蹬三輪車供養的愛情(作者:於宏遠)


蹬三輪車供養的愛情(作者:於宏遠)

同學:崔金影


晚上,遠在北京的校友蘇曉春突然來了微信,轉發的是崔金影的兒子發來關於崔金影的消息。

訃告:

母親崔金穎,因突發二次腦溢血,於2020年11月13日4時18分,在市中心醫院醫治無效,不幸離世,享年52歲。依照母親生前意願,喪事從簡,於2020年11月13日火化入殮,11月14日入土為安。

謹此,對生母生前及患病期間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和物質上幫助的親戚,朋友,同事致以誠摯的謝意。

長子 王蘊琦 泣告

2020年11月13日

我竟半晌無語。蘇曉春我們語音時,說著說著,五十多歲的男人竟然嚎啕大哭起來。他哭著說:“你應該寫寫他們悽美的愛情故事,我們那個年代,男女同學都不說話的年代,崔金影和王鳳相愛了,那個時代他們相愛了,容易嗎?王鳳,是我的好哥們......唉,十多年前,英年早逝......這回崔金影又......”蘇曉春掛斷了電話....

往事如昨。

三十年前,呼蘭三中高一五班,我們這一群來自各個鄉村以及康金鎮的高考考上的學生聚到了這個班。那時我們都是農村的孩子,記得同班同學說崔金影是康金鎮街裡的,家境很好。我清晰地記得,崔金影身體很好,那時有考體育的項目,記得崔金影也是選擇練體育,經常在學校練習長跑。

我們一個鄉鎮的同班同學王鳳,是一個男生,當時也練體育,王鳳長得清秀白皙,當時我們這一代人家境都不好,王鳳家也是如此,而且他是家裡老大。在那個年代,我們男生和女生基本上都不說話,至於他們之間怎麼產生戀情的,我無從知道。只記得我曾為他們傳遞過情書。

那時高一下學期,大概是要放寒假的時候,那時那些住校生都著急回家,上課都不安心了。在一節課下課時候,王鳳把我叫到一邊,拿出一個信封,讓我交給教室裡的崔金影。當時我對崔金影並不熟悉(說過,在那個年代,男女同學都不說話所以並不熟悉)。我說:“哪一位同學啊?”王鳳拉著我的手,隔著教室門的玻璃指著挨著教室窗戶後排的穿著運動服的女生說:“就是她,把信給她就行了”我那時長得小,不相信是情書,即便當時以為是情書,我也不能確信他們的愛情能否走下去。

中間的許多校園時光,我是不知道的。因為王鳳住校,而我是來回通勤上學。後來偶然聽同學講起王鳳和崔金影的後來。據說讀書後期,由於一場意外,崔金影癱瘓了,靠輪椅支撐。那個時候,他們在面對一場考驗,一場真正的愛情考驗。王鳳家境本來就貧困,父母靠種地為生,還要供他和弟弟讀書,本指望望子成龍,而當王鳳把要和崔金影結婚的決定說給父母時,可想而知,父母能同意嗎?倔強的王鳳領著崔金影來到了吉林海城,租個小房子,當時沒啥乾的,王鳳就買了一個腳蹬三輪車拉腳拉貨掙點錢維持生活,崔金影靠輪椅在家能自理,但是一些力氣活即便是彎腰的輕微的力氣活,崔金影也不能幹。家庭的全部重擔全部落在了王鳳的身上。在我們看似簡單的每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在王鳳崔金影夫婦他們過得並不輕鬆,但是他們有愛,有愛就不覺得日子清苦和貧窮,有愛就不覺得心累,即便第二天王鳳還要為下一天的生活去風裡來雨裡去蹬三輪......

我不知道他們雙方的父母、各自的兄弟姐妹這期間和他們的親情往來的那些溫馨往事,也就無法寫出。

記得2000年左右,王鳳曾回來一次,那是我們畢業之後的第一次聚會,我們幾個人在康金的一個小飯店喝酒,都喝的酩酊大醉,我們回憶在呼蘭三中的同班歲月,回憶每一個人的優點缺點。王鳳當時興致很高,完全沒有看出被生活所累的樣子,那種對生活的無限激情,看得出他和崔金影即使在那種生活之囧中也沒有喪失對生活的信心和熱愛。

時光留聲,時光也荏苒無情,那一次成了我們和王鳳在呼蘭三中高中同窗畢業十年相見之後的永別。之後的某年,有同學來信息:王鳳病逝。我痴痴的驚呆好一段日子。

而畢業之後與崔金影始終沒有見面,應該是在有微信2013年,同學之間互聯加微信,我通過同學推薦加上崔金影的微信。此時王鳳已去世多年。當然同窗的青春印記即使時隔幾十年,一旦聯繫也並不生疏,仍像回到從前。

記得和她微信時我們說著當年上學時的同班往事。我曾問她:“王鳳讓我給你送的信寫的啥內容啊?”她淡然而溫馨地說:“其實,也沒寫啥,是一些鼓勵我努力學習的話”我相信崔金影說的話是真實的,因為在那情竇初開的那年,真的,情書不會寫什麼成人的麻話。她還說:“我們挺感謝你的,為我們捎書信”我說:“我是不是屬於紅娘那夥的”。她樂了,說:“是”

我曾約過她寫一寫她和王鳳的故事,她說:“嗯,是得寫一寫,我回想一下整理一下”

她說:“我愛人去世那一年,大哥幾乎每天晚上開車來家看我和孩子,確定我沒什麼事了,才會開車離開。逢年過節他和大嫂就會把雞鴨魚肉送來,讓我和孩子過節。那幾年就是在哥哥的關愛下度過了最痛苦的時期。

隨著孩子的長大,我也離開了家屬院,搬到姐姐的跟前,大哥也放心了,不用總來看我了。但一旦我有什麼事情,只要大哥知道了,還會第一時間趕來。我們兄妹都習慣了無論有什麼重要的事,都會第一時間告訴大哥。如今大哥已經六十多歲了,兩鬢早已斑白,不想再讓大哥為我們操心,只希望大哥每天健健康康,開心快樂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之後日子一切地淡淡地過。在微信裡,偶爾關注一下。其實日子真的都是自己的,與別人無關,有些傷感、窘迫、情感,只能自己承受,因為這世界上本就沒有什麼感同身受。我們即便知道崔金影拮据和困頓生活,也只能感悟一陣,之後便各顧各自的日子了。

這倆個我高中時代的同窗,至今腦海裡還有他們青春的影子,可見同窗是五世修得的,要不咋不會忘懷呢?


我在2013年7月16日崔金影的微信朋友圈看到她寫的這樣一首優秀的詞:

孑影孤燈難入寐,秋月春花,誰解其中味。

猶記含情眸相對,何今獨自人憔悴?

夜倚闌干心遠系,此刻君心,可亦同回味?

且看窗前雨露墜,人間遍灑相思淚。

在同年8月1日她的微信朋友圈,她寫到:執子之手與子攜老的愛情不是找出來的,而是守出來的。如果只用眼睛找,你很難知道誰可以相守一生。因為只有遇到事情,人性裡的善或惡才會被激發出來。所以別用外貌和財富選人,而要用挫折、風波和平淡去選人。扛得起責任、同得了甘苦、守得住寂寞的,才是一輩子的戀人。

我把這首詞理解為她還在思念王鳳,還在思念青春時光他們的愛情。

她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我們沒必要去羨慕別人的生活。有的人表面風光,暗地裡卻不知流了多少眼淚;有的人看似生活窘迫,實際上人家可能過得瀟灑快活。幸福沒有標準答案,快樂也不止一條途徑。收回羨慕別人的目光,反觀自己的內心吧。自己喜歡的日子,就是最美的日子;自己喜歡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我很欣賞她對生活的達觀,在靜守自己的日子。

我還看到她微信朋友圈這樣幾段文字:


有一天友情和愛情碰見。愛情問友情:世上有我了,為什麼還要有你的存在?友情笑著說:愛情會讓人們流淚,而友情的存在就是幫人們擦乾眼淚。朋友就是:偶爾會為你擔心、給你關心、替你懆心、想你開心、逗你開心、請你放心。

一路走來,眉間已盈滿灑脫。一如既往地過著,沒有太多的悲喜,平平淡淡,無波無瀾。生命,它不會因風雨的洗禮而褪色,在挫折與坎坷面前更能渲染的靚麗,輝煌。抬頭,陽光依然燦爛;俯首,腳下依然是堅實的道路。懷揣溫暖,一路執著,一路堅韌向前,認真充實快樂地過好屬於自己的每一天。

笙歌繁華,抵擋不過歲月的風寒,雪花葬送了我美麗的愛情與悽美的容顏,流年像斷了線的紙鳶隨風飛揚.一世的浮華在這個季節也難逃風掃落葉的命運。晶瑩素雪沾染了我的流年,雪花埋葬了前世最美好的回憶。歲月似水流,迢迢不斷。命運的痕跡,終隨風而去。可有一種感動,會在某個午夜夢迴想起。我知道有一種情感,穿越亙古時空,直至永恆。

我不知道這些文字是她自己寫的還是摘錄的,但已無關緊要。她的微信朋友圈裡全是善良溫暖的句子和文章,也有關於單親母親的情懷的文字,那是一方淨土,充滿陽光和溫馨。

今天當我心情複雜的回看她的微信裡的文字,惋惜和感慨滋生。他們,王鳳和崔金影,是我的同窗學友,英年早逝,尤其他們高中時代的愛情,真的令人感動不已,他們衝破了世俗的偏見。王鳳,寧可蹬三輪車供養他們的愛情,也不放棄,是個男人!他們的感情經歷真的令人刻骨銘心。當然最刻骨銘心的是他們夫妻自己。

千年修得共枕眠,五世修得同窗讀。他們兩個都趕上了,是他們人生的絕頂幸福。當一個人先去,另一個人形單影隻活在思念裡,是不是一種情感的折磨呢?

如果換一種角度想:他們在天堂裡相見,彼此恩愛幸福永遠。對於作為同窗的我們是不是一種安慰和解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