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布楞溝小學的歌聲

聽,布楞溝小學的歌聲

聽,布楞溝小學的歌聲

聽,布楞溝小學的歌聲

聽,布楞溝小學的歌聲

“我是一個東鄉少年,出生在家鄉的大山。我有一個小小的心願,走出大山去外面看看,門前的山實在太高,出門的路實在太遠……”在甘肅省臨夏州東鄉縣高山鄉布楞溝小學裡,6年級的陳瑾正在和學校其他35名同學在操場上上音樂課,一首《東鄉少年之歌》唱出了他們的心聲 。


溝壑遍佈的布楞溝村,曾是東鄉族自治縣最偏僻貧困的村,是吃水難、住房難、行路難、上學難的村莊。


如今,水引來了,路修通了,新農村建好了,在新建的布楞溝小學就讀的學生們用歌聲表達著自己的心願!


在布楞溝小學穿行,綠色的塑膠操場,嶄新的兵乓球桌、五彩的滑滑梯和聳立的3層教學樓構成了鄉間最美麗的風景。


陳瑾以前在紅柳灘小學讀了一年級,2014年,布楞溝小學修好後,便轉到這裡重新從一年級開始就讀。弟弟陳世軍也和她同校讀6年級。


“我們現在還有國學課,書法課,老師會教我們很多知識。”陳瑾說,如今新學校的環境不僅好了,而且老師們教授的內容也更加豐富了。


“以前,布楞溝小學就是一個3年制的教學點,只有兩間教室,3名老師,學生上到4、5年級,就要到十幾公里外的達板鎮借宿就讀,所以,布楞溝的人很少有小學畢業的,大多數都是讀完三年級就輟學放羊,識字的人不多,識的字也不多。” 布楞溝小學校長李國華說。


“我們現在有7名師範院校本科畢業的老師,不僅開全了義務教育的全部課程,還開了英語、國學、音樂、舞蹈、書法等興趣課等。”李國華說,如今,隨著師資力量的加強,孩子們的入學率和升學率也在不斷提高。


“我希望以後能當老師,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教給更多的人!”陳瑾說。


而喜歡打藍球的陳世軍的願望則是成為一名籃球運動員。


搬到新農村的馬艾蕊讀5年級,爸爸和媽媽都在合作社務工,她最大的願望是能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


“一座小橋平地起,小橋隆起是小山,小山合攏是佛手,佛手打開是蜜桃,蜜桃打開是鮮花……”在小學教學樓後排的幼兒園裡教室裡, 5歲的馬軒搖頭晃腦地和小夥伴們朗誦兒歌,普通話非常標準。


“幼兒園的小朋友主要以教授普通話為主,”幼兒教師陳秀花說布楞溝的28名幼兒在這裡就讀,和城裡的孩子一樣享受到了學前教育。


“布楞溝小學承載著布楞溝的希望,我們全體師生有信心將布楞溝小學變得更加美好!”東鄉縣高山學區校長馬玉珍說,隨著教育條件的改善,布楞溝村有3名學生考上大學,家長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布楞溝村形成了濃厚的尊師重教氛圍,連續多年入學率和鞏固率均為100%,不管是師生還是家長,通過接受教育改變生活的信心越來越足了。


“我就是希望通過歌曲鼓勵生活在東鄉大山裡的孩子,能通過刻苦讀書走出大山,創造幸福美好的未來,讓夢想成真。”東鄉縣政府黨組成員、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副組長馬自東是《東鄉少年》的創作者,2019年夏天到東鄉縣開展幫扶工作的他,歷時一月創作出了這首如今在東鄉縣各學校傳唱的歌曲,他深情講述著自己的初衷,而這也是布楞溝村村民們的心聲。


“現在臨夏州和東鄉縣對農村孩子有最好的上學政策,包括布楞溝小學在內的東鄉縣小學優秀畢業生,可以免試直接進入州府所在地臨夏市最好的初中就讀,初中畢業後可以上州級重點高中。”馬自東說,下一步,還將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為布楞溝小學引進配備德智體美勞全科優秀教師,還將開播網絡課堂,讓孩子們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實施教學質量承諾制,在保證控輟保學全面清零的基礎上,讓在讀學生繼續接受更好的初中、高中教育。


“東鄉你的明天,一定會美好燦爛,我的未來一定會夢想成真……”孩子們稚嫩卻高昂的歌聲穿過校園,穿過林立的新農村,在山谷間久久迴盪……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