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些基础的金融常识

浅谈一些基础的金融常识

本对话纯属YY

如有雷同 深感荣幸

胡侃对象:地球球长

提问人:宫宫


宫宫:来吧,反正我是金融小白,球长你先开个头,后面我不懂就问


球长:今天不讲什么经济学啥的,就随便聊聊经常在我们眼前蹦的。中国现行的金融管理体系即有西方的一些组织架构,也有自己的中国特色。简单的分为:顶层设计-主管部门-金融机构。


顶层设计主要偏实权部门:比如国务院、央妈、发改委等。主管部门偏向以执行为主,但也会向上提供专业的意见和方案,比如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下游就是各种金融机构了,什么交易所、保险、银行、基金啥的。在日常运转中,以尊重市场规律的基调在运行,但在大方向上,底线上按中式的顶层模式。


宫宫:明白了,基本上市面上所有和金融有关的都可以按这三大类去分呗


球长:差不多吧,所以首先分类很重要,你要搞清楚每个机构在这个系统中的位置。才能准确读懂它的讲话和动作。还有一些基本的数据要注意,抛开国家统计局和央妈的数据不说,中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以及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简称:SHIBOR),这些数据也很重要。


宫宫:这都啥玩意儿啊,听都没听说过,说人话


球长:这两个利率基本代表了市场每天风险偏好,以及资金紧缺情况,类似人体的心电图。不同的金融市场之间都是联系的,会导致情绪传递。类似于一个人肾功能出问题如果,可能会引发血压高一样,血压高后进而又影响心脏和其他器官。


宫宫:A股这个器官也受你说的这些影响么?


球长:当然,金融市场都是通的嘛,钱之所以是钱,就在于两个功能:流动和消费。如果即不流动又不消费就是废纸嘛。比如这段时间A股走得很猥琐,一部分原因就是央妈一直在控制市场的流动性,通过SHIBOR可以看到,最近2个月来,远期的市场利率一直在逐步提高。包括国债十年期的利率也是如此。


宫宫:好复杂,炒个破股还要看这些东西....


球长:没办法,你就把投资当研究自己的身体就差不多了。基本的医学常识还是得知道吧,否则拿个化验单,都看不懂啥意思。还有一个,个人的经验是券商的一些宏观报告不用太重视。反而多应该看看实权部门的文件或讲话稿,毕竟他们是顶层设计人员和机构。


宫宫:问题是看不懂啊,说的话都感觉差不多....


球长:由于他们是顶层设计,用词都是很严谨的,代表的是定基调。在中国定基调就意味着大方向和底线。另一个就是不同的事你要连起来看,不要孤立

看。


比如证监会严管上市公司,各部委联合规范房地产融资,央妈提出打破刚兑控制宏观杠杆率,打击非法集资非法金融等。这些动作有点类似治疗身体,控制饮食+药物+手术。过去两年清退P2P相当于切除了一个良性肿瘤。规范房地产融资,有点类似控制血糖。糖料病发展狠了,衍生麻烦可不小。


宫宫:还行,你这样讲我还能听明白些,那我是不是需要看些经济学的专业书籍啊


球长:个人的经验是,普通人还真不建议。现在市面上主流的经济学书籍吧,都是西方的舶来品。偏计量经济学和数学经济学。咱不能说这些东西不好,但普通人看了,容易被带偏,以及越看越迷糊。


还不如多看点医学常识,你就把金融当医学去对照就行了。不过常见的,比如统计局啊,央妈啊发的一些重要经济数据,还是可以百度科普下的,这些基础的ABCD还是需要的。不要求英语8级,基本的26个字母总得认识吧,人家跟你说个哈喽得明白吧。


宫宫:那供给侧改革你能打个医学的比方么?


球长:减肥啊,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相当于一个人在青春期长身体的阶段,现在中国经济已经初步过了青春期了,差不多一个人20岁左右的样子。依然还很年轻,但逐步在向青年阶段进化。青年时代就不能像青春期时那么毛躁了。供给侧改革就是进入青年期时,进行的减肥。毕竟肥胖带来的各种问题也是很严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