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了癌症,卻敗給了抑鬱,癌症患者伴發心理障礙怎麼辦?

人活著態度真的很重要,有時候,心大了,事情就小了;心小了,事情就大了!今天講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非常遺憾的與心理障礙有關的故事:一名患者,明明已經戰勝了癌症,卻最終敗給了抑鬱!

戰勝了癌症,卻敗給了抑鬱,癌症患者伴發心理障礙怎麼辦?

黃女士是一名53歲的乳腺癌患者,並且是一名早期浸潤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按病期一般分為原位癌和浸潤性癌。原位癌是最早的乳腺癌,一般認為手術切除即可以治癒,不會發生轉移,也不需要進一步補充治療,比如放化療等等。早期浸潤性乳腺癌相對於原位癌要晚一些,但預後一般也很好。早期浸潤性乳腺癌首選手術治療,術後根據情況,一般建議進行補充性化療、內分泌治療等等鞏固療效。

黃女士第一次就診,是術後的第一次化療。她整個人有些緊張,一直反覆提問的一個問題,就是還能活幾年?我反覆安慰,告訴她積極治療,效果非常好,但是安慰的效果不大。他的老公當場就有點不耐煩,直接打斷了她對我說:“醫生,你別介意,她做完手術就有點神經病,天天覺得自己要死了,誰勸也沒有用!”我當時一聽,還特別鄭重地勸說了他的丈夫,讓他平時多多安慰病人,進行心理疏導。但是他丈夫顯然不以為意,對患者的表現依然很不耐煩,甚至多次當面罵她神經病,我多次勸說,作用也不大。

戰勝了癌症,卻敗給了抑鬱,癌症患者伴發心理障礙怎麼辦?

我本來以為,隨著治療效果的不斷好轉,患者緊張症狀可以慢慢好轉。但是,事情卻恰恰相反。我每天只要坐在辦公室,她都會來找我。有時候她會說身上痛,有時候說胃裡不舒服,有時候說手發麻,反正就是不管任何症狀,就是一句話,“是不是癌症加重了呀?你可別瞞我呀!”可是不管我怎麼解釋,她總是自說自話,反覆唸叨:“醫生,你一定要救救我呀,我兒子剛結婚沒幾年,小孫女還小,我不能死呀!”有時候,她一天會來十次以上。鑑於她的焦慮越來越明顯,我建議他丈夫帶她去諮詢一下心理醫生。後來,他丈夫再次帶她化療時,還帶了一些抗焦慮的藥物。

戰勝了癌症,卻敗給了抑鬱,癌症患者伴發心理障礙怎麼辦?

本來認為焦慮症狀緩解,患者就會沒事了。但是,事與願違!患者精神症狀好轉不到2個月,又開始抑鬱了。除了之前的焦慮、悲觀以外,還出現了失眠、絕望,似乎對一切失去了興趣,連她以前經常唸叨的小孫女,她也不理不睬了,有時候還容易驚恐。這時候,患者已經完成了所有周期的化療,在按時複查,並且複查都沒有復發跡象。於是,我就建議家屬帶她專門的精神醫院治療。

後來,黃女士在他家人的陪同下按時來院複查,雖然腫瘤沒有復發,但是整個人看起來心理狀態卻很差。據他家屬說,患者還是經常失眠、驚恐、抑鬱,雖然有藥物治療,但是失眠症狀還是好轉不明顯。

戰勝了癌症,卻敗給了抑鬱,癌症患者伴發心理障礙怎麼辦?

黃女士的情況當然讓人遺憾,但是也讓我警醒!我查詢了相關資料,原來,53.78%的癌症患者都會伴發心理障礙,包括焦慮、抑鬱、失眠、自殺等等。而除了疾病本身帶來的心理障礙外,一些腫瘤科常見藥物也會引發,例如:用於治療白血病和淋巴瘤的長春新鹼和長春花鹼可導致抑鬱症;高劑量干擾素可誘發抑鬱,甚至自殺意念;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地塞米松)可引起一系列精神症狀,從情緒不穩、抑鬱、焦慮、煩躁、易怒、失眠,到偏執、妄想、幻覺等等。

而作為癌症伴發心理障礙的治療,目前最好的辦法除了藥物治療外,還要醫生和患者家屬配合:首先,要幫助患者認清現實,給予患者足夠的希望和治療信心;其次,患者家屬的支持和陪伴尤為重要。建議患者家屬在患者面前,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最好能用積極樂觀的情緒來影響患者,而不是簡單粗暴的“你不能這樣......”、“你別這樣......”、“這樣不對”等等。

戰勝了癌症,卻敗給了抑鬱,癌症患者伴發心理障礙怎麼辦?

診斷癌症對患者和家屬無疑是一種非常大的打擊,但對於既定的現實,最好的辦法就是面對它、克服它!癌症患者,需要我們一路的支持和陪伴,幫助患者打開心胸,有時比治療癌症本身更重要!#健康科普挑戰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