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三十而立是很失敗的一件事嗎?


不能三十而立是很失敗的一件事嗎?


古人說,三十而立。對於這句話,不管年輕的時候信不信,一旦到了三十就自然而然會放在心上。可如果就是做不到三十而立,那是不是就很失敗呢?

我們要知道,這是2000年前的孔子說的話。孟子也說了,“盡信書,不如無書”,對於孔子這話我們還是辯證著理解。

孔子那時候是什麼個物質生活條件?再加上戰亂頻繁,人均壽命也不過三十歲。因此對於那時候的人來說,三十歲已是足夠“高壽”了,達到這樣的“高壽”要求“而立”似乎也並不過分。

其實,以上還不是主要的原因。孔子那時候的人生活範圍狹窄,需要學的見的也有限,生存技能也不需要有多全面,你信不信隨便拉一個現在的初中生直接完爆孔子的閱歷見識,那時候的三十歲真的是可以要求有一定的見識和成就的。可現在的人呢?就是不上大學的,唸到高中畢業也得十七八歲了,什麼物理、化學、歷史、生物、數學……在這些浩如煙海的知識面前,你莫說是三十歲,你就是活三百歲又算個啥?再加上要謀生存走上社會,這又是個需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大學校”。聰慧有能耐的,或許到了三十歲會混得有點樣子,大多數人普普通通顯得“立”不起來的實在很正常。好在現在的人壽命長啊,古人要求三十歲達到的境界,我們五十歲做到也不晚。


不能三十而立是很失敗的一件事嗎?


而且孔子說的三十而立更偏向於精神層面,主要指的是確立自己在為人處事,對待生活的態度和原則。相信現在很多人對“而立”的理解都在往事業金錢是否富足上去靠,而可怕的正是慾壑難填,如果拿物質來衡量,到底怎樣才叫三十而立,只怕很少有人能說清標準。

有的人一開始想著有輛寶馬就完滿了,一旦實現了這個目標,就開始饞著蘭博基尼。這倒不是知足常樂的老調,只是想告訴大家:第一,別拿物質來衡量三十而立,你跑不過物價和奢侈品,那是自找不痛快;第二,而今就算到了三十歲了不富不貴的也不要緊,三十歲乃至四十歲的算個啥啊,還年輕著呢,沒有太大成就是正常的,你沒災沒病的就好,且奮鬥著唄。


不能三十而立是很失敗的一件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