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VS權威:古代日本為何長期處於二元或多元政治,天皇是擺設嗎?

日本是一個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國家,大和民族的核心是神道教,而天皇則是“神”的化身。從古至今,天皇都是日本國的象徵,是日本國民整體形象的代表。

但從權力上來講,雖然天皇的地位非常尊貴,卻沒有握有實權。

日本的政治體系是二元一體的結構,天皇和內閣總理大臣(即首相)分庭抗禮,天皇代表國家的形象,握有實權的則是首相。在古代日本,除了內閣總理大臣掌管著國家的實際權力之外,日本權勢極大的幾個豪族也分割了一部分政治權力,因此又出現了包括豪族、內閣總理和天王在內的多元政治。

象徵VS權威:古代日本為何長期處於二元或多元政治,天皇是擺設嗎?

那麼,古代日本為什麼會長期處於二元政治和多元政治下呢?究其原因,還要回溯到天皇、內閣總理和地方豪族上,三者的勢力聯合構成了日本的政治權利,在百年的鬥爭中融為一體,不可分割,最終使日本形成了二元政治和多元政治。

一、人們需要一個精神領袖,天皇承擔了這個職責

日本天皇制度和中國皇帝制度是有很大的區別的。中國的皇帝雖有祭祀的功能,但是祭祀性質的職能一般來說是從屬於世俗權力政治的。皇帝是國家政治權利的中心,所以有祭祀的權利。但是日本的天皇雖然有祭祀的權利,卻沒有實際的政治領導權。

1、天皇天然擁有皇權,被視為“天神之子”,是日本人的精神象徵

職能設計上天皇下面有神衹官和太政官兩個機構,神袛官,掌天下神社與佛寺;太政官,則是掌天下俗務。但是歷史遷移伴隨著權力博弈,天皇的世俗權力漸漸地削弱,而其祭祀的職能卻被逐漸擴大,

乃至於到了幕府時期,天皇就相當於祭司。天皇的本業,好像只有祭祀一種了。

拋開政治權力,天皇不論從血統還是地位,都是日本最尊貴的人,相當於一個虛設的最高權力者,雖然沒有實際權力,仍然有著“最高”的地位。在日本皇國學者的研究中,有“天皇是萬世一系”這樣的說法,認為天皇聯繫著整個日本國民的人生命運。

這個說法解釋了天皇的“神化”現象,日本古時候將天皇看作是“天神之子”,所以天皇就承載起神道祭祀的職能,是“大日本者神國也”的核心人物。

象徵VS權威:古代日本為何長期處於二元或多元政治,天皇是擺設嗎?

日本國民不管信奉什麼宗教,其信仰的前提都是要先接受國家神道的教育,這也是身為日本國民的精神義務。將天皇高貴的血統和日本的神道祭祀結合起來,就鞏固了日本天皇的皇權和神權。

2、政治體制架空了天皇,使他只有名義上的政權

日本的君主憲政制決定了天皇沒有實際權力。政權,並不是指天皇有處理政治事務的實際權力,而是說從名義上來說,他是這個權力的賜予者和掌管者。

類似於英國的女王,雖然沒有實際權力,但首相的任用還是要經過女王任命的這一儀式。天皇代表了日本帝國政府的行政權力,但是從政治權力的角度出發,其權力的根本也不是屬於日本帝國政府的,而是由天皇所恩賜於政府,由政府代行天皇的統治大權。

所以,舊日本帝國時期的天皇地位在國家之中處於一個非常微妙的狀態,《大日本帝國憲法》的存在意味著日本在政體層面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然而事實上《大日本帝國憲法》起到的作用不是“賦予”天皇合法的統治權力或是規定天皇的統治大權,只是一個法律層面上的規定與說明罷了。

事實證明,在接二連三的政爭中,天皇基本上都是處於超然中立的地位。例如:織田信長和正親町天皇之間就是如此,每當織田信長打仗的時候,正親町天皇就必然會進行祈禱勝利的法事祭祀。一國之君儼然已成為織田信長的御用祭司了,實際上天皇對於戰爭本身並不能發揮作用。

象徵VS權威:古代日本為何長期處於二元或多元政治,天皇是擺設嗎?

平安時代到江戶幕府時期的日本社會上層的權力構造是二元制結構。即天皇和關白(太政大臣),天皇和將軍的君臣二元結構。二者之間,彼此都不能吞掉彼此,但又離不開彼此的護持。簡而言之,天皇是權威的來源,但沒有實際權利。

二、日本政體使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掌管實際權力

日本的政治大權移交到首相手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最初,在明治維新初期,以王政復古為旗幟與口號的尊皇志士在以天皇為中心的帝國政府指導下,進行了一系列復古的國粹主義政治運動,其中之一就是對於幕藩體制奔潰後、新政府所需的官職改革的問題。

對此,政府最初的決策就是仿製大化改新之後所頒佈的《大寶令》建立復古的官職與行政系統,在明治二年(一八六八年)定職員令,設置六省,以太政大臣為諸省之冠省,以太政大臣為統領,協調各省臣卿。這種太政大臣制在明治初年得到沿用。

在明治十八年(一八八五年),以三條實美太政大臣的上奏為契機,日本的內閣制度也隨之而建立起來了。

最初建立的的內閣制,相較於過去的太政大臣制,其優勢可以概括為三點。

象徵VS權威:古代日本為何長期處於二元或多元政治,天皇是擺設嗎?

其一是明確了內閣中各省與各閣僚的義務,確立了其對於天皇國務上的輔助與協贊責任;

第二是確立了內閣總理大臣這一內閣的領袖各閣僚之間有了明確的領導者與對天皇及國務的直接負責人,這也就是內閣制度上的一元化領導作用所在;

第三則是裁減了參議等政府行政機構中過於膨脹的官職,精簡了政府官制與行政結構。正是因為內閣制度的確立,首相從制度層面擁有了掌權的權力,首相的地位和職能也因此鞏固下來。

正是日本內閣的確立,將天皇和首相的權力分化開來。自此,天皇有名義上的最高權力,而首相則掌管政治大權成為日本特色的二元政治鞏固下來。

三、在天皇和首相之間,地方貴族強勢介入,形成多元統治的局面

1、武家的兵權、公家的法權對天皇形成抗力

日本的貴族包括公家和武家。明治維新前,國家實權在幕府將軍手裡,因為將軍掌管著大量的兵權。公家包括皇室和朝臣們住在京都,公家風雅無實權,鄙視武家粗俗。

公家,包括皇室、五攝家、清華家等家格高低不同的家族們,等級森嚴,他們擔任攝政、官拜等最高官職,也專門和皇室和將軍聯姻。日本長期存在二元政治,從平安末期開始,整體上實權是偏向於武家的。

象徵VS權威:古代日本為何長期處於二元或多元政治,天皇是擺設嗎?

到了德川時代,公武兩家中,武家的實際政治權威被大大放大了,導致公家,也就是天皇、皇室和公卿成為虛權的一端。

武家由於地位尊貴,又長期任有官職,所以對中央權力產生了一定的威脅。特別是握有軍權的幕府將軍,其覬覦皇位的野心與日俱增,意欲形成多元政治,威脅原本平衡的二元政治。

不過,天皇和公卿雖然沒有實權,但卻擁有法權。歷史上有些人想要改變這一點,最明確的是平將門,要做新天皇,其他包括足利義滿,陰謀論中的織田信長,實際進展最大的德川家族,都沒能把這點挑明,日本的法理元首必須是神聖家族的後代,這一點始終是日本政治中維持基本結構的一點。

所以豐臣氏需要入姓藤原氏才能任關白,而德川因為遠祖為源氏才能開幕,而歷史上所有關白、將軍,理論上都是天皇或其他神話家族的後裔。

所以,這個社會認知非常頑固,哪怕你拳頭大到天下無敵也很難扭轉,所以權力從法理上來自天皇(神裔),這種共識一旦生成,也就無從改變了(這一點很像現代國家無論獨裁還是民主,

都要搞一個憲法,而對於君主主義的國家而言,憲法說到底首先是皇位繼承法)。

2、世官制度讓多元政治延續下來

日本多元政治的本質其實是世官制度。這和中國先秦是一樣的,其實在中國,世官,也就是官位與家族掛鉤,職官制度)和世官制度的衝突在中國也是長期存在的,一直到明代才大致消失。

象徵VS權威:古代日本為何長期處於二元或多元政治,天皇是擺設嗎?

只是對日本而言,只有到了德川的公家諸法度,以天皇法權為中心的世官因為天皇失去法理上的授官權(只保留在公卿之內,而後者也隨之固定化,失去了作為官員的基本屬性,但實際上平安時代官制始終都存在,幕府所授官職實際上是軍職,法理上包含在前者之內),完全轉移成幕府為中心的世官結構。

因此,不管怎麼樣,日本的貴族始終保有一定的權力,這是政治結構所決定的,很難更改。若內閣總理大臣稍有放鬆,可能就會形成勢力多方割據的多元政治局面。

四、總結

不論是長期穩定的二元一體的政治結構,還是充滿威脅的多元政治,都是天皇、內閣總理大臣和地方貴族多方勢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在漫長的發展中,三方勢力互相施力,最後形成了較為平和的分治結果,也是日本長期處於多元政治和二元政治的原因。

參考文獻:

《日本史》

《憲政與制約》

《日本憲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