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何莫名的心煩?

人為何莫名的心煩?

人的情緒是受到看法所左右的,而非碰到的事情本身。

例如,你到公園散步,累了坐在長板凳上休息把包包放在一邊,有個人走了過來一屁股坐下,你會有什麼感受?這個人怎麼這麼不注意,這麼粗魯!太令人惱火了!如果我告訴你這個人是個盲人呢?也許你就會覺得沒什麼,也就釋懷了,甚至還會為錯怪別人而內疚。這個過程當中事情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只是你心中的看法變化了,於是你的情緒也隨之變化。

常常會有人來 諮詢室找我傾訴,說他/她經常莫名其妙的心煩意亂,心情不好。我應該是一個高度認知取向的心理老師(但並不排斥其他流派的技術和工具),所以我通常會先按照傳統的方式反問“你想到了什麼?”如果他/她能準確表達出當時的想法,那就比較好處理。但是得到的答覆往往是"我什麼都沒想啊!“”我看著藍天有時候都會莫名的煩躁!“

是不是認知療法的這個理論出錯了呢?當然不是,能不能覺察到情緒背後的想法這就考驗你的自我覺察能力

和自動思維的頑固程度。自我覺察能力跟個人的生活成長經歷和訓練有關,而自動化思維就有一定的形成原因。

自動化思維的頑固之處在於它是條件反射式的,不假思索的,不需要經過意識驗證的(精神分析應該把它稱之為潛意識吧?) 我第一次看到藍天就心情不好,以後多次就變成習慣,不再需要思考其中的原因,條件反射式的。例如,我們在騎腳踏車的時候就是自然地騎腳踏車,並不會想著左腳蹬完,右腳蹬,手要怎麼扶好之類的意識層面的思考過程。

發現這一點我們可以試著利用其他流派的技術,例如精神分析流派的自由聯想。放鬆的狀態,鼓勵支離破碎的語言,自由的聯想。 來訪者也許就會告訴你”藍天我想到了鳥兒,鳥兒展翅高飛很自由,而我的學校卻像個鳥籠,我在過著苦悶的監獄生活。“這樣我們就發現了問題,後續就可以從認知配合行為調整的做法,讓他/她的生活不再過得苦悶。(你看這裡我也不排斥行為療法的技術)

人的自動思維的頑固程度有時候會超乎人們的想象

。行為主義代表人物華生曾經做過一個臭名昭著的實驗。他去孤兒院找了一名3個月大的孤兒阿爾伯特,一開始給他各種毛絨的玩具、動物(小白兔、小白鼠),阿爾伯特表現出很大的興趣,情緒看上去不錯。

接下來華生在阿爾伯特接觸到毛絨玩具和動物的時候就在他旁邊敲打一根大鐵棒,阿爾伯特受到了驚嚇哭了,一次兩次……之後鐵棒的聲響消失了,但是就算沒有了吵鬧的聲響,阿爾伯特卻變得十分的討厭和恐懼毛絨玩具。更可惡的是華生在這個時候戴著一個聖誕老人的面具給阿爾伯特看,可想而知阿爾伯特放聲大哭。

後來阿爾伯特滿週歲之後,雖然阿爾伯特並沒有辦法在意識層面回憶起童年的經歷,但是華生再給阿爾伯特看這些毛絨玩具和聖誕老人的面具,阿爾伯特也顯現出恐懼和厭惡,甚至跟人接觸都會便表現出消極和退縮。華生在做這個實驗之後,承諾要給阿爾伯特做矯正,但是似乎後來並沒有兌現承諾。(實驗憑記憶寫出,細節可能有所出入)

這就是最頑固的自動化思維,精神分析流派稱之為童年的創傷,而後來的經歷與創傷的鏈接被中斷了,如果能修復這個鏈接,我們後續就有好多好的方法,創傷也就很容易化解。(現代諮詢流派的邊界應該沒那麼旗幟鮮明,趨向於大融合。)

以上個人觀點,望輕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