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多了個女老闆,特斯拉新任董事長半年後上任

引言 | 他仍是大股東和CEO

距離9月29日馬斯克和美國證監會達成和解協議,辭去特斯拉董事長一職(3年內不再任該職務)、繳納2000萬美元罰款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日前,特斯拉新任董事長人選終於塵埃落定。

馬斯克多了個女老闆,特斯拉新任董事長半年後上任

▲馬斯克在Twitter上宣佈考慮將特斯拉私有化, 引發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調查,進而導致後續的被辭職風波。

特斯拉表示,現任澳洲電信公司首席財務官Robyn Denholm(羅賓·丹賀姆)將接替馬斯克出任特斯拉董事長。大概是因為此前馬斯克陷入分身乏術困境,導致不少人質疑特斯拉前景,本次特斯拉官方還特別說明,丹賀姆將全職擔任該職位。

不過正式上任期可能還要推遲,因為需要等到丹賀姆在澳洲電信公司的六個月辭職通知期結束才行。在此期間,丹賀姆還將暫時辭去特斯拉監察委員會主席一職。

一、羅賓·丹賀姆何許人也?

自2014年以來,丹賀姆一直擔任特斯拉董事會的獨立董事。特斯拉董事會共有9名董事,7名為獨立董事,馬斯克和他的弟弟金博爾為非獨立董事。(講真,雖然特斯拉有7名名義上的獨立董事,但真正屬於獨立董事的恐怕只有三位。)

簡單說說獨立董事和非獨立董事的區別:

獨立董事必須要保持獨立性;非獨立董事則與之相反,通常有三種身份:公司僱員,內部董事的家眷親屬,董事控股其他公司的僱員。

馬斯克多了個女老闆,特斯拉新任董事長半年後上任

不過丹賀姆會選擇特斯拉,除了對特斯拉了解深刻有關外,車聚君認為與澳洲電信公司正處在轉型動盪期也有直接關係。今年6月,澳洲電信公司就宣佈在未來三年內裁員9500人(公司有3.2萬名員工,裁員率達29.7%)。比較尷尬的是,澳洲電信公司表示可能會先從管理層動刀。

那是不是說丹賀姆是個弱角色呢?當然也不是。

馬斯克多了個女老闆,特斯拉新任董事長半年後上任

丹賀姆曾擔任澳大利亞和硅谷眾多科技公司的領導職位,包括澳大利亞電信公司、瞻博網絡和太陽微系統公司。

在擔任瞻博網絡首席財務和運營官的九年時間裡,丹賀姆領導的團隊大幅提高了該公司的收入,並見證了公司的轉型。此外,她還曾在豐田汽車公司擔任過各種財務管理職位,妥妥的女強人。

二、丹賀姆擔任董事長是個意外

不過,丹賀姆擔任董事長還真是個意外,至少在外人看來。

馬斯克多了個女老闆,特斯拉新任董事長半年後上任

因為在上月初(10.1)澳洲電信公司發言人就表態,丹賀姆確定不會參加特斯拉董事會主席競選。當時被認為最大可能得選的是另一位獨立董事James Murdoch(詹姆斯·默多克)。聽到默多克,想必大家肯定會心裡一咯噔,沒錯,就是他……

馬斯克多了個女老闆,特斯拉新任董事長半年後上任

不過,今天的主角的是他的兒子(次子)。在此之前還有傳聞稱,詹姆斯·默多克將從21世紀福克斯公司辭去CEO一職,看來是信心滿滿。

為什麼會陰溝裡翻船,內部的政治鬥爭我等凡人捉迷不透,但英國電話竊聽醜聞真是默多克家族抹不去的傷疤,曾因竊聽醜聞被迫辭職就是這位老哥,你說馬斯克怕不怕。

再者來說,按馬斯克的性格,董事長缺少汽車業或加工製造業公司的工作經驗,絕對是硬傷。作為例證,此前特斯拉表示,後期他們還將進一步擴張汽車和能源業務,沒個懂工業技術的還真轉不來。

馬斯克多了個女老闆,特斯拉新任董事長半年後上任

▲為什麼車聚君會特意指明馬斯克的感受,因為即使他辭去董事長職務,特斯拉仍然是他的公司。22%的股份放在那裡,他想推掉不同意的提案很容易。

馬斯克在聲明中表示:“羅賓在科技和汽車行業都有豐富的經驗,在過去四年裡,作為特斯拉董事會成員,她為幫助我們成為一家盈利的公司做出了重大貢獻。我期待著與羅賓更緊密地合作,我們將繼續加速可持續盈利的到來。”

三、新董事長上任,特斯拉還是特斯拉嗎?

雖然特斯拉這個品牌出現不久,相比通用、福特這些老牌企業,歷史根本不夠看。但作為新時代標籤,特斯拉所代表的電動化、智能化已經讓不少人印象深刻。

可以說,雖然揚言要打敗它的公司一大把,但真實力達到特斯拉水平的(同類型),車聚君認為還沒有。在傳統豪強電氣化智能化還沒起來之前,新勢力硬剛特斯拉根本不夠看。

馬斯克多了個女老闆,特斯拉新任董事長半年後上任

所以很有趣的問題是,新董事長上任後,特斯拉還是那個特斯拉嗎?

就這點來說,車聚君覺得區別將會很小。如上文提到的,馬斯克手裡的股權才是方向舵,掌舵的沒換人,風格不會突變。另外,馬斯克仍擔任特斯拉CEO一職。

最後,丹賀姆並不以改革派著稱,這位女中豪傑真正的厲害之處,除有著豐富的工業技術背景外,在財務管理上可是很有一套。相信在未來,特斯拉麵臨的財務危機會相對好一些。

車聚小結

選擇有工業技術背景的丹賀姆而不是有傳媒背景的默多克,看來馬斯克就認定了要和媒體“槓”到底,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特別是對比國內多聘用傳媒背景的高管,馬斯克果然還是那麼擰。

三年時間很長,但對高速發展的電動汽車領域,時間也很短,在這個節骨眼,這兩位大拿能否合作發力,將會是一個很有趣的看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