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人物‖直擊痛點 發揮特色 他們“劍走偏鋒”釀出扶貧“小酒”


溪山人物‖直擊痛點 發揮特色 他們“劍走偏鋒”釀出扶貧“小酒”

在企業科特派黃永光的幫助下,昔日小作坊變成花園式大酒廠,圖為貴州巖博酒業外景。受訪者供圖

派駐一個科特派,解決一項技術,帶動一個企業,成就一個產業。以企業科特派為橋樑,貴州省進一步強化產學研用緊密結合,促進更多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眼下,在貴州省盤州市淤泥鄉巖博村,早已復工復產的貴州巖博酒業有限公司一派熱鬧景象。早在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與村支書餘留芬的一席對話,讓“人民小酒”一夜爆紅,巖博村也因此成為脫貧攻堅模範村。

小酒托起扶貧夢,靠的正是科技創新。從2013年起,貴州第一個釀酒專業博士、貴州大學釀酒與食品工程學院黃永光教授就來到巖博酒業,為“人民小酒”提供技術服務。黃永光以全國首創的清醬香型白酒釀造技術讓“人民小酒”走俏市場,並帶動了當地的產業扶貧。

黃永光只是活躍在貴州脫貧攻堅企業戰線上企業科技特派員之一。

近年來,貴州省科技廳持續開展“千企面對面”,通過摸底調查和“面對面”座談的方式,徵集各企業的技術難題,並凝練成技術需求,通過派駐企業科技特派員等方式,實現供需精準對接,“對症下藥”。

小作坊撐起扶貧大夢想

“你的叫什麼酒?”

“巖博酒。”

“白酒?多少度?價格怎麼樣?”

“對,白酒。我們的價格就是老百姓喝的,定位是‘人民小酒’。”

“我是問價格多少?”

“我們只賣99元。”

2017年10月19日,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代表團與村支書餘留芬的一場對話,讓“人民小酒”意外走紅。

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注和點贊,讓遠在千里之外的黃永光心潮澎湃。彼時,他已經紮根在巖博酒業整整4年了。

“山高路陡石頭多,種一坡才收一籮。”過去的巖博村,是烏蒙山區的一個深度貧困村。

黃永光坦言,2013年,第一次到巖博村,其貧窮和閉塞,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所謂的巖博酒業,不過是一個半露天的“窩棚”,這是黃永光見過的全國最落後的釀酒小作坊。

傳承著當地彝家600多年,獨具民族特色的釀造工藝,巖博酒業釀造的小鍋白酒,雖然在當地小有名氣,但放到全國市場,顯然不具備什麼競爭力。偏偏這麼一個簡陋的小作坊,承載著全村人的脫貧夢想。在村支書餘留芬的帶動下,巖博村160多戶村民投資入股,紛紛把脫貧致富的希望,放在了這瓶白酒上。

早些年,不認命的餘留芬丟掉了鋤頭,倒騰起超市、餐館、運輸,成了村裡面第一批富起來的人。忘不掉鄉親們的餘留芬,2001年回村當起了村支書。剛上任,村裡不僅沒有分文積累,還欠著幾萬元的外債。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餘留芬帶著鄉親們建磚廠、辦養殖場,誓要改變村裡的貧困面貌,但談何容易……

黃永光為餘留芬和鄉親們的脫貧決心所打動,他當場表態:在巖博酒業沒有實現盈利之前,願意無償提供技術支持。

一瓶小酒帶富一方百姓

當時的全國白酒市場,競爭已經非常激烈。醬香型,除國際品牌茅臺外,還有很多品牌。濃香型,川酒佔據大半壁江山。清香型,以汾酒為代表的北方酒獨佔鰲頭。

出路在哪裡?

在深入的調研中,黃永光苦苦思索的這個問題,答案越來越清晰。如果用現有的小鍋白酒去打市場,那就是騎著單車追寶馬,吃力不討好。黃永光最終將目標鎖定在了“差異化”上面。

北方人偏好於清香型的清爽和優雅,南方人更喜歡醬香型的醇厚和悠長,能不能開發出一款風味獨特而南北通吃的產品?

起初,業界並不看好,黃永光卻固執己見。從酒業規劃設計,到產品研發、技術體系打造和釀酒人才培養,都花費了黃永光大量心血,他試圖用科技創新之手,為巖博村打開一扇脫貧致富之門。

幾經波折,由他研發的全國首款清醬香型白酒在巖博酒業問世。酒香濃郁、口感上佳的“人民小酒”一經投放市場,迅速受到消費者追捧。基於清醬香型的品類創新為“人民小酒”帶來個性化的產品優勢。名字親民,價格也很親民,“人民小酒”的出現,無疑是一個補充需求短板的極好產品。後續幾大單品的陸續推出,為“人民小酒”構建起較為豐富的產品體系。

黃永光的“劍走偏鋒”,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結果。更讓黃永光開心的是,在品鑑過“人民小酒”後,白酒界泰斗、世界級釀酒大師季克良頻頻點贊,並在此後一直關心著巖博酒業的發展,受聘為巖博酒業總顧問。

從釀酒小作坊到花園式規模酒業,獨具特色的“清醬香型”釀造工藝,讓大山深處的巖博酒香飄遍中國。

數據顯示,2016年,巖博酒業實現銷售收入3800多萬元;2017年,9600多萬元;2018年,3.2億元;2019年,近4億元。巖博酒業的興起,帶動了巖博村的“擴張”:由三個小村合併成聯村,帶動1012戶3450人脫貧致富。人均年收入從不足800元,提高到了現在的2.26萬元,巖博村因此成為遠近聞名的脫貧攻堅示範村。

如今的“人民小酒”,早就是名副其實的“扶貧小酒”。巖博村的扶貧模式,也從傳統的“輸血式”扶貧,真正轉型為村民自食其力的“造血式”扶貧,老百姓不但可以穩定就業、增加收入,每年還可以參與分紅,同時也能夠利用企業的便民政策開展其他副業。

巖博村四組村民宋會琴說,過去種苞谷和洋芋,一年到頭辛苦下來,也剩不了幾個錢,自從進酒業當工人,每個月有幾千元的工資收入,入股酒業的3萬元,也已經增值了不少。

根據規劃,巖博酒業將力爭在2030年完成銷售目標20億,成為中國知名白酒品牌。同時,按照集團化發展佈局,巖博村將以巖博酒業為核心,通過發展糧食種植、特色養殖、彝族文化旅遊產品、巖博旅遊觀光園區等,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延展周邊產業,力爭以產業的規模化發展持續帶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協同創新讓企業科特派挑大樑

2015年以來,圍繞著脫貧攻堅主要產業和基層技術需求,貴州省共選派了8455名科特派赴貧困地區開展服務。通過主動對接或組織選派等方式,科特派結對服務企業、合作社和鄉鎮等,在脫貧攻堅中發揮出了積極作用。

黃永光說,企業為科技人員提供了發光發熱的舞臺,科技人員在為企業解決實際難題的過程中,又不斷檢驗和提升技術水準,這是一個雙贏的結局。到巖博酒業後,黃永光先後成立了釀酒大師工作室、科技小院、研究中心、技術中心、工程中心和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並在項目研究、平臺建設等方面,為巖博酒業爭取到了800多萬元的經費支持。這些,為巖博酒業綜合競爭力的提升,注入了創新力量。憑藉全國首創的清醬香型白酒釀造技術,黃永光還一舉斬獲了2018年度的貴州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派駐一個科特派,解決一項技術,帶動一個企業,成就一個產業。以企業科特派為橋樑,貴州省進一步強化產學研用緊密結合,促進更多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在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模式下,企業科特派勇於挑起大梁,通過精準把握科技政策、提供技術方案、協助項目申報、攻克共性難題、促進成果轉化等手段,激發出了企業的創新效應,也將科技創新這塊招牌越擦越亮。

越來越多的科研成果正走出“象牙塔”,在貴州,明星式的企業科特派不止黃永光一人。獲得2018年度貴州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張麗豔,也是貴州中醫藥大學派駐貴州威門藥業的企業科特派。多年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讓她取得了貴州苗藥材頭花蓼關鍵種植技術的新突破。2017年以來,貴州推廣種植頭花蓼近4萬畝,銷售收入近1.4億元,帶動4萬餘人脫貧。由頭花蓼製成的“熱淋清顆粒”成為貴州省第一個出口創匯的苗藥製劑,近三年實現銷售收入9.40億元、利稅2.83億元。

企業科特派的輻射效應,在貴州日益顯現。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高秀娟

審校:張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