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笑,來看看沈從文、金嶽霖、聞一多、章太炎,是如何當老師的

民國時期,教育遠不如今天發達,沒有固定的教材,也沒有標準化的教案。教學水平,全看老師個人。

當時的很多國學大師,因為沒有各種限制,在課堂上可謂精彩絕倫,或者說讓人瞠目結舌。


別笑,來看看沈從文、金嶽霖、聞一多、章太炎,是如何當老師的

▲京師大學堂老照片


一、課前


沈從文上課,可為克服重重困難。

他第一次登臺講課時,抬眼望去,下面是黑壓壓的學生,竟完全不知道要講什麼。無奈之下,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

後來上課的第一句話經常是:我的課講的不夠精彩,所以你們睡覺,我不反對。但請不要打呼嚕,以免影響別人。

這麼一說,反而學生們很吃這一套。


別笑,來看看沈從文、金嶽霖、聞一多、章太炎,是如何當老師的

▲金嶽霖


金嶽霖的眼睛有點小毛病,怕光。於是就配了一副眼鏡,鏡片一隻白,一隻黑。

每年一開學,給新生的第一堂課,他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並不是對你們不尊重,請原諒。


別笑,來看看沈從文、金嶽霖、聞一多、章太炎,是如何當老師的

▲聞一多


聞一多在清華大學講楚辭時,每堂課開場白是固定的一句話:痛飲酒,熟讀《離騷》,方稱名士。


別笑,來看看沈從文、金嶽霖、聞一多、章太炎,是如何當老師的

▲黃侃


黃侃非常反感胡適對白話文的推廣,不過黃侃最得意的學生傅斯年,後來也學習胡適,倡導白話文。因此,黃侃每次上課前,都要先罵一通胡適,才能過癮。


別笑,來看看沈從文、金嶽霖、聞一多、章太炎,是如何當老師的

▲辜鴻銘


二、課中


辜鴻銘是語言怪才,上課時學生們用中文問他,他用英文答覆。學生用英文問他,他偏偏要用中文答覆,時時刻刻考你的語言水平。


別笑,來看看沈從文、金嶽霖、聞一多、章太炎,是如何當老師的

▲章太炎畫像


章太炎的煙癮極大,在講課時經常犯煙癮。

於是他一手拿粉筆,一手拿煙。不過,有時候寫板書,將煙當作粉筆,直接戳在黑板上;有時又把粉筆當成煙,直接放到嘴裡。


別笑,來看看沈從文、金嶽霖、聞一多、章太炎,是如何當老師的

▲沈從文


沈從文因為有濃重的湘西口音,在講課時學生經常聽不懂,再加上其本人又不太善言辭。

所以,他在課堂上講的不多,經常讓學生寫作文,愛寫什麼就寫什麼,然後他逐一認真閱讀學生們的作文,並在後面附上大段的讀後感,經常讀後感的字數,比學生的作文還要長。


別笑,來看看沈從文、金嶽霖、聞一多、章太炎,是如何當老師的

▲劉文典


課堂上,有學生問劉文典,怎樣才能把文章寫好。

劉文典答道:遵守"觀世音菩薩"的原則就可以了。學生不解。

他進一步解釋道:

"觀"就是要多觀察生活;

"世"就是要明白社會上的人情世故;

"音"就是文章要講究音韻,讀起來朗朗上口;

"菩薩"就是要有救苦救難的菩薩心腸。

這樣的文章,即使不是頂級佳作,也肯定是好作品。


別笑,來看看沈從文、金嶽霖、聞一多、章太炎,是如何當老師的

▲馬寅初


北大校長馬寅初,講課時很少看講義,經常是隨心所欲。講到激動時刻,還走下講臺,言辭密集,口如陣雨。

一些坐在前排的學生說,聽馬先生上課,必須得撐雨傘……


別笑,來看看沈從文、金嶽霖、聞一多、章太炎,是如何當老師的

▲林紓(右一)全家福


林紓在北大任教時,看見學生們昏昏欲睡,便把課本一合,說道: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

學生一聽,精神為之一振,林紓開始講道:以前有一個風流和尚,經過一座橋時,看見一位美女姍姍而來。

學生們聚精會神,等接下來的情節,但林紓卻不講了。學生們忍不住問他,和尚和那美女後來怎麼樣了。

林紓說:也沒什麼,一個向西,一個向東,走了。

這時,學生們已經睡意全無。


三、課後


四川大學教授蒙文通,是著名的歷史學家。他的考試很特殊,是讓學生出題考他。學生的題目一出口,他就知道這個學生的學習程度。

考試的場所也不是在教室,而是在川大旁邊,望江樓公園的茶鋪裡,邊喝茶邊考試,風雅。


別笑,來看看沈從文、金嶽霖、聞一多、章太炎,是如何當老師的

▲蒙文通


黃侃在講授《說文解字》時,學生們學得非常吃力。所以,每次考試都有人掛科。

後來,為了提高及格率,學生們便湊錢辦了一桌酒席,請黃侃赴宴。等到期末考試時,果然有效,學生們全體及格。

校長蔡元培知道後非常生氣,問黃侃為何要違反校規。黃侃回答道,這幫學生懂得尊重老師,就憑這一點,不至於不及格。


別笑,來看看沈從文、金嶽霖、聞一多、章太炎,是如何當老師的

▲李宗吾的著作


寫出《厚黑學》的大師李宗吾,在四川任職時,有一年學生畢業考試,他被任命為主事委員。

他的考場紀律極為嚴格,所以學生們非常討厭他。一天晚上,多名學生手持木棒啞鈴,把李宗吾暴打一頓,並威脅到:你再敢嚴格考試有你好瞧!

結果李宗吾大聲回答:只要打不死,依然要這麼考!

後來,考場紀律依然嚴格如初,但學生們卻不敢再反抗了。


別笑,來看看沈從文、金嶽霖、聞一多、章太炎,是如何當老師的

▲鄧之誠日記


北大史學系教授鄧之誠,祖父是曾任雲貴和兩廣總督的鄧廷楨。

鄧之誠非常不喜歡白話文,學生試卷中凡是用"的"字的地方,他都一律改成"之"。

而且,他還告訴自己的學生,不要聽那個叫胡適的人,天天胡說八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