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之差他無緣清華,改讀北大歷史系,兜轉一生,花甲年重選專業

2分之差他無緣清華,改讀北大歷史系,兜轉一生,花甲年重選專業

歡迎賞閱

高考分數是一個分量極重的數字,它不但凝聚了一位莘莘學子十餘年的苦讀,背後更承載了一個家庭的熱切期盼。分數公佈之後,無數學子開始面臨學校與專業的選擇,院校尚有著清晰的定位,而滿滿的一頁的專業指南則令許多人陷入迷茫。

2分之差他無緣清華,改讀北大歷史系,兜轉一生,花甲年重選專業

專業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生,但它常常又不是人生的全部,關於這一點,梁從誡的專業人生三部曲,也許就是最好的詮釋。

父母之命,建築之言

梁從誡這個名字說起來熟悉中帶著一絲陌生感,這幾乎是名人之後的普遍困擾。父親梁思成是近代建築學領域的巨擘,母親則是大名鼎鼎的才女林徽因,雙親皆是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

2分之差他無緣清華,改讀北大歷史系,兜轉一生,花甲年重選專業

圖|林徽因與梁思成

梁從誡因為名人之後的光環而受到矚目,然而於他本人來說,這樣的光環恰恰是他最不喜歡的,任何心懷抱負的人,都不會希望自己活在他人的標籤之下。偏偏這樣的困擾自他出生時便已註定,不僅如此,他的專業之路也被早早地安排下來。

2分之差他無緣清華,改讀北大歷史系,兜轉一生,花甲年重選專業

圖|林徽因與幼年梁從誡

梁思成與林徽因夫婦都是建築領域達人,梁從誡出生後,被寄予了“子承父業”的期望。取名時,“誡”之一字源於北宋建築家李誡,“從”之一字,則蘊含了父母濃濃的期望。

以取名為契機,梁思成與林徽因就為梁從誡打上了“建築學”的專業標籤。如果梁從誡有志於此,不得不說父母將是他最好的老師,一身所學傾囊相授,然而隨著成長,他慢慢發現自己似乎並不喜歡這樣的安排。

2分之差他無緣清華,改讀北大歷史系,兜轉一生,花甲年重選專業

圖|林徽因教導梁從誡

1950年,梁從誡到了參加高考的年紀,成績雖然優異,卻因2分之差無緣清華建築系。成績公佈後,時任清華大學建築系的梁思成與林徽因盡皆默然,藉此機會,梁從誡鼓起勇氣向父母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我喜歡的是歷史。

2分之差他無緣清華,改讀北大歷史系,兜轉一生,花甲年重選專業

圖|1950年梁從誡

一番開誠佈公之後,梁從誡正面自己的興趣所在,他的選擇得到了尊重,於此結束了自己長達18年的“建築學生涯”

練劍未就,習史無功

得到了父母支持後,梁從誡開啟了在北大就讀歷史學專業的人生新篇章。不難想象這樣一個畫面,一個大好青年,在最好的年紀,探索自己最感興趣的專業領域,人生之美好莫過於此。

在北京大學就讀期間,梁從誡潛心攻讀世界史,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很快又擔任了雲南大學的歷史系教師,專業之路有條不紊地行進著,事業一片光明。但是,人生往往最怕“但是”二字,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梁從誡開始對“歷史專家”這樣的敬稱愧疚無比。

2分之差他無緣清華,改讀北大歷史系,兜轉一生,花甲年重選專業

圖|大學時期梁從誡

專家是對某一領域的至高評價,梁從誡志在歷史,為什麼又開始自我否定呢?原來,1962年他被調回北京後不久,正當於而立之年大展一番拳腳時,趕上了特殊時期,不得不放下自己手上的研究。

在之後的十數年間,梁從誡的歷史專業之路停滯不前,甚至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因此他自認擔不起“專家”二字。可以說,從他奔向歷史,到專業擱淺,真正的“歷史學生涯”只有12年。

花甲之年,再發光熱

脫離了父母的建築學安排,自己選擇的歷史學又擱置不前,這樣的人生困境放在一些人身上可能就此萎靡不振,但梁從誡並沒有因此停下自己的專業之路。

時間來到上世紀90年代,大環境下各項事業欣欣向榮,此時的梁從誡已是花甲之年,但他卻以敏銳的目光發現了經濟發展潮流下的環保危機。

2分之差他無緣清華,改讀北大歷史系,兜轉一生,花甲年重選專業

圖|梁從誡與“自然之友”

“環保”這個詞放在我們今天是老生常談,但在那個追求的發展的年代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意識到。梁從誡發現問題所在後,馬上全身心投入其中,1993年,他手裡攥著從親戚那裡借來的300元錢,跑上跑下,創辦了“自然之友”,呼籲人們對環保引起重視。

2分之差他無緣清華,改讀北大歷史系,兜轉一生,花甲年重選專業

圖|梁從誡

最初的時候,“自然之友”一切從簡,夫婦兩人在家辦公,靠退休金維持開銷,後來越來越多具備環保意識的有志之士加入進來,他們的第一次“會議”連個像樣的舉辦場地都沒有,最終在戶外舉行。然而憑藉著梁從誡愈老彌堅的精神,愣是在有限的條件下將這項事業做了起來。

2分之差他無緣清華,改讀北大歷史系,兜轉一生,花甲年重選專業

圖|“自然之友”戶外會議

在梁從誡的呼籲下,更多的人意識到了環保問題的重要性,而梁老先生自己也身體力行,不但在衣食住行方面厲行節儉,還走南赴北多次往雲南、寧夏多地進行環境考察。在“自然之友”的影響下,雲南的金絲猴保護、可可西里藏羚羊的保護等越來越多的環境保護方案引起世人的關注。

2分之差他無緣清華,改讀北大歷史系,兜轉一生,花甲年重選專業

圖|梁從誡

2010年梁從誡老先生與世長辭,但他留下的“環保財富”至今惠澤眾生,可以說他於花甲之年選擇的“環保生涯”,才是專業之路上最濃厚的一筆。

小結:專業選擇與人生成就

2分之差他無緣清華,改讀北大歷史系,兜轉一生,花甲年重選專業

從梁老先生的人生中,我們看到了專業選擇對人生的影響:重要,但並非一蹴而就。放在今天,我們在選擇就讀專業時,也應綜合分數、興趣等現實條件,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但也不用對選擇過於恐懼,保持一份淡然的心態即可,因為人生是那麼的漫長,專業,是一生的命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