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季子白盤》銘文,不只是圓潤灑脫,還開啟了籀文之先河


《虢季子白盤》銘文,不只是圓潤灑脫,還開啟了籀文之先河

金文,就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古代銅也稱金,故又稱為金文。商周時期青銅器盛行,禮器以鼎為主,樂器以鍾為代表,故金文又叫“鐘鼎文”。

金文始於商,興盛於周,依附於青銅器。金文的應用年代,上至殷商,下至秦滅六國,大約一千多年的歷史。


《虢季子白盤》銘文,不只是圓潤灑脫,還開啟了籀文之先河


金文發展到西周晚期(夷王、厲王、共和、宣王、幽王時期)已到達高峰,金文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局面,字體修長,大小趨同,結體婉轉流暢,風格推向了唯美境界,湧現出了大量的優秀作品,如厲王時期的《散氏盤》字畫草率,字形扁平,體勢奇古生動,已開草篆之端。宣王時期的《毛公鼎》用筆純熟,字跡秀勁,銘文多達490字,皇皇鉅製,為西周金文之冠。另一件宣王時期的《虢季子白盤》也頗具特色,不但銘文圓潤灑脫,還開啟了籀文之先河,在文字演變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



《虢季子白盤》,清道光末年出土於寶雞,此盤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為圓角長方形,長137.2釐米,寬86.5釐米,高39.5釐米。盤內底部有銘文8行,111字。西周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5年),虢季氏子白為紀念其受周天子命,率軍戰勝獫狁立下奇功,受到周王的褒獎而作的重器,重達240.5公斤,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乃鎮館之寶。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虢季子白盤》銘文,不只是圓潤灑脫,還開啟了籀文之先河


《虢季子白盤》銘文

隹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乍寳盤。不顯子白,壯武於戎工,經維四方。搏伐獫狁,於洛之陽。折首五百,執訊五十,是以先行。桓桓子白,獻聝於王,王孔加子白義。王各周廟宣榭,爰饗。王曰:“白父,孔顯又光”。王賜乘馬,是用左王;賜用弓彤矢,其央。賜用戉(鉞),用政蠻方。子子孫孫,萬年無疆。


《虢季子白盤》銘文,不只是圓潤灑脫,還開啟了籀文之先河


《虢季子白盤》銘文有其自身的特點,臨習時,應瞭解掌握其特點,可從用筆、結體、章法幾方面著手。

一:用筆

《虢季子白盤》銘文線條飽滿圓潤,嫻熟流暢,線條因勢而就,入規範又在規範中求變化,但已不存在肥重之筆,和後來的秦系篆書十分接近,已開始擺脫西周金文的影響。稍後的《秦公簋》、《石鼓文》大致就是在它的驅動下形成的。目前學術界認為《虢季字白盤》、《秦公鍾》、《秦公簋》其書體風格已接近於籀文,而籀文是秦小篆的根源。


《虢季子白盤》銘文,不只是圓潤灑脫,還開啟了籀文之先河


二:結體

《虢季子白盤》銘文結體已找不到西周金文象形的痕跡,結體稍取縱勢,間或有平正之字,每個單字結構均整中有疏密,組合理性,有規律可循。可以說,理性是西周晚期金文書法的人文背景。


《虢季子白盤》銘文,不只是圓潤灑脫,還開啟了籀文之先河


三:章法

《虢季子白盤》是最具章法特色的金文作品,章法布白極為疏朗,間距很大,疏可走馬卻無凋疏之感,字大而體勢優美,結字講究變化,氣韻貫一,富於節奏。這種寬鬆的章法佈局,在西周金文書法中是不多見的。


《虢季子白盤》銘文,不只是圓潤灑脫,還開啟了籀文之先河


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廣義的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及先秦六國古文字,狹義的大篆就是指籀文。《虢季子白盤》銘文屬西周晚期金文,但與春秋金文最為接近,頗疑是《史籀篇》大篆的初始樣式。小篆的發展脈絡是:《虢季子白盤》—《秦公鍾》

《秦公簋》-《石鼓文》-《新郪虎符》-《泰山刻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