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死神較量:一次驚心動魄的太空之旅


隨著地球環境的惡化,人類向太空發展,開闢新家園是必然的。上世紀人類進行了多次載人登月任務,每一次都是和死神較量,而第三次登月則是最驚心動魄的一次冒險。

1970年4月11日,一艘載人飛船發射升空。一開始進展十分順利,兩天時間,它飛行了30000公里。隨著飛船離月球越來越近,三名宇航員心情十分愉快,用簡陋的設備進行了太空直播,之後還向地面上看直播的人道了晚安。


與死神較量:一次驚心動魄的太空之旅


一切都很美好,但這只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寧靜!

直播結束沒多久,飛船尾部突然傳來一聲巨大的爆炸聲,把還在做著登月美夢的宇航員驚醒了。當他們檢查儀表盤,不禁背脊一冷,儀表盤上的數據顯示電壓已經降到了零。究竟發生了什麼?是太空隕石撞上了飛船?還是飛船電力設備失靈?暫時還不能判斷,唯一能確定的是主電源系統有問題。後來查明,事故原因是液氧罐上的加熱器在設計上存在問題,導致液氧罐爆炸,引發了這場災難。


與死神較量:一次驚心動魄的太空之旅


此時服務艙的電力和氧氣供應已經停止,指揮艙裡唯一的電力和氧氣也即將消耗殆盡。在這危急關頭,飛船上的三名宇航員都表現得很冷靜。他們利用飛船上的電腦計算出了最佳的應急預案,重新分配應急電池組和系統電力,關閉了功率大的導航系統,啟用低功率的備用導航系統,降低其他能源、氧氣和水的消耗,只維持最低的生命保障,目的只有一個——活著回到地球。

此時此刻,地面指揮中心的營救工作也在緊張地進行著,相關人員被緊急召集過來研究對策。他們討論了各種救援方案,最後決定利用登月艙返回地球。而登月艙從來沒有用來逃生的先例,這是一次不得己的冒險。


與死神較量:一次驚心動魄的太空之旅


遠在36萬公里的宇航員收到地面發來的指令,果斷進入了登月艙,由地面遠程指揮,向電腦輸入複雜的指令。此時,只要輸錯一個代碼,他們都將被死神帶走。幸運的是,登月艙的功能終於被激活。

然而,更棘手的問題也接踵而來。因為此時飛船已經離月球相當近,受到很強的月球引力。如果強行啟動登月艙掉頭,不僅將很快消耗掉登月艙上所有燃料,甚至可能被月球引力捕捉,將他們永遠留在月球上。


與死神較量:一次驚心動魄的太空之旅


很快,地面指揮中心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讓飛船繼續向月球飛行,進入月球軌道,然後繞著月球飛行一圈,利用“引力彈弓效應”使登月艙擺脫月球的引力,再返回地球。這個方案可以節省很多燃料,但同樣風險巨大。因為繞月球一圈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時間,時間越長,不可控風險發生的概率也就越大,而且登月艙的生存環境十分惡劣,這對宇航員的生理和心理承受力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接下來的四天時間,登月艙裡的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燃料僅僅能夠啟動一次發動機,維持生命的氧氣和水也變得越來越少,艙內主系統完全停止工作,氣壓降低,溫度下降到接近零度,二氧化碳氣體無法排出,艙內生存環境已經接近極限。


與死神較量:一次驚心動魄的太空之旅


宇航員們飽受著疲勞和寒冷的煎熬,但他們憑著堅強的意志勇敢地和死神搏鬥,精準地為地面人員傳達登月艙的各項數據。在大家的通力協作下,登月艙終於實現繞月轉向,重返地球。在登月艙進入大氣層之前,服務艙裡起火,宇航員們按照地面指令放棄了服務艙。隨後,他們又分離了登月艙,駕駛指令艙,利用最後僅有的一點電力啟動制導系統,進入大氣層,成功落在南太平洋。

地面指揮中心裡,人們全體起立,發出一片熱烈掌聲和歡呼聲,壓抑了幾天的情感終於在這一刻爆發,他們點起雪茄,慶賀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與死神較量:一次驚心動魄的太空之旅


這就是載入太空史冊的阿波羅13號登月計劃,顯然這次任務並沒有成功,但它卻給全人類留下了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時刻激勵著人們。讓我們記住這三個宇航員的名字,吉姆·洛威爾、傑克·斯威格特和弗萊德·海斯。


與死神較量:一次驚心動魄的太空之旅

左起:洛威爾、斯威格特、海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