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餅標準是357克,揭祕此數字的特殊含義

歷史

我們從歷史開始來訴說,普洱茶餅最早記載於三國時期魏的張輯“荊巴間採葉作餅”,盛於清代,《欽定大清會典事例》中記載到,雍正十三年清廷頒佈條例,規定餅茶的分量為當時的“七兩”。

清斤(1斤=16兩): 1斤=590g→1兩=36.875g

所以那時的一兩大約是36.875克,根據“七圓為一筒,重四十九兩”,只是約合258克。

  1959年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統一我國計量制度的命令》規定由“十六兩一斤,改為十兩一斤”,從此每兩正式變為50克。

但是根據傳統的七餅一提,一筒7片X350克/片≈2.45公斤。

  所以為了便於交易及統計,最終決定每餅加上7克,最終,七子餅的質量制定標準定為357克,使得每一種規格的重量都更接近整數。


普洱茶餅標準是357克,揭秘此數字的特殊含義

357克便於計量與管理

  普洱圓茶也叫普洱七子餅,是將茶葉壓成圓餅後,每7圓包裝為1筒,故得名"七子餅茶"。公元1729年(雍正七年)清政府正式設立普洱府,並在普洱縣專設貢茶茶廠,普洱茶於1732年正式列入《貢冊案》,從此名揚天下。普洱茶直至清末才罷貢,其間還得了乾隆皇帝"圓如三秋皓月,香於九畹之蘭"的美譽。

  對於雲南普洱茶餅357克的來歷相信很多人都不太明白,我們試圖從歷史開始來述說,普洱茶興於兩千年前的古人,盛於清朝時期的皇族,普洱茶餅,也有稱七子餅茶的,每餅重357克,古代涉邊交易,政府為了減少度量衡方面的糾紛,制定了強制性的標準化措施,目的是便於統計,便於徵稅,便於交易。古代稱茶餅為圓茶(即七子餅),每桶7圓5斤重,所以每圓平分得357克。

從易經的角度來解讀

  首先357都是陽數(陽數為1.3.5.7.9),陽為日,為火,變動不拘,陽數之和為25,為太陽律的運行規律。而陰為月,;陰為月,陰數為(2.4.6.8.10),陰數之和30,這也是每個月30天的暗藏玄機,月就是這麼來的,為水,凝靜,水平。易經包含的天文曆法,中國傳統文華多麼偉大啊!取3、5、7為中陽,吉數。

從中國傳統文化解讀

  有人從中國的文化傳統解讀了357,寓意是:3+5+7等於15。15是相聚的日子,象徵團圓,15為月圓之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