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超過5種,您得看好腎功能

《保健醫苑》是由國家衛健委主管、北京醫院主辦、中央保健委員會辦公室協辦的醫學科普雜誌,更多精彩內容詳見《保健醫苑》紙質雜誌!郵發代號:82-33,歡迎訂閱!


【專家簡介】

吃藥超過5種,您得看好腎功能

程慶礫,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腎臟病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曾在日本、加拿大和美國學習、工作多年。主持承擔了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多項軍隊及地方的科研基金課題,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150餘篇,主編4 部、副主編3部臨床專著,參編十餘部專著或教材。主要以老年共病的腎臟保護、多器官衰竭腎損傷的早期診斷和重症救治為學科特色,培養老年醫學腎臟病專業的研究型臨床專科醫師。

吃藥超過5種,您得看好腎功能

同時使用5 種以上藥物,在醫學上叫多重用藥。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解放軍總醫院)的一項全國性調查發現,有近一半的老年住院患者使用了5 種以上的藥物。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 69 歲現象”,即69 歲以後多重用藥的人明顯增多,這主要是年齡大了,容易多病共患,吃藥也會相應增多。

在多病共患的情況下,針對不同的情況採用多重用藥在醫學上是必要的,也可以使患者從中受益。但是,隨年齡的增長,腎臟和肝臟等排毒器官出現了生理性衰老,尤其是衰弱的患者腎臟儲備功能明顯降低,對許多藥物的潛在腎毒性作用非常敏感,此時多重用藥常常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如果同時還有用藥不當的情況,則更是雪上加霜,極可能導致老年人的腎臟損傷。例如老年心臟病患者經常同時使用普利類、沙坦類降壓藥,他汀類降脂藥,阿司匹林,利尿劑等藥物,有些老年人還常年使用鎮痛劑或中藥,這些多重用藥的情況均有可能損傷腎功能,而且聯合使用的藥物種類越多,發生腎損傷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就越大。

吃藥超過5種,您得看好腎功能

哪些情況下多重用藥可以導致老年人腎損傷呢?

1.當您感覺全身疲乏無力、不願意活動、體重下降和行動遲緩時,您得小心是否發生了衰弱的情況。衰弱可以導致腎臟儲備功能下降,使腎臟難以應付各種病理性打擊,對腎毒性藥物的敏感性增高,可顯著影響用藥的安全性。

2.當您伴有營養不良、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或者是肥胖時,您得小心血漿蛋白結合藥物能力下降導致的血液中游離藥物濃度增加,以及親脂性藥物在脂肪內的蓄積,這些情況最後都可能使藥物的毒性增加而導致腎損傷。

3.當您已經患有腎臟病,或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5年以上,或是最近有比較嚴重的感染,或是其他原因導致較長時間的寢食不安時,腎功能狀態也容易受到明顯的影響。

吃藥超過5種,您得看好腎功能

怎樣才能防止多重用藥導致的腎損傷呢?

首先,如果您的病情確實需要使用5種以上的藥物,您應該先到醫院腎臟病科去評估一下自己的腎功能,因為大多數藥物在體內代謝後都需要經過腎臟清除,醫生需要根據腎功能的狀況來調整藥物的劑量。非專科醫生通常採用血清肌酐來估計患者的腎功能,但是老年人尤其是衰弱的老年人不能單獨使用血清肌酐水平來評估腎功能,需要腎臟病專科醫師採用一些公式來計算腎功能。如果腎功能已經不正常了,則需要停用所有腎毒性藥物,調整經腎排洩藥物的劑量。

其次,如果不同專科的醫師給您開了種類較多的藥物,您最好到老年病科就診,諮詢醫生或臨床藥師看看所使用的藥物是不是必須使用?藥物之間是不是有相互作用而可能發生不良反應?您需要將自己完整的用藥情況和自己用藥後的相關感覺告訴醫生,醫生會根據情況綜合考慮,確定您所用的藥物對您是否有益或是否有潛在的危害,並會在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為您精簡藥物,以免發生藥物的不良反應。當然,醫生也會告訴您精簡藥物可能帶來的相關風險,併為您制定撤減藥物的優先順序,以及減藥後可能出現不良反應的監測和治療預案。

第三,如果藥物實在無法精簡,您需要根據醫生的建議,定期到醫院去複查腎功能和監測某些藥物濃度的改變,以防止腎功能長期受損導致慢性病變而不可治療。

總之,老年人多病共患,很難避免多重用藥,但平時一定要警惕多重用藥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尤其是對腎功能的影響。當您用藥超過5種以上時,一定要到腎臟病科或老年病科去評估自己的腎功能,讓醫師根據腎功能變化調整藥物的劑量和用藥時間,最好能精簡所用的藥物,盡最大可能保護自己的腎功能。

吃藥超過5種,您得看好腎功能

文/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腎臟病科主任 程慶礫

歡迎訂閱紙質版雜誌,郵發代號:82-33,訂閱有好禮!

《保健醫苑》為月刊,大16開本,每月5日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

《保健醫苑》是由國家衛健委主管、北京醫院主辦、中央保健委員會辦公室協辦的醫學科普雜誌,創刊於2002年。《保健醫苑》雜誌內容廣泛,涉及醫療保健、疾病防治、健康養生、心理諮詢、用藥指導、醫事分析、醫護知識、秘訣採擷、時訊飛鴻、國際醫訊、編讀熱線等各個方面。一批長期從事醫療保健工作、具備豐富臨床經驗的專家針對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疾病和養生保健等問題撰文,為廣大讀者提供了多方位的健康指導和保健服務。

我們竭誠歡迎廣大醫護人員(撰寫醫學科普)和社會人士(撰寫人生感悟、名人養生)踴躍投稿,來稿一律不退, 請自備底稿。文稿不拘文體、格式,力求通俗易懂,具備科學性、普及性、實用性、新穎性,字數以2000 字內為宜,請勿一稿多投,否則本刊拒付稿費。文稿一經採用,稿酬從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