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水不足是假象,盲目催乳要不得

催乳對於新媽媽們來說並不陌生,為了能讓寶寶吃上安全的“口糧”,越來越多的產婦甘當“奶牛”。可是當寶寶的“飯碗”出現問題,新媽媽便首先想到了“催乳”。儘管可能需要承受巨大的疼痛,但她們也無所畏懼。近日,記者從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瞭解到,不少產婦因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汁淤積,經非正規或不當推拿按摩後,被“催”成了急性乳腺炎,嚴重的甚至需要手術治療。

催奶催出急性乳腺炎

採訪當日,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康復科李曉輝主任剛剛接診了一位因患有急性乳腺炎而導致精神高度緊張、情緒低落、失眠的患者。這位媽媽產後6個月,之前因為乳房出現脹痛,乳汁分泌減少,她懷疑自己是乳汁堵塞乳腺,便在當地的產後修復機構找催乳師進行催乳。經過“高強度”乳房按摩及乳頭挑刺,乳房腫脹的症狀非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

奶水不足是假象,盲目催乳要不得

“前段時間,我每天都要到修復機構跑兩次,不僅花了上萬塊錢,而且受了很多罪。”這位媽媽說,她非常焦慮,情緒緊張,晚上失眠,感覺自己快崩潰了,併產生了給孩子斷乳的念頭。

經朋友介紹,她找到李曉輝主任就醫,被診斷為急性乳腺炎。“其實患者的情況不算嚴重,乳頭凸起,這是由於不規範的按摩和挑刺造成的。”李主任一邊安撫患者情緒,一邊指導其如何正確給孩子哺乳。

“其實很多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都是由於最初按摩手法不當,再加上治療不及時,乳汁堆積時間長了,產生了細菌、水腫而導致的。”李主任表示,現在很多年輕媽媽都青睞月嫂、催乳師,一旦乳房有腫塊、母乳少,就會聯繫催乳師。而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所謂的催乳師,並沒有受過正規的培訓,手法不得當反而適得其反。

通乳不是簡單的按摩

在李主任接診的患者中,很多產婦因為哺乳期乳汁分泌和乳腺腫脹的問題前來諮詢。據其介紹,哺乳期常見的乳房腫塊是由於泌乳孔的堵塞而造成乳汁淤積,俗稱“拒奶”,是屬於病理性的乳房腫脹。哺乳期婦女中很大一部分會發生乳腺管堵塞,造成乳房脹痛,乳汁分泌減少,嚴重的還會引發乳腺炎。

“不能簡單地把通乳理解為按摩,發生乳房脹痛乳汁分泌不通暢時,一般只要讓寶寶多吸吮多吃奶就能夠解決。”李主任表示,哺乳中常見的問題有乳房硬塊、乳房疼痛、乳腺不通等,通常是由乳汁淤積導致的,多因寶寶沒有及時有效吸吮乳頭。常見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寶寶吸吮的方式不正確,不能充分吃到媽媽的奶水,導致奶汁淤積於乳房,出現乳房腫塊。此外,媽媽不能做到按需哺乳,漲奶時才喂寶寶,也是成因之一。要讓寶寶多吸吮,及時排空乳汁,才能避免乳汁淤積,併產生更多的乳汁滿足孩子的需要。

在乳腺炎急性期,他不建議立即進行催乳。因為不規範的按摩可能使乳腺炎加重,導致體溫升高,加重痛苦。應該早期及時治療,正確使用抗生素,運用中藥內服外敷,一般經過3到5天症狀就會減輕甚至痊癒。“一些媽媽得了急性乳腺炎,覺得吃藥不能給孩子餵奶而選擇不吃藥、不治療,從而耽誤了病情。還有的媽媽認為發燒不能餵奶,擔心炎症會通過乳汁傳給寶寶,而用配方奶粉作為替代。其實這都不是正確的做法。”李主任表示,可以選擇使用哺乳期能用的藥物。對於一般的急性乳腺炎,醫生都會先消炎、止疼,理療後再進行按摩處理以減少產婦的疼痛,通常2—3次按摩就可以處理好。而發燒是不影響孩子哺乳的,因為這種炎症是因為乳汁不通造成的,而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讓寶寶吃奶。

奶水不足是假象,盲目催乳要不得

對於催乳,李主任提醒,臨床上運用的方法很多,要因人而異。乳腺手法疏通也有訣竅,需要運用嫻熟的技巧,有時還要處理乳頭堵塞病灶,才能夠手到病除。因此,如果產婦遇到乳汁分泌不足、乳房腫塊、乳房紅腫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奶水不足有時是假象

採訪中,李主任還提及有些媽媽覺得自己奶水不足,寶寶吃幾口奶就空了,肯定沒吃飽。於是就想盡各種辦法給自己“催”乳,結果卻適得其反,導致奶管堵塞,乳腺發炎。

“現在很多媽媽並非真的乳汁不夠,不能盲目催奶。”在他接診的年輕媽媽中,有不少人總是感覺奶水不夠,尤其是哺乳初期,乳腺還沒有完全通暢,奶水顯得不太充足,就認為是奶水不足,甚至錯誤地催奶,或者改為添加奶粉。事實上,一些媽媽是假象的奶水不足。

“有的是寶寶突然增加吃奶次數或者加長吃奶時間,媽媽就感覺是奶水不足了。還有的通常在產後3—4周,媽媽的乳房充盈現象消失,胸部會變得鬆軟,認為是奶水不足造成的,其實幾乎所有媽媽都會經歷。”李主任根據經驗總結。

其實,乳房是很神奇的器官,它是根據寶寶的實際需要分泌乳汁的,寶寶頻繁吸吮能增加泌乳。李主任建議,如果一開始奶少,媽媽們可多抱孩子,一有機會就餵奶。即使孩子哭鬧,也不要急著加奶粉,而是換另一邊乳房繼續喂,一次餵奶可以更換乳房數次,乳汁會越吃越多,它天生就是寶寶的“糧倉”。一些媽媽老擔心自己“沒奶”“奶不夠”,其焦慮情緒也會影響泌乳。所以,新媽媽們除需攝取足夠營養外,還需要放鬆心情,保證睡眠。

“判斷奶水少不少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給寶寶量體重。如果母乳量足,寶寶吃得飽,體重是能夠正常增長的;反之,如果寶寶體重增長緩慢,或者不增長,在排除疾病的情況下,可以與醫生溝通找出問題癥結所在,再確認是否是餵養不足導致的。”李主任說,孩子到底吃了多少母乳、是不是吃得飽,媽媽由於不能獲得直觀數據而顯得著急。想知道寶寶有沒有吃飽,只要看看寶寶在下一餐前是否排尿就知道了。正常情況下,寶寶一天有6—8次小便,大便2—3次,色澤金黃,呈黏糊狀或成形,就說明媽媽的奶量是足夠的。

奶水不足是假象,盲目催乳要不得

通訊員 張彤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提前告知。如發現私自轉載者,追究法律責任。”

“注:圖片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