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朝代更替,名正言順真的很重要嗎

《史記·陳涉世家》: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是司馬遷記載陳勝吳廣起義時,對其他起義者所說的話,相當於戰時演講動員大會。

這句話是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時喊出的口號,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反抗暴秦的農民起義,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爆發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為了掩蓋自己出身低下,出身不是正統而說出這句話,這句話也告訴其他農民起義者,憑什麼我們就要貧賤一生。

吳廣還為了賦予陳勝鬼神指令的說法,在半夜常常在營地外,學狐狸的叫聲高呼!

大楚興,陳勝王同行的勞役對此深信不疑,在魚腹中藏字,無一不是在暗示陳勝是上天派來推翻秦二世暴行統治的人。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名正言順真的很重要嗎

陳勝吳廣起義得勢後開始目空一切,秦將章邯開始將囚犯和奴隸組成軍隊反撲起義失敗後,起義軍有項梁和項羽為首,此時的六國貴族也早已經舉旗恢復故國。起義開始項梁吸取陳勝吳廣起義失敗的經驗,便從民間尋找義帝(楚懷王),打著楚國皇室後裔的旗號號召楚人反抗暴秦,項梁死後,義帝想奪取起義軍的領導權,但項羽是軍隊的實際掌控者,義帝只能甘心淪為傀儡。

項羽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剛愎自用、獨斷專行,在這個問題上項羽很清晰的知道,在推翻暴秦之前義帝不能死,沒多久義帝便被項羽和劉邦共推為天下共主,天下義軍的名義領導者。

《史記·項羽本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意思楚國主要三個姓氏貴族代表著楚國,義帝是楚人眼中的正統,只有義帝才能號召楚國人反秦的仇恨。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名正言順真的很重要嗎

項羽

與項羽同時期的劉邦的出身更加具有神奇色彩,據說是其妻呂氏為劉邦起義營造一個天命神授的大勢,通過神話劉邦身世,認為劉邦乃蛟龍之子。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劉邦作為亭長將要押送去酈上的犯人全部放了後,就有十幾人願意追隨劉邦。與眾人喝醉後被白蛇攔路,劉邦便與大蛇搏鬥,將大蛇斬殺,後有一婦人來說,劉邦乃赤帝之子,斬殺白帝順應天命,通過上天的授權來提高自己正統的身份,好在起義過程中能更好的號召百姓加入。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名正言順真的很重要嗎

東漢末年的曹操直到老死都不願稱帝的原因就是他是漢臣,曾經食過漢祿,再加上曹操手下的謀士、大將多有忠心於大漢的漢臣,在君臣關係上曹操永遠不可能是正統。早年迎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便是把他自己與其他諸侯勢力差別對待,他手中擁有漢獻帝,在當時四分五裂的狀態,他是最有討伐天下的資格。袁術就是最好的例子,袁術是東漢末年最先稱帝的諸侯,不過下場也是最悲慘的,被眾多諸侯群起而攻之。因此把稱帝的任務交給曹丕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名正言順真的很重要嗎

朱元璋是所有君王中出身最低的,25歲加入郭子興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紅巾軍,郭子興死後,自己獨立出去,在應天壯大後,派遣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的口號北伐,通過民族的差異來展示的來展示自己漢族正統的地位,從而得到人口巨大的漢族百姓支持。朱元璋與項羽如出一轍,在前期一直推崇小明王(劉福通)為天下共主。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名正言順真的很重要嗎

朱元璋畫像

從有國家政權開始,尤其是夏商周三朝之後,漢朝與明朝地位最正統,首先兩者都是最低層的階級出身,與皇帝沒有君臣之說,其次,劉邦推翻暴秦救民於水火,朱元璋驅逐韃虜恢復漢族統治,反抗前朝的起義無疑是順應民心之義舉。


專欄

項羽與劉邦:史上最燃的巔峰對決

作者:路上讀書

69幣

3人已購

查看


專欄

洪武大帝朱元璋

作者:榮耀歷史

30幣

0人已購

查看


劉邦與朱元璋誰當皇帝更加難 多選

0

0%

朱元璋

0

0%

劉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