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歌手孙燕姿无人识,《指环王》又为何成墨迹烂片?

冷门歌手孙燕姿无人识,《指环王》又为何成墨迹烂片?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谈到“冷门歌手孙燕姿”和《指环王》重映被批的现象,揭示网络话语权已转移到了00后,在他们的成长轨迹中,孙燕姿和《指环王》都没有参与。

冷门歌手孙燕姿无人识,《指环王》又为何成墨迹烂片?

其次,短视频的迅猛发展让大众吃惯了快餐,已经没有耐心去回味有内涵的东西。

冷门歌手孙燕姿无人识,《指环王》又为何成墨迹烂片?

我觉得分析得很透彻。

我是80后,对孙燕姿很熟悉,但《指环王》只知其名,不识其内容。因为我以前本身对那种“奇奇怪怪的科幻片”一直不感冒,也很少去看电影。或许是我的成长环境不够优渥,或许是我的认知有限,也或许是我的眼界太狭窄,也或许我周围的生活圈里没有“爱看电影”或“舍不得看电影”或“看不起电影”或“根本不知道要去看电影”的资讯。。。。。。反正结果就是如此!

冷门歌手孙燕姿无人识,《指环王》又为何成墨迹烂片?

对于作者所说现在的00后显露的这个样子可能是事实,站在所谓“80后”左右的立场,也可能确实觉得他们这样“不够好”。可是,

一、我想反问一句:这群00后是谁养育的?是谁培养出来的?不正是那些“指责”或者“吐槽”他们的80后左右的人们吗?

现在的孩子们无论家里有钱没钱,大部分的孩子接受到的信息都是父母对学习成绩的无限看重,对“争分夺秒”的无限焦虑,对各种课外辅导班的无限舍得,目的就只为一个:学习成绩一定要达到前茅!

我身边只要上了学的大部分孩子几乎没有什么自己的“空余时间”,我大女儿(初二)每次周末回来都很少出去找朋友,问她,说别人都在补习或干嘛的,没有什么时间聚。好在她比较乐观,愿意带上幼儿园的弟弟妹妹玩,也愿意和我聊天谈心。

二、那些短平快的快餐短视频是谁发明出来的?是谁推广壮大的?不也正是这群“指手画脚”的80左右之人吗?他们能够接受到的信息不是自创的,也是父母辈给予的,他们目前还是被动接受。而且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压力让他们已经无暇有那么长的时间去慢慢口味“史诗级的电影或书籍”。请问那些看学习和分数看得比天还大的父母会给孩子多少时间去慢慢口味?

我邻居的孩子上初一,年级28个班,他在最好的那个班,而且好像在前几名,特别有礼貌,特别活泼懂事。每周五晚上回家,周六继续8点到12点的补习课程。我问为什么成绩这么好了还要补?妈妈说不补怕掉下来呀!

“怕掉下来”!吐出了多少父母的心声啊!

我说:偶尔掉一次又何妨?人生如若一直吊在顶端是否也很累?高处不胜寒!不是吗?

人生在世这么长,起起落落很正常!如果连一次成绩考不好都怕的话,那以后怎么面对比成绩考差更大的漩涡和泥坑?

三、世界因为不同而精彩!每个人也有各自不同的喜好。有人喜欢榴莲,有人避而远之;有人喜欢文学,有人偏好天文;连爱情都有人选择同性,又岂能要求00后的人和80左右的人喜欢同样的电影呢?

据此,我觉得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或“一味地指责”00后的“见识”是不客观的,缺乏自我批判精神的。

有句话说得好:自信的父母都在要求自己,不自信的父母都在要求孩子!

都在说孩子是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这些花朵要怎么浇灌,这些未来要怎么培育却是我们这辈的义务和责任,万不可把孩子是否成材简单地归咎于孩子的“不懂事”,而得看我们给他们吃的是什么!

就像某些家庭教育出了问题的父母,总在到处寻求“良方”,期待把孩子送去哪里学几堂课就完全改观,然而自己却以各种理由推脱不愿学习。可知,即使孩子学习了,思想暂时改变了,回去之后,面对那个依旧如此的家庭环境和父母,他又有多大的力量能坚持多久呢?就如同一颗顶级的苹果种子,你把它种到沙漠里,能长出甜如蜜的苹果出来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