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沒考好,要不要復讀?分享我從二本到211高校的復讀故事


高考沒考好,要不要復讀?分享我從二本到211高校的復讀故事

圖片來自網絡


高考之前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會去復讀,但在考試結束的第2天,看到答案後,立馬產生了復讀的念頭。


考試結果正式出來之後,些許失落,一個人躺在床上默默流了一會眼淚,然後就下定決心去復讀。


高考沒考好,要不要復讀?分享我從二本到211高校的復讀故事


這次高考我連志願都沒有填,即便父母一直勸我填報試試看。

私下估計,當時的分數如果上一本,大概就是省內很普通的一本院校,甚至一不小心還上不了。如果按照父母的意願去讀師範院校,只能選擇省內二本師範院校。

內心是拒絕的,似乎對上名校至少是一本院校,有強烈的執念。

至少也要讀個一本吧,這種不算名校情結的一本情節,促使我復讀的念頭極其強烈。


高考沒考好,要不要復讀?分享我從二本到211高校的復讀故事

圖片來自網絡

後來我也真的去復讀了,從縣城到了地級市。

報名的那天我爸帶著我,一路大巴轉公交,下了公交車之後不知道該往哪裡走,各種詢問,最終到達學校。

現在依然清晰記得他帶我去報名的場景,夏季暴雨,大風讓撐在手中的傘少了幾分庇護,一路都是積水,從公交站走到報名點的距離鞋子全溼透,褲腿也溼了半截。


高考沒考好,要不要復讀?分享我從二本到211高校的復讀故事


復讀班報名的辦公室就在學校大門右邊,報名費按照距離一本分數線的差距來計算,每少一分報名費增加一些。幸好我分數不低,也算是復讀班歡迎的學生,不需要交太多錢。

但父親把錢給出去時,我也在心裡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讓這個錢花得值。

再後來,剪短了頭髮,收拾行李、收拾書記,正式開始新一年的高考備戰。


高考沒考好,要不要復讀?分享我從二本到211高校的復讀故事


現在回想起來,這一年也並不算人生至暗時刻。

再次高考,從最初的二本師範院校到了211師範院校,不是傳說中的突飛猛進,但也算是對最初目標的一個交代。

現在回頭看,我的高考比別人多走一年,節奏上更慢,可一點不後悔。


高考沒考好,要不要復讀?分享我從二本到211高校的復讀故事


身邊人也認為這次復讀是有成效的,但並不是每個人的復讀都有成效,當初一個復讀班的同學,有復讀一年沒有任何提升的,甚至有復讀一年成績不升反降的。

班上有個女生,兩次高考分數一模一樣,但第一次能上一本,第二次還不到一本分數線。名義上分數不變,實際上成績已經下降。

復讀不一定有提升,多一年的付出並不一定能有回報,所以考的不好,到底要不要復讀呢?看了身邊那麼多復讀的同學,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來綜合考量:


高考沒考好,要不要復讀?分享我從二本到211高校的復讀故事


一、目標是否明晰。

是否有非上不可的學校,或者說是否有必讀某所學校的執念,我不是一個特別有執念、特別有目標感的人,但當時就有一個一定要讀一本院校的想法。

相對來說這個目標已經很低,有些復讀的的同學在外人看來並不是真的考得不盡如人意,而是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比如當時復讀班裡有第一次考了武大,但希望通過復讀一定要上清華北大的同學。

目標清晰的人往往更能夠達成目標。如果只是單純看身邊人想復讀,或其父母想讓自己去復讀,而本身沒有復讀的動力。這種情況,就要慎重考慮。


高考沒考好,要不要復讀?分享我從二本到211高校的復讀故事


二、對自己成績有準確的認知。

對自己成績有準確的認知,包含多方面含義,比如高考成績和平時自己的真實水平有多大的差距,再比如知道當前成績是多大努力換來的。


依舊用我自己來舉例,看到成績之後我認為,這個分數比我正常水平的分數要低,同時我也認為造成這個分數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改進的,比如有些考點屬於記憶性考點,完全能夠用時間彌補,如果當時的自己再認真再努力一點,分數可以有進一步的提高,所以就很果斷的就選擇復讀。


高考沒考好,要不要復讀?分享我從二本到211高校的復讀故事


我的好朋友和米線先生就不一樣了,他們當時的分數雖然低,但兩個人都堅決認為這個分數已經是竭盡全力後的分數,再次復讀,也不一定會有提升,所以兩個人也很果斷的選擇了不復讀。


兩個決定不一樣,但都是在正確認識當前成績的基礎上做出來的,也不會有太大的偏差。


高考沒考好,要不要復讀?分享我從二本到211高校的復讀故事


三、個人的心理狀態。

心理狀態就是一個人心理素質的好壞,聽起來很虛,但實際卻無時無刻不在發揮著作用。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這個學生心理素質不好,一到考試時就緊張,發揮不出自己的真實水平。如果你是一個心理素質比較差、情緒波動大的學生,也要慎重考慮是否復讀。


當時我們班就有一個女生,日常考試成績優秀,分數很高,但一到每學期關鍵性考試都會緊張,發揮不出自己的真實水平,直到最後一次高考也就這樣。


高考沒考好,要不要復讀?分享我從二本到211高校的復讀故事


四、父母的支持。

父母的支持也是我們做出是否復讀這個決定的關鍵因素之一,我的父母一向是支持我做出的任何決定,所以我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糾結。


但當時有一個和我一起長大、一起高考的鄰居,想要復讀,父母覺得女孩子沒有必要讀那麼多書,不支持。最終任她怎樣勸說,無濟於事。

她畢業後就出去打工,後來結婚生子,幾乎沒有再回過家。


高考沒考好,要不要復讀?分享我從二本到211高校的復讀故事


最後,無論怎樣,一旦選擇就堅定去走。

只要你自己願意,生活可以在任何時候重啟,然後再次絢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