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雜耍是供人開心娛樂的趣味活動,白酒界的民間雜耍變了味!

民間雜耍指木偶、皮影、猴戲、套圈等項目,是供人們開心、娛樂的一種趣味遊戲活動。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今的民間雜耍已經滲透到書法、餐飲、白酒等許多領域。餐飲界的民間雜耍演繹成了絕活表演,著實增加了不少趣味性;書法界的的民間雜耍則多是譁眾取寵,甚至演變成了對行業的褻瀆;白酒界的民間雜耍在增加了趣味性的同時,也利用消費者對白酒認知方面的不專業而融入了忽悠甚至是欺騙的成分。

民間雜耍是供人開心娛樂的趣味活動,白酒界的民間雜耍變了味!

圖1

在餐飲界,正常的切菜方式就是拿刀在案板上切,而有些聰明的人卻研究出來了直接在人背上切肉,氣球上切肉(圖1),以及矇眼拉拉麵等一系列雜耍遊戲,最後還成了令人拍手叫好的絕活。但是,表演就是表演,真正的烹飪過程是不需要民間雜耍的。這一點,餐飲界人士拿捏得比較好。

民間雜耍是供人開心娛樂的趣味活動,白酒界的民間雜耍變了味!

圖2

在書法領域,正常的書法創作是端莊的,嚴肅的,而民間雜耍則將是書法變成了一種娛樂性的表演,比如嘴巴咬筆字寫字、毛筆插鼻孔寫字、用8支筆同時書寫、將字體反著寫、倒著寫,還有在人體寫書法等表演(圖2)。無論如何,通過民間雜耍創作的“書法作品”始終難登藝術的殿堂,而且在業界飽受詬病。

民間雜耍是供人開心娛樂的趣味活動,白酒界的民間雜耍變了味!

圖3

在白酒界,喝酒原本是一種交流感情、加深友誼、拉近距離的表達方式(圖3),而一些聰明人卻研究出了一些類似民間雜耍的表演,而且融入到賣酒、喝酒的過程當中,確實也增加了喝酒的趣味性和娛樂性。但是,這還不算完,有些人竟然利用人們對白酒知識的匱乏,給那些民間雜耍賦予了更多的內涵和使命,主要是通過洗腦式的行為和語言,忽悠人們說,只有那樣的酒才是好酒,否則就是劣質酒。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白酒界的民間雜耍確實讓一些不懂酒的消費者信以為真,但終究也只是民間雜耍,無法獲得業界的認可。有知情人士對白酒界民間雜耍的評價更是一針見血:“民間雜耍只能忽悠不懂酒的人上當受騙,懂酒的人沒人相信,所以他們一般也不會在懂酒的人面前表演。”

總結來看,白酒界常見的民間雜耍有這樣幾種:拉酒線,看酒花,看掛杯,水檢法、火檢法等。

民間雜耍是供人開心娛樂的趣味活動,白酒界的民間雜耍變了味!

圖4

拉酒線判斷酒質優劣是騙局

表演者將瓶身微傾,瓶口對準酒杯,待酒液滴出,將酒瓶緩緩抬高,就能看到拉出細長的酒線了(圖4)。這個表演本無可厚非,有很強的參與性和娛樂性。但是,他們的解釋完全是在騙人了。他們說:只有優質醬香酒才能拉出細線,酒線越長越好,否則就是劣質酒。

據知情人士介紹,能否拉出酒線,跟酒的品質沒有關係,倒是跟酒瓶口的形狀和裝置有關係,市場上只要是用茅臺經典瓶型(瓶口內置球珠,出酒緩慢)裝的酒,基本都能拉出酒線。據說,有些酒為了方便拉酒線表演,還特意在瓶口上進一步做了手腳。

據悉,有的酒為了拉酒線表演,還會在酒裡面添加增稠劑,常用的是丙三醇,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甘油,這樣對拉酒線也有較大幫助。

對此,中國白酒工藝大師侯建光也發表過自己的高見:大部分醬香酒和好的濃香酒都是可以拉出酒線的。但是,這並不是絕對現象,如果在劣質酒裡面添加了增稠劑,一樣可以拉出長長的酒線。

民間雜耍是供人開心娛樂的趣味活動,白酒界的民間雜耍變了味!

圖5

要說拉酒線,賣油翁的故事才是最好的詮釋。歐陽修寓言故事《賣油翁》一文中講道,賣油老頭把油葫蘆放在地上,葫蘆嘴上放了一枚銅錢,然後舀出一勺油高高地舉起,一條線倒進了葫蘆裡,而銅錢不溼(圖5),這情景看得大家目瞪口呆,紛紛豎大拇指,老頭笑笑說:“無他,惟手熟爾。”

總的來說,拉酒線就是雜耍式的花樣表演,與白酒品質沒有啥關係。如果出於娛樂角度考慮看,拉酒線增加了喝酒時的體驗感,值得點贊。但是拉酒線並不代表酒的品質優劣,用拉酒線判斷酒質優劣是忽悠人的把戲,也可以說就是一種騙局。

民間雜耍是供人開心娛樂的趣味活動,白酒界的民間雜耍變了味!

圖6

看酒花鑑別酒質優劣是一種無知行為

“看花摘酒”,對於釀酒的師傅來說,這是他們的基本技能。“看花”即看酒花,蒸餾酒流入酒桶中時,水、酒精由於表面張力的作用而激濺起的氣泡,稱為“酒花”。流酒的時候,酒精濃度由高逐漸降低,通過看花能把高度酒、中度酒和酒尾等分離開來。

然而,有些人卻把看酒花大小、消失得快慢杜撰成了鑑別酒質優劣的手段,宣稱酒花越多、越大、消失得越慢,酒質就越好,否則就是劣質酒(圖6)。

對此,有白酒專家專門通過做試驗來闢謠。當時,專家將同樣份量的純糧固態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兩個成品酒放在一起,同時晃動瓶子,激起了酒花後,放置在桌面是觀察,發現兩瓶酒中的酒花基本上同步消失。因此也得出結論,通過酒花散去的時間快慢來判斷酒質優質,不僅不靠譜,而且不科學。

“好酒在高揚著倒入大杯子裡的時候,確實會泛起較大的酒花,但如果在很小的杯子裡也能出現酒花,這酒就值得注意了。”中國白酒工藝大師侯建光解釋說,第一,我們都知道酒分酒頭、酒中、酒尾三部,一般好酒都是掐頭去尾取中斷,尤其是酒尾,越到後面,裡面的雜質越多,拿酒尾酒倒入杯子時一樣會出現較多的酒花。第二,如果在劣質酒裡面添加了發泡劑,倒入大小杯子裡都能產生所謂的酒花。

所以說,看酒花鑑別酒質優劣完全是一種無知行為,而且專門用於忽悠不懂酒的人們,是別有用心的

民間雜耍是供人開心娛樂的趣味活動,白酒界的民間雜耍變了味!

圖7

看掛杯判斷酒質優劣不準確,自來水也會掛杯

掛杯,就是酒液掛在杯壁上滑落得比較慢的現象。掛杯最先是在葡萄酒中傳播得比較廣泛,還將掛杯比喻作是“美人的眼淚”,非常具有詩情畫意,還增加了品酒時的談資。現在,白酒為了增加談資,也紛紛關注起了掛杯。

不僅如此,有些白酒商家還賦予了掛杯更強大的意義,那就是說,酒質越好,掛杯效果越明顯(圖7)。否則就是劣質酒。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純糧固態法釀造的白酒裡,除了酒精和水之外,還含有各種豐富的微量成分,包括乳酸以及丙三醇等高級醇,這些成分能增加酒的粘稠度,容易形成掛杯;還有一些陳年老酒,由於存放時間比較長,酒精揮發了,但是高級醇不容易揮發,留在了酒裡,就造成了老酒掛杯更明顯的效果。反之,液態發酵的酒裡,微量成分很少甚至沒有,所以不會出現掛杯現象。從這個角度來講,掛杯的酒才是好酒,是說得通的。

問題在於後來一些生產差酒或者造假酒的人,發現消費者會根據掛杯現象來判斷酒的好壞,就開始在差酒裡添加一些能增加粘稠度的物質,比如糖、食用甘油等,人為造成掛杯效果,從而以次充好。如此一來,根據掛杯效果來判斷酒的好壞就不一定準確了,當然也不能將其當作判斷酒質的標準。

民間雜耍是供人開心娛樂的趣味活動,白酒界的民間雜耍變了味!

圖8

所以說,好酒確有掛杯的現象,但有掛杯現象的不一定都是好酒。另外,別說酒能掛杯了,用自來水做試驗,一樣有掛杯的現象(圖8)。因此,用掛杯來判斷酒質優劣是不準確的,根本經不起推敲。

民間雜耍是供人開心娛樂的趣味活動,白酒界的民間雜耍變了味!

圖9

加水變渾濁就是優質酒是無稽之談

有商家說,白酒加水變渾濁才是優質酒,否則就是劣質酒或酒精勾兌酒(圖9)。對此,中國白酒工藝大師侯建光介紹說,酒中加水變渾濁,可以說大部分酒裡面加入少量水都會呈現渾濁現象,原因是酒裡面有一些物質是不溶於水的,所以二者混合一起就出現了分層現象,看著就像渾濁了一樣。劣質酒由於酒中雜質較多,倒入同樣會出現渾濁現象。再比如清香型酒加水就不容易變渾濁,或渾濁現象不明顯。因此,渾濁現象與否並不是判斷酒質優劣的標準。

還有,在新中國解放以後到改革開放這一段時間裡,由於調酒技術落後,釀造的酒都以40度以上甚至六七十度的高度酒為主,原因是當加水降度的時候,一低於40度時酒液就開始變渾濁,而變渾濁以後的白酒是不合格產品,是不能進入市場上銷售的。

後來,在河南省張弓酒廠廠長郭宗武不懈努力下,於1975年研製成功了38度優質張弓白酒,並運行上市,填補了我國釀酒行業的一項空白,開創了我國低度白酒的先河。在這方面,有些人聲稱40度以下白酒都是酒精勾兌酒,顯然也是無知的表現,他根本不知道酒業老前輩早就攻克了低度酒的技術難關。

綜合來看,拿加水變不變渾濁來判斷酒質的優劣,純屬是無稽之談。再看看下圖,右邊這杯加水渾濁得像牛奶一樣(圖10右),是不是有點過頭了?

民間雜耍是供人開心娛樂的趣味活動,白酒界的民間雜耍變了味!

圖10

不可否認的是,上面列舉的白酒界出現的幾種民間雜耍,著實增加了喝酒的參與性、趣味性,娛樂性、互動性,作為一種營銷手段還是不錯的。但是,聲稱只有做到他們那樣才是好酒,那純粹就是在忽悠不懂酒的消費者了。

之所以稱之為民間雜耍,是因為儘管那些表演已經出現五六年了,但是仍然遊弋於酒圈以外,在酒圈內始終是不被認可,而且是被批判的。更何況,至今也沒見貴州茅臺酒、五糧液、青花郎、國窖1573、清花汾酒等知名主流大品牌運用過那樣的方式去銷售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那些表演方式是不靠譜的,是不成立的,是不科學的,是站不住腳的

而且,有的人還總是拿著他們的醬香酒與貴州茅臺酒做對比,那簡直是自不量力,自取其辱。當然,拿假茅臺酒做對比的就另當別論了。

做酒賣酒,任何時候都要實打實。用花樣的民間雜耍忽悠消費者,短期內或許能欺騙到一部分不懂酒的消費者,但是從長遠來看,當消費者越來越懂酒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原來是被騙了。到那時,也就是消費者敬而遠之的時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