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本想與張士誠一起夾擊朱元璋,沒成想張士誠只想作壁上觀

元朝末年,由於民族矛盾以及階級矛盾的日益激化,再加上不斷的天災降臨,百姓困苦難堪,為了生存,這些飢寒交且走投無路的農民紛紛揭竿而起。

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華夏大地頓時掀起了反抗元廷暴力統治的起義浪潮。先是韓山童、劉福通在潁州揭竿而起,號“紅巾軍”,緊接著徐壽輝起於蘄州,在短短几個月時間,各地紛紛群起響應,由此,紅巾起義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正所謂“你方唱罷,我登臺”,在紅巾起義爆發後的幾年時間,天下大勢又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雖然元朝還沒有滅亡,但是其他地區早已陷入紅巾起義的浪潮當中。其中應天府(今南京)的朱元璋、武昌的陳友諒、高郵的張士誠是反元勢力中,算是最強勁的三股勢力。雖然他們同屬於小明王韓林兒的部屬,可其實都互相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陳友諒本想與張士誠一起夾擊朱元璋,沒成想張士誠只想作壁上觀

朱元璋


這不,隨著他們三方勢力不斷的增強,地盤不斷地擴大,矛盾也自然地不斷激化,一場大戰是不可避免的。

起初,朱元璋是處於劣勢。在攻佔應天府,朱元璋根據當時形勢,採取了其謀士劉基的“高築牆、廣積糧”的戰略,慢慢發展他的實力。沒辦法,依當時的局勢來看,朱元璋不得不這麼做。因為當時的朱元璋只有十萬兵力,所佔的地盤仍然很少,而且更危險的是,朱元璋是四面受敵、東面和南面是元軍,東南是張士誠,而西面則是徐壽輝。

陳友諒本想與張士誠一起夾擊朱元璋,沒成想張士誠只想作壁上觀

元末勢力


我剛才也說了,雖然都他們都是反元武裝,可是徐壽輝、張士誠兩人是和小明王是相互敵視的。還好當時的小明王、劉福通在北面牽制住元軍的主力,而張士誠、徐壽輝還並未有足夠的實力吞併朱元璋。

直到幾年後,也就是至元二十年,徐壽輝部下倪文俊的部下陳友諒突然反叛,不僅殺了自己的老上司,還挾持了徐壽輝,攻佔了採石等地,逐漸和朱元璋的地盤接壤。於是他就殺死了徐壽輝,自立為帝,建國號漢,實力大增。


這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朱元璋和陳友諒必然有一戰。但是這跟張士誠有啥關係?看地圖,我們可以很明顯發現張士誠是在應天的上游。所以陳友諒派人與張士誠結盟,欲與張士誠東西夾擊應天,平分朱元璋的地盤。

消息傳到應天后,朱元璋立馬召開內部軍事會議,商討決策。尋求過劉基的建議,朱元璋決定集中力量先消滅陳友諒。因為陳友諒殺君自立,不得人心,故而不難戰勝。

陳友諒本想與張士誠一起夾擊朱元璋,沒成想張士誠只想作壁上觀

鄱陽湖之戰


有人就問了,那張士誠呢?陳友諒不是想約張士誠一起夾擊朱元璋嗎?

是的,陳友諒是有這個想法,可是張士誠呢?卻壓根沒有搭理陳友諒。原因很簡單,張士誠擺明了想作壁上觀。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很明顯,張士誠想做那個漁翁。

除了張士誠想坐收漁翁之利之外,也跟他內部有著很大的關係。

當時的張士誠的實力並不亞於朱元璋,雖然佔據著魚膏之地,但其實是有弱點的。在佔據吳地後,由於這一帶多年沒有戰事,因此人口不斷增多,經濟也十分繁盛。漸漸地,張士誠開始放縱起來,不再過問政務。主公都這樣了,更別提下面的部下了,個個開始奢侈起來,每當要開始打仗,就開始裝病,只有封官賞地,他們才肯出兵。

所以當陳友諒派人來結盟時,其部下都不太願意出兵。人家之間的爭鬥,我們就不摻和了,再說,等到他們雙方兩敗俱傷之時,他們再出來坐享其成,豈不樂哉?

只不過事情變化的太快了。鄱陽湖一戰,陳友諒大敗,很快朱元璋就消滅了陳友諒勢力,轉而就開始謀求張士誠的地盤。等到張士誠緩過來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率軍攻入平江城,張士誠兵敗被俘,最後自縊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