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楼下换了新保安,我开始不愿回家了

这事儿说起来,显得我挺矫情。

最近楼下换了个新保安,待人很是热情,按理说,是个非常称职的工作人员,但却热情的让我难以招架。

每次看见我,就好像我们已经认识了三年五载,调笑着和我打招呼:“哟!这是下班回来啦!”

于是每次我都发愣,和他明显不在一个频率,只能略微尴尬地回答:“嗯,是啊。”

我以为他应该领悟到我是个腼腆的人,下回可以尊重我慢热的表达态度。

可是我大错特错。

每天进出大堂,我至少要感受到六次他热情的召唤。

“这是出去遛狗呀!”

“这么快就遛完了?”

“又走啦?”

“回来啦!”

“又得去遛狗啊!”

“这就回来啦!”

搞得我每次都不敢和他对视,怕引起更多话题。我感到边界感受到了侵犯,甚至十分怀念之前扑克脸的年轻保安,还有另一个和我保持同步,慢慢地混得越来越熟的保安大叔。

甚至一想到进出大堂,就有一丝丝焦虑升起,对于心里内向并且边界感强的人,这真的不是夸张。

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每天进出的时候耳朵里都塞上耳机,装作听不见,快速经过保安室。

现在我舒畅多了。

自从楼下换了新保安,我开始不愿回家了

我真的很难适应陌生人的过分热情和快速示好,也许这是防范心理,对陌生关系的不确定和不安全感,总觉得没有建立在相互了解基础上的熟络是冲动的,不稳定的。

记得以前工作,我和一位同事都是新人,她非常热情地主动示好,我也没有拒绝,很快就成了朋友,可不到半年,她因为我和另一位同事关系也很好,而她不太喜欢那位同事,就坚决和我断交了。为此我正经伤心了一阵子,你已经走进我的心了啊,怎么说出去就出去了呢?

后来才想明白,因为人家一开始的自来熟就没太掺杂真情实感,所以才来得快去得快。

从此我就更惧怕自来熟的人了。

有时候怪自己矫情,可又改不了。在公共场所遇到熟悉的人,除非特别亲密,否则我都会装作没看见,绕道走,总觉得没必要的寒暄打扰了自己冥想的时间,我是个十分活在自己世界的人。

就像我的座右铭——像牡蛎一样神秘,自给自足,而且孤独。第一次看到狄更斯的这句话时,我就认定了它是我的座右铭,每一个字都说到了心坎里。

自从楼下换了新保安,我开始不愿回家了

直到我看到一本书,叫《芬兰人的噩梦》,那是一本很有趣的漫画,画了好多芬兰人的社交细节。我才发现我好像和大多数芬兰人得了相同的病。

自从楼下换了新保安,我开始不愿回家了

比如说,本来要出去,看见邻居回来,怕碰面,于是干脆躲在门口。

自从楼下换了新保安,我开始不愿回家了

再比如,陌生人在的地方,就会离得远远的。

自从楼下换了新保安,我开始不愿回家了

还有很多有趣的、彰显边界感、极富小心思的画面。

自从楼下换了新保安,我开始不愿回家了

自从楼下换了新保安,我开始不愿回家了

同是欧洲人,北欧人民却和热情的西欧人民截然相反,尤其以芬兰人更甚。他们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十分独立,这是一个没有“尬聊”的国家,“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天堂。

自从楼下换了新保安,我开始不愿回家了

芬兰式排队,明显和其他国家的人不一样,怎么样,是不是很想去芬兰生活?

其实“社交恐惧症”,就是超强的边界感,要说造成这个病灶的原因,那应该是“患者”很看重个人世界吧。

我一点也不恐惧独处,并且十分享受。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光也很欢乐,但是欢声笑语过后,就总想待在自己的世界里沉淀沉淀。

一个人一点都不无聊,可以总结最近发生的事,兴许还能发现些人生哲理,或者畅享未来,越想越激动。

你看,这么自娱自乐的人,怎么能容许被人打扰呢?

自从楼下换了新保安,我开始不愿回家了

最近看了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的书,他里面提到了“界限意识”的概念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每个人都有界限意识,也就是自我领域。界限的大小与性格、成长环境有关,每个人也都应该保持界限意识。

他去欧洲的农村,看到每家每户的距离间隔很远,不像他出生的河北农村,家家户户都挨着,有什么事情也藏不住。

他在排队时,如果有人紧挨着他,也会让他感觉不舒服。

甚至连最亲密的关系也要保持界限意识。父母没有权利翻看儿女的日记,恋人也无权翻看对方的手机。

武志红曾有位患者很苦恼,这个患者上了好大学,在三个兄弟中最优秀,但父母却说,谁混得好,谁来养家。结果他一下子失去了动力,为什么混得最好就要承担最重的责任,忌惮家庭的沉重依赖,让他不愿再继续变得卓越,这就是很明显的,父母侵犯子女界限意识的案例。

如果一个人守不住自己的界限,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许多抑郁症、焦虑症都是这么来的。

你要明白,任何人侵略你的世界和空间,本质上都是剥削。要勇于说“不”,你影响了我,我就要拒绝你,哪怕是打着爱的幌子。

就像每次你加班到很晚才回家,明明让父母先吃饭不用等,可他们偏偏眼巴巴地等着你,你一定有种强烈的被亲情绑架的感觉。其实母亲的潜意识里,无非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你早点回家。这时候,你完全可以和他们说,“如果你们再等我,回家我也不会吃”。这样,你就把自己从两边痛苦的境地中摘出来了。

真正高情商的人是让自己舒服,连自己都无法取悦的人,又去取悦别人做什么呢?

一个人的人生,当然还是自己说了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