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好的賺錢“機會”,恰是騙子看中你的人性弱點

最近看到一篇新聞,說是前段時間熱火的某數字貨幣宣講現場被公安機關檢查,小區居民住戶的大門外牆上掛著兩塊製作簡陋的宣傳牌,標語都是簡單粗暴但確實字字激動人心:“會賺錢的區塊鏈錢包震撼來襲”,“錢包領域 功能性強 幣圈剛需 範圍性廣”,公安人員包圍控場的時候,屋裡正聚集著30多人,主講人正在臺上慷慨激昂。


你看好的賺錢“機會”,恰是騙子看中你的人性弱點


現場檢查發現,這個宣傳窩點並沒有任何相關資質,打著“區塊鏈”的牌子宣傳虛擬貨幣的培訓,再一步步引導客戶投資。


你看好的賺錢“機會”,恰是騙子看中你的人性弱點


2017年9月虛擬貨幣比較火熱的時期,央行分7個部門就已經聯合發佈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對在國內發行代幣的融資行為認定為非法集資、吸收公眾存款的詐騙、傳銷行為。

看完之後特別想把那篇文章貼給一個朋友看,前不久他還在跟我說已經因為這個項目月入10萬了。發了差不多10條60秒語音,興奮跟我說他的“發家過程”。既然他就在其中,應該更清楚來龍去脈。只是我常不好意思硬生生地打人臉,如果警醒的壓根不會踏進去,那麼興奮的其實你講再多也很難改變對方的當下想法。

可能因為從事金融行業的原因,希希師姐身邊真的很容易碰到做這些所謂改變人生機會的“唯一”項目們,每個跟你講項目的人都是唾沫橫飛慷慨激昂,如果你把握這次機會,人生從此不再苦逼。

我告訴他,好好努力半年後,我們再談這個事情。結果可想而知,半年後再問起,那個改變人生的事業做得如何了?對方說,現在沒做那個了,我跟你說,我現在做的項目如何如何地好……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如果因為一次眼光失誤導致財物損失,我們可能還可以給點時間賺回來;如果是因為頻繁換行換項目,而每次項目又把身邊人不知帶去何方,那損失的可不止是一點點,可能要用一生的信譽來還。

有些錢,該不該花心思?

說真的,金融業機會很多,希希師姐看過很多衝著賺一把的心態衝進來的人,哪個事情來錢快就做哪個,可能連最基本的資產配置概念和財富管理理念都沒有,更別提風險管控思維了。有時真的滿替他們捏一把汗。

有些錢,這邊賺到了,你要用其他的方式吐回去。就像娶個老婆嫁個老公一樣,人家不是沒有給你瞭解的機會,你偏偏要衝動,沒有充分溝通和彼此交流就急著要結婚,婚後遇到家暴或者失望又能怪誰呢?

所以不是每個命運多舛的人都有資格抱怨的,有時想想為什麼偏偏所有的倒黴事都被我碰上了?為什麼我總是會遇到這樣的人渣?不是常說no zuo no die嗎?有人就愛走路就不愛走人行道,最後被汽車撞到,你能說他運氣不好嗎?

有些人就是天生好賭,愛在股市上賭方向賭重組,也愛在房地產市場上賭房價只漲不跌,看到資金盤就賭自己肯定不是接盤俠,但這不是投資態度,只能說是賭性。無論你在中間賺過多少錢,但最終的結果早已經註定,就是你賭輸,賠光離場。一個人的性格或者認識事物的方法發生偏差,悲劇就成了必然。

希希師姐很喜歡和成功智者交談,成功的定義不一定以身價衡量(當然如果一個富有的人也說明他有成功管理財富的能力),也許是在某一個領域能特別擅長或駕馭的前輩。

曾經請教過在一位在金融業從事超過27年的前輩,她說,有人總喜歡這個碰碰不行了又去其他試試,哪個都無法堅持太久,看不到希望又掉頭了,殊不知其實希望女神就在他轉身的那瞬間已經出現背後了。而我很清楚自己的優勢和短板,與其不斷地被別人兩張嘴皮帶著繞圈,不如專注在你自己擅長領域當個傻子,精專下去就是99%的人都無法跟你比拼的最大競爭力。

最好的“轉運”方式

所以除了給所謂大師掐指一算以外,最好的“轉運”方式就是轉變你的思維習慣。

1、撿芝麻丟西瓜的事情,再看著誘惑也要三思而後行

有人會跟我說,你不試試怎麼知道那是騙人的,萬一是機會呢?但失敗的原因每次都很雷同,明明撞牆一次還不知痛,心想可能是自己實在太背了。再用同樣的邏輯和思維模式再去撞牆。碰得頭破血流或傾家蕩產後,一邊捂住傷口一邊苟延殘喘:看來我這輩子沒發財的命!

其實只要先把自己想清楚了,比如說你到底是個“機會主義者”還是個“傳統保守者”?面對風險你完全不在意被割韭菜反而有“越挫越勇”的精神,還是你其實哪怕滴一點血都會心疼哇哇大哭的類型?別人家說好你就屁顛屁顛跟過去,反而身邊靠譜的專業人士提醒你又來個受害者心態“你是不是看不得我成功?”想清楚了,就不會在同樣的地方栽同樣的跟斗。

2、人一輩子,專注做好一件事就成功了

別以為互聯網➕的年代就改變了最根本的原則,偉大的企業依然都是足夠專注。一次餐飲界的高峰會上,幾位國內餐飲界的老大們都不約而同提到“匠心”二字。外婆家的吳國平說到,現在的餐飲不好做了,整個市場都處於“焦慮”狀態,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搞得大家都不知道怎麼開店了。但我認為,別人關注所謂互聯網風口的時候,恰恰是匠心機會的到來。


你看好的賺錢“機會”,恰是騙子看中你的人性弱點


貝多芬一輩子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彈鋼琴。

莫奈一輩子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作畫。

愛因斯坦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情:研究物理學。

結語

以前資訊沒那麼爆炸的時候,很多人反而專心專注在自己的領域爬樓,剛爬到三樓聽說隔壁風景更美,就趕緊跑去隔壁重新爬,又爬到了三樓聽說下一棟的速度更快,結果來回折騰的時間,就在這三樓一直上不去。而一開始就選定方向的人早就已經登上了九樓看遍全地了。

再完美的聖人可能內心都有那麼一個時刻會想“萬一”呢?這個“萬一”就是貪多那麼一點的僥倖心理。人性貪婪,可能即使道理都懂,但當“機會”來的時候,理智往往就不那麼好使了,到底是機會還是坑?希希師姐只能說,多點的見識和閱歷,可以在每一次快失去理智之前,內心的聲音會給你更清醒的判斷和指引。世界浮躁,但你依然可以閒庭信步,看雨後彩虹。

你看好的賺錢“機會”,恰是騙子看中你的人性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