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達線率99%,這所學校的學生都是這樣學習的

高中三年,無論是對於學生還是家長,都是一場艱難的持久戰。很多同學努力學習,但是成績依舊不見起色。

所有人都知道學習方法重要,可是具體什麼方法什麼思路,就眾說紛紜,雜七雜八,自然也沒有一個定論。

我的母校多年本科上線率99%。我懷著驕傲自豪的心情,採訪了母校的一些老師,同學,結合自身的學習感悟,總結成了這份貼合實際的高效學習法。

本科達線率99%,這所學校的學生都是這樣學習的

被動學習,是導致成績慘淡的根源

我們看一看常見的被動學習模式。

早讀,背單詞背古文。上午上課,下午上課。課後每門課的老師都佈置了作業。於是到了晚上,開始寫作業。

大概花了兩三個小時,作業寫完了,一天的任務差不多也完成了。就這樣,日復一日。

這是什麼?這不叫學習,這叫完成任務。

這樣的學生就像嗷嗷待哺的羔羊,不用動腦子,只需要張嘴。老師佈置什麼作業,就寫什麼作業沒錯,可是應該清楚一點:

老師佈置的作業永遠是針對全班同學的,而想要提高自己的成績,就要合理利用時間,寫針對自己的作業。

本科達線率99%,這所學校的學生都是這樣學習的

我見過太多的學生,他們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全然一副好學生的樣子。可是每次考試,他們的成績不是中游,就是中等偏下。

而這個時候家長會做什麼呢?

理性一點的家長會覺得孩子學習不夠努力,或者認識到學習方法有問題,但是也僅限於說出“學習方法有問題”,再具體到什麼問題,他們也不得而知。

而部分耿直的家長不太會解決問題,全然對孩子發洩情緒,嚴厲指責。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會造成孩子的負面情緒,進入惡性循環。

本科達線率99%,這所學校的學生都是這樣學習的

調查結論:學習時間的馬太效應

首先看一下什麼叫馬太效應,為什麼學習時間也會有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是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領域。馬太效應,反映的社會現象是兩極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 。

而我們通過調查發現學習時間的多少上,也存在著馬太效應。

即成績越好的學生,可支配的時間越多,進入良性循環。而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可支配時間少,整日忙地像無頭蒼蠅,進入惡性循環。

本科達線率99%,這所學校的學生都是這樣學習的

小簡是一名理科班的同學,成績穩定全班前五,他的目標是C9聯盟的高校。我們全方位分析了他的學習模式。

小簡每天早讀課除了背單詞,還會提前寫作業。也就是說,他不是為了早讀而早讀,早讀的任務完成了,他就不再繼續讀了,而是提前寫當天老師會佈置的作業。

中午午睡前,花半小時的時間提前寫作業。

下午五點半下課,他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多待半小時寫作業。然後再去吃飯,準備上晚自習。

重點來了,成績的差距就在這時拉開。

晚自習的時候,大部分同學都在按部就班寫當天佈置的作業,而小簡卻沒有。

本科達線率99%,這所學校的學生都是這樣學習的

這裡就出現了一整晚的可支配時間。小簡花了兩小時寫自己的習題集,有的放矢,重點突出。再花了半小時預習課程,一天的任務才基本結束。

學霸之路——以時間價值為核心的高效學習法

通過觀察小簡的學習方法,再結合分析其他學霸的學習方法,我們發現他們都有個共同點。

那就是:集中火力於自己最有提升空間的課程或者某章節知識,有的放矢。

我們都知道,高中的學習時間很緊張。而人的精力都有限,我們不可能無限制地延長學習時間,通宵達旦更是不可取。

所以關鍵就在於,時間的利用。即最大限度的發揮時間的價值,對你的成績最大化的提升。

那時間應該怎麼花呢?

本科達線率99%,這所學校的學生都是這樣學習的

這裡引入一個概念,叫做木桶效應。

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可稱為短板效應。

所以我們學習也是如此。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薄弱的課程上。

就像小簡同學對晚自習時間的利用,他花了兩小時做自已的習題集,就是典型的攻堅戰,集中力量突破自己的弱勢課程。

細問之下,小簡同學這段時間化學比較薄弱,於是他經常會花晚自習的時間主攻化學。當然,這個主攻方向可以改變,根據成績來合理定奪。

這樣針對弱項主動出擊的學習方法,使得小簡每次考試,沒有一門課拖後腿。

本科達線率99%,這所學校的學生都是這樣學習的

說的再極端一點:假如晚自習現在開始了,你選擇了最薄弱的學科準備做題。可是做了一小時,學校停電了。

那麼今晚到此為止,你卻是班上把時間利用最好的一個,停電對你的不良影響也是最小的。

總結一下,我們要認識到學習時間裡存在的馬太效應。

其次,最關鍵的區別就是把被動學習,被動接收適用於全班同學的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主動對自己的薄弱學科或單元開展集中的攻堅戰。

祝全天下正在努力拼搏的學子,十年磨劍,一朝鋒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