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研究的三重境界

智庫研究是提升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成效的重要支撐。因此,如何做好智庫研究,進而深入推進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內智庫學者們所需思量的重要議題。做好智庫研究,首先是要弄明白智庫研究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也就是智庫研究的境界問題。總體來看,智庫研究有闡釋政策、提出點子和形成思想三重境界。對智庫研究境界的認知程度,將影響到智庫研究能否做好以及新型智庫建設能走多遠。

以操作化為導向的政策闡釋。這類智庫研究主要以闡釋政策為主,以解決政府當下面臨的特定問題為目的,注重針對性、實用性。一般而言,從事智庫研究就是要提出務實管用的對策措施,就是要拿出政府用得上、可操作、夠得著的研究成果,就是要想政府之所想、急政府之所急、謀政府之所謀。因此,緊跟政府決策、緊貼政府人員,自然成為智庫學者從事智庫研究時的現實舉措和可行路數。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很難說是在做智庫研究,自然就難以拿出好用、管用和能用的接地氣、有靈氣和冒熱氣的智庫研究成果。另外,抱著闡釋政府決策的想法和目的,個別智庫學者往往是政府所想即為自己所思,政府所做即為自己所研,政府所慮即為自己所究。在他們心中,智庫研究就是要對政府所出的決策以及即將要作出的決策,或者進行學理上的闡釋,或者進行拾遺補缺,或者進行宣傳推廣。概言之,就是對政府決策進行科學合理的闡釋、分析和理解工作。

應當說,政策闡釋是智庫研究的重要方面,是智庫服務政府、企業和社會的重要方式,是智庫研究的重要目標之一。但也應意識到,智庫除了為政府即將出臺的決策或已有的想法進行及時推廣、研究和闡釋,還應更多地為政府在相關政策尚未出臺時作出更多符合行業和社會發展實際需要的研究和闡釋,為政府更好地作出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提供備選方案;應更多地為政府在決策出臺後的經濟社會影響與作用進行第三方評估、獨立評價,為政府更好地完善政策提供建設性意見。如果單單是在已有知識系統和政策百寶箱內進行簡單循環,這樣的智庫研究成果很難達到預想的目的。

以“出點子”為目標的獻計獻策。這類智庫研究主要以提出點子為主,以提出有新意、有創意和有特點的政策方案為目的,注重創見性、創造性。無疑,智庫研究就是要給政府民主決策、科學決策和依法決策提供政策建議或備選方案,就是要以能提出為政府所採納的好主意、好方案、“金點子”為目標追求。為了出點子,也為了出更多的“金點子”,智庫學者需進行資料查閱,開展歷史研究;需進行經驗對照,開展比較研究;需進行科學論證,開展學理探討。當然,以技術化為目標的獻計獻策,需要避免異想天開,不能只要政府沒有提過,不管現實是否可能,自己認為有創新、有亮點、有新意,便形成各類諮詢建議文本;需要力戒能打動領導人第一感覺便行,對點子的系統性、思想性和戰略性不做過多思量,對點子所涉及的相關政策、法律和制度等缺乏深度研究的想法和做法。

出點子、提建議作為智庫研究的重要目標,也是推進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的重要方式,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客觀要求。智庫學者需根據自身的學科積累,提出有創意、有前見的好點子,儘可能地為政府決策提供某些啟發,注重增強各種點子和對策建議的系統性、戰略性和前瞻性,進行後續相關研究,提出既能解燃眉之急又能給出系統之策的良計。需要注意的是,智庫研究應注重長期積累、研究聚焦,系統思考、整體謀劃,避免“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哪裡熱鬧哪裡湊”,敢於和善於攻難關、啃硬骨頭,進而在黨和政府需要時真正能獻金策、出良策。

以戰略性為追求的深度研究。這類智庫研究主要以形成思想為主,以謀劃長遠發展、瞄準未來需求、推進整體協同為目的,注重研究的系統性、超前性。從類型而言,可以把研究大體分為智庫對策研究與學術理論研究。不論是智庫對策研究還是學術理論研究,都有特定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標。但由於二者在研究手法、研究目標和研究實效上的差異,在實踐中難免存在“誤解”。其實,學術研究並不是自說自話、自娛自樂,沒有實用性和實效性。智庫研究也絕不是隻寫政論性文章,沒有理論性、不講方法論。不少智庫學者尤為強調研究的超前性、思想性、理論性和戰略性,注重形成能夠系統指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思想、頂層設計和長遠謀劃。智庫學者的政策研究報告,一般是也必須是持續性研究的產物,是智庫學者長期耕耘和持續積累的結果,而不單純是對已有政策的闡釋或者某個突發奇想的點子。能否拿出對政府決策、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指導性價值的思想理論,讓決策者豁然開朗,讓社會平穩運行,這是智庫研究者所需肩負的重要使命,也是智庫研究的至高境界。

總之,闡釋政策、提出點子、形成思想是智庫研究的三重目標。從研究追求而言,智庫學者理當以拿出對政府決策有指導性價值的系統性思想和戰略性謀劃為最高目標和價值追求,儘可能多地給政府和企業提供更多更好的備案方案或政策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