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出炉的2020年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奖项评选当中,凤凰卫视携手澳门特区政府为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所倾心制作的宣传短片《航拍澳门(Hovering over Macau)》,不负众望斩获技术类铜奖,在国际舞台上继续展示着澳门的独特风格与魅力,让世界感受这个城市20年来的成长与变迁。
《航拍澳门》利用高超的航拍技术,以壮阔震撼的俯瞰视角,穿梭翱翔于美丽妈阁的街巷与天际之中,带领观众去重新发现澳门中西合璧、新旧交融的独到之美。
▲凤凰卫视《航拍澳门(Hovering over Macau)》
澳门,这座陆地面积仅32.8平方公里的城市,却有着绵长而悠久的历史,十六世纪葡萄牙人的到来掠去了Macau,却也造就了如今澳门独具一格的文化多样性。
在澳门,纵使随处可见各种西方葡式建筑,一转头却又能发现那股抹不去的东方色彩。骑楼与洋房相映成趣,圣母堂与妈祖庙遥相呼应,这里既有欧陆风情的街道,也有中国风韵的小巷。
中西特色并存,现代与传统交替,使澳门既是吸引八方游客的旅游胜地,也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电影取景地。
除了别具特色的景致,被称为东方蒙地卡罗的澳门更是电影人眼中的灵感之地。这个五光十色的东方神秘赌城,似乎天生载得下所有的精彩故事,不论是国产片或是外国电影,都喜欢把它作为取景的场地。
澳门的电影文化,更是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发明了放映机后,澳门的伯多禄五世剧院(又称“岗顶剧院”)就成为了大中华地区的首个放映过电影的西式戏院。
▲伯多禄五世剧院(岗顶剧院)外景与内部剧场
1898年,美国爱迪生公司先后在香港、澳门、上海、天津、北京等地拍摄风景短片,澳门的景象在其中出现了半分钟的时长,这是澳门最早的活动影像纪录,也让澳门就此踏入光影的世界。
1915年,澳门本土首家严格意义上的专营电影院——域多利戏院正式开业。此后,随着电影娱乐业的不断风行,澳门的电影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50年代兴盛时,小小的澳门拥有着超过14家的电影院,可见电影娱乐在这里的影响力。
▲澳门域多利总会
而1952年于澳门实地拍摄的美国电影《Macao》,更是首次将澳门带到了好莱坞的舞台之上。影片中三个互不相识的人:旅行家、夜总会女星及走私贩,一同来到港口城市澳门,却与黑帮的阴谋扯上关系。
▲《Macao》1952
犯罪与悬疑配上东方主义情调,借着电影镜头的魅力,澳门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亚洲小城,成为了西方观众眼中的东方奇幻之地。
片中也留下了上世纪50年代澳门的珍贵镜头,与今日航拍镜头下灯光闪耀、车水马龙的澳门相比,当时的澳门新马路上仅有几辆人力三轮车在跑动,行人在街道上徐徐漫步,非常的宁静祥和。
此后,脍炙人口的《夺宝奇兵II之魔域奇兵》,以及大名鼎鼎的《007:金枪人》等一系列西方大片,都纷纷来到澳门取景拍摄,寻找那别样的东方风情。
▲《007:金枪人》中的詹姆斯·邦德在澳门
除了好莱坞电影之外,后来居上的香港影人更是把澳门作为自己创作的后花园。
澳门不仅与香港交通便利、语言文化相近,而且还比寸土寸金的香港更容易租借和调用场地,是香港影人拍摄地点的不二之选。
对于更加熟悉澳门的香港影人来说,除了《澳门风云》、《赌城大亨》、《古惑仔》等等一听名字就能想到澳门的黑帮赌场、动作犯罪类影片外,许多其他类型的电影,诸如爱情文艺片,也纷纷选择澳门,在动人的光影之中,留下了澳门另一面柔情似水的美丽身影。
那些经典镜头下的澳门标志性地点,也成为了游客和影迷们争相打卡的热门,为澳门增添了特别的文化魅力。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本来就绝对是来到澳门的必游景点,它是圣保禄大教堂的遗址,因大火事故只遗留下了这一面正面的墙壁。它本身就是一个结合了东方特色的西式教堂建筑,如今成为了可以代表澳门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在许多的电影中,都有着它的身影。
电影《情迷大话王》中,在大三巴前绽放的烟花,为黎明和张柏芝的邂逅场景增添了无限的浪漫。
《盲探》中郑秀文为引出疑犯而深夜在此独行,《激战》里大帅哥彭于晏在它前面挥汗如雨……
在这些光影的背景中,从大火中幸存的大三巴牌坊历经180多年的风吹日晒,依然昂首挺立,无声诉说着岁月所遗留下来的澳门印记。
新华大旅店
墨绿色的油漆、原色的木架床、蓝白方格的地砖,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旅店的装修风格,在王家卫独特的电影表现中展现出强烈的时空停滞感,缠绵交织的爱恨情愁也深入人心。
福隆新街上的新华大旅店不仅是王家卫导演《2046》里的“东方酒店”的内景拍摄地,也是他在《爱神》系列里《手》的拍摄地,连续两部片子都选在一个地方拍,可见王导的墨镜也遮不住他对这里的偏爱。
这个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旅店,至今保留着古朴的装修和设施。墙壁的涂抹和木漆,虽在十几年前有过翻新涂抹,但也都保留着最初样貌,就连预定客房也只能写封英文email给老板,至于能不能住就得看运气了。
别看这一席复古风格如今看起来有些格格不入,在王家卫的镜头下,无论是章子怡躺过的沙发,还是巩俐照过的镜子,或是梁朝伟踏过的楼梯,都散发着动人的风尘情愫,这便是光影的魅力所在。
新华大旅店所在的福隆新街也是澳门保存最完好的一条古街之一。
搭配红色木饰的中式建筑、怀旧的风格,与尽头错落有致的楼房、远方豪华闪亮的赌场,都形成强烈的风格对撞,彰显澳门特色,自然也是电影人钟爱的地方。
白鸽巢公园
电影《精武门》里,一代人的精神偶像李小龙在虹口公园飞起一脚,踢烂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牌子。这个经典段落,想必很多人都印象深刻。
但也许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片中的虹口公园其实是取景自澳门的白鸽巢公园,那燃起民族热血的一踢飞脚,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建于18世纪70年代的白鸽巢公园,原址是一座葡萄牙富商的花园别墅,因为主人喜欢鸽子,养了数百只白鸽,因而得名白鸽巢。别墅的花园部分在1885年被政府购入,成为对外开放的公园。
如今公园的大铁门还是当年片中的模样,而园中的树木却是葱郁了许多,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变成了公园的营业时间。
片中那历历在目的激动场景,也为本就历史悠久的园子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意义。
圣方济各教堂
2009年由刘德华与舒淇主演的电影《游龙戏凤》,更是借着浪漫的情缘故事带着观众们逛遍了澳门的特色美景:
▲富丽堂皇的赌场酒店
▲浪漫精巧的恋爱巷
▲历史韵味的疯堂斜巷
而最令影迷们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电影的结尾,舒淇与刘德华最终幸福相拥的美丽背景,夜色中那幢鹅黄色的教堂,显得格外温柔和浪漫。
这个奠定了影片底色并且印在了观众脑海里的优美场景,就是位于澳门路环岛上的最著名景致——圣方济各教堂。
这座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建于1928年,从它鹅黄色的外墙、圆形边角的窗户、精致的钟楼,以及广场上黑白石子铺成的波浪形小路,都能感受到浓浓的葡萄牙风情。
但再仔细欣赏,你会发现教堂顶上竟然还挂着的大红灯笼和中式庙堂里常见的彩幅。
这样的混搭出现在此却毫无违和感,也许因为这就是最地道的澳门风情吧。
东望洋山
“上面的风景很美,隔着盏灯,你会看到澳门的风景很不同的。”
《伊莎贝拉》里的张碧欣和马振成隔着撒满雨点的玻璃,望着远处优美的半岛全景,呆呆地站着,被眼前的风光所吸引。
他们所处的绝佳位置,就是澳门半岛最高峰的东望洋山,山顶建于1622年的东望洋灯塔,可以将整个澳门的全景尽收眼底。
除了灯塔外,山上还有一座同样建于1622年,供奉葡萄牙人护航之神的教堂──圣母雪地殿。这座小巧精致的教堂设计简约,同样是融合了中西文化的艺术特质,以中国绘画的技法,在墙壁上演绎着圣经的故事。
当老灯塔遇上老教堂,这里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情侣幽会与邂逅的浪漫圣地,《游龙戏凤》中的一对CP也曾在此一吻定情,留下那抹忘却不了的浪漫情缘。
澳门本土电影
后来者能否居上?
虽然澳门作为取景地早已在各个电影中被观众所熟知,电影放映文化也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在光影之间早就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在自己本土影片的创作的方面,澳门却一直显得有些迟缓。
早在1913年,香港的电影之父黎民伟就已经与美国电影人布拉斯基合作,拍摄了首部电影《庄子试妻》。之后香港电影一路发展,并且在八九十年代达到了顶峰,形成了庞大的电影工业,成为了产量、票房和质量俱佳的“东方好莱坞”。
▲香港电影之父黎民伟
而澳门的本土电影制作却一直欠缺相关的资源和经验,因此起步变得相当困难,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葡萄牙人还是仅仅拍摄一些关于澳门的风光片。
直到80年代,澳门才开始有本地电影出品。1989年,蔡氏兄弟在澳门成立电影公司,拍摄了《夜盗珍妃墓》,并且在内地院线上映,终于填补了澳门本土电影产业的空白。
好在近年来,随着数码影响时代的到来和更多本土年轻一代影人的觉醒,加上特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澳门的本土电影创作正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一系列有特色的澳门本土影片脱颖而出,《堂口故事》、《骨妹》、《情断心弦》等等许多反映和代表本土精神的独立电影作品纷纷得到了业界的肯定,它们也承载了澳门的本土文化自信。
如今的澳门,除了赌城的名号以外,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新的产业支柱,更是一个新的精神文化定位。
▲自2016年起举办的澳门国际影展已发展成为颇有影响力的亚洲主要电影盛事。
我们也期望在未来能看到更多优秀的澳门电影,让澳门在新与旧、东与西的交融间,激荡出更多的火花,让观众不仅能从电影中看见澳门的美景,更能看到澳门的故事。
文:Focus
编辑:Focus、巴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