋌而走險,也不枉此生走一遭。

但是我們看看後續。在揭榜以後,事情迅速發酵,朱元璋得知此事後龍顏大怒,下令徹查,結果卻是令人大跌眼鏡——

複閱的試卷無論是水平上還是在內容性質上,皆是難以上榜,從而得出錄取的五十一名考生皆是憑藉真才實學。

從

徹查的結果依舊不能服眾

結果一出,依舊不能服眾,還出現了北方籍的大臣抨擊此事另有內情,還望徹查。而朱元璋卻在五月的時候,將劉三吾列為"藍玉餘黨"發配西北,並在六月親自策問,欽點了六十一名北方才子,此時才徹底告終。

但此事卻是疑點越來越多。我們看看此案涉及的官員之一張信,其為朱元璋侍讀,也是調查舞弊事件的主要官員,其被指為受劉三吾暗囑,將陋捲進呈。但是大家仔細想想,張信是否有幫助劉三吾的可能。此案涉及面廣,且影響巨大,張信並不需要冒著欺君之罪幫助劉三吾,完全可以將此事與自己脫的一乾二淨。

從

最後朱元璋介入,親自策問了六十一名北方才子入榜,其背後寓意可想而知

另一疑點在於朱元璋親自策問六十一名北方才子入榜。朱元璋出身卑微,其文化水平並不是通過後天的彌補就可以與寒窗苦讀十餘載的才子相比,反正朱元璋也不是靠著學術坐上帝位,但是他為什麼又要親自趟這渾水?很顯然就是身為帝王的

"調和之道"。

自宋以來,南北才子水平就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在科舉考試中可有著體現,雖然洪武三十年的科舉考試中北方才子無一人上榜看起來實在是荒謬,但是並不是毫無可能。但是朱元璋並沒有其他選擇的餘地,因為若是他認可了此次科舉考試中北方才子的確不如南方,他失去的將會是朝中北方籍官員的心,也失去了北方百姓的心。

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從底層打拼起來的朱元璋不可能不知道此事的道理。如果有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劉三吾被髮配西北的理由是"藍玉餘黨",也就是朱元璋變相的認可了劉三吾並沒有舞弊徇私的行為,為了服眾只好"委屈"一下劉三吾。畢竟在明惠帝即位以後,這位"老臣"又被召回京城,官復原職。

二、戰爭對南北方格局的影響

我們先來看看,是什麼造成南北之間有如此大的差距?

黃河流域,作為中華民族的古老發源地,孕育了肥沃的關中平原與華北平原,廣闊的平原也建立起了璀璨的文明。正是憑藉著豐厚的自然條件,黃河流域一直是政治文化的中心。

但是從安史之亂以後,一切都變了。

從

安史之亂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序幕的拉開是在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假借討伐楊國忠的名義帶著十五萬大軍向中原席捲。尤其是史思明的部隊,在河北一帶燒殺搶奪,"士卒所過剽掠,吏不能止","每破一城,城中衣服、財賄、婦女皆為所掠",完全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從

請來回紇軍,雖然平定了安史之亂,卻讓社會問題更加嚴重

雪上加霜的是為了平亂,唐玄宗選擇請來回紇族幫助平亂,但是付出的代價卻是"京畿周環二十三州,輻員數千裡"。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卻僅僅是一個開始,唐朝結束後,中原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將近百年的戰火未曾停歇,而此後的遼、宋、西夏之爭使得河北地區飽受饑荒之苦。

從安史之亂到元朝結束,黃河流域幾乎都處於戰火之中,曾經的農耕文明發源地在經歷"父母食其子","老少窮餓不能自存"的劫難以後,難以再現昔日榮光。文化的發展需要經濟做為基礎,河南、陝西一帶在南宋時期就"蒿萊滿野",即便是在金人的大力發展下,依舊是"丁牛既少"。

北方的戰火連年讓較為安定的南方迅速發展起來,就以人口增長來說,唐朝到元朝時期,蘇州地區人口增長了381%,可見其增幅之大。南方的人口激增推動了土地資源的利用,生活的北方平原的人們開始掌握了在南方湖泊中圍田的竅門,農業生產率不斷提高。

相比較於日益貧困的北方,江南地區漸漸的有了"蘇湖熟,天下足"的美稱。經濟重心的南移更是促進了市民階級的發展,經濟發達地區往往在文化發展上也要領先許多,江南地區的士人們正是唱著"花間小調",放浪形骸中以文學標榜自我,不斷推進南方文壇前進。

三、"南北榜"不是先例

大家會發現,在南北榜案中有一個群體在背後不斷地推波助瀾,那就是朝中的北方籍官員。有意思的是,這些北方籍官員似乎理智許多,他們並不是死咬著劉三吾參與舞弊,從中牟利徇私,而是將其上升成另一個高度:南北士人的"黨爭"。

但是這種現象並不是明朝時才出現的。可以說在科舉考試成為人才選拔的主要方式以後,就已經開始出現。在北宋時期,士人階級的壯大使得朝堂中出現了一股新的力量,那就是以地域為劃分,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的才子們,他們作為新興的士人階級,對於政治更加的理想化,但是在為人處事上確實帶著極為濃厚的地域觀念。

這並不能完全歸結於士人們,因為北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就是一個"地域觀念"極強的人,他曾經就親筆題書:"南人不得坐吾此堂",將其刻在宰相政事堂。如果說北宋地域歧視之風氣盛行,趙匡胤有著莫大的關係。

從

北宋統治集團就帶有濃重的地域觀念

北宋比較著名的幾個"南北之爭"事件中,有事件就涉及到北宋名臣寇準,寇準雖然是一個好丞相,好"老鄉",但絕對不是一個好考官,在其擔任主考時,就以

"南人下國,不宜冠多士"為由,愣是將當年的南方籍狀元給拿掉,換上了另一個北方籍的考生。

從

晏殊也吃過寇準"地域歧視"的虧

大名鼎鼎的詞人晏殊,也遭受過這種不平等的待遇,有著神童稱號的晏殊在十四歲的時候就參加了科舉考試,雖然沒有取得十分出色的成績,但是其十四歲就走上了科舉會試的考場,未來可期宋真宗之才,想特批一個"同進士",但是卻被寇準反對了,原因無他,就因為晏殊是南方人。

四、背後的氏族對抗

有意思的是,為什麼南北方的士人要如此"勾心鬥角"?這就說來話長,前文已經提到,黃河流域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其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得當地的經濟較為發達,因此文化事業發展也比較充分。而當時的南方雖然空有自然條件優勢,但是地廣人稀,再加上亞熱帶季風性氣候與丘陵地勢導致南方地區多生毒物,林生瘴毒,因此在秦至隋唐時期,人們都認為發配南方無異於前去送死,南方也被稱為"不毛之地""蠻荒之地"。

但是在三國時期,吳國的興起將打破了這一局面。當時東吳主要由兩部分人組成,一是南遷的士族,二是本地的世家大族,在統治初期,東吳政權起到話語權作用的是北方南遷的士族,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本地世族大傢俱備了一定的勢力,並逐漸的掌握了軍政大權,這可以說是南北士族的第一次交鋒。

南北士族的鬥爭正式開始,是在隋唐時期,這一時期南方的經濟發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雖然無法與北方相比,但是也在不斷地縮小。此時

大一統環境下,南方士族如何謀求政治地位,這是他們首要的政治目的,因此在唐朝時期開始,南北士族就展開了激烈的交鋒,其中以"二王八司馬"為標誌的黨爭,是南北士族鬥爭最為激烈的體現。

從

"二王八司馬"讓大唐再次錯失振興的機會

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南北黨爭依然在繼續,其以吳國與南唐為代表。在進入北宋以後,這種爭奪呈現越演越烈的趨勢,並在宋真宗時期,以南方士族集團全面超越北方士族為起點,這場"南北之爭"以南方士族以絕對優勢勝出。

結語:其實縱觀這八百年南北之爭,我們不難看到,並不是北方才子不如南方,而是因為北方常年處在戰火中,唐、宋、五代、十國、元幾乎都以黃河——淮河流域為主戰場,人口凋零,稅入者十之一二,大量的北方士人被迫南遷,為南方注入活力,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南方的文化發展,北方士人是貢獻了很大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