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戰,孫權如果不幫曹操,關羽能否打敗徐晃和張遼?

今天看到一條有意思的問題,問的是襄樊之戰,東吳孫權若不插手與曹操聯合,關羽能否打敗擊敗徐晃和張遼等人?

襄樊之戰,孫權如果不幫曹操,關羽能否打敗徐晃和張遼?

首先說下襄樊戰役,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曹魏佔據的襄陽、樊城的一次重要戰役。此戰中,關羽先是圍困襄陽、樊城。于禁督七軍三萬人救援樊城,關羽並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于禁打得全軍覆沒,進而重創曹魏,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司馬懿、蔣濟勸說曹操與孫權聯合,並派遣徐晃、張遼等人前解樊城之圍,之後就有了東吳孫權派遣呂蒙、陸遜襲擊了關羽的後方,關羽被徐晃擊敗,關羽敗走麥城,最後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的事情。

襄樊之戰,孫權如果不幫曹操,關羽能否打敗徐晃和張遼?

那麼,東吳如果不偷襲,關羽能不能打敗徐晃呢?我個人覺得,打敗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徐晃退走的可能性很大。先覆盤一下關羽水淹七軍之後的基本情況。

襄樊之戰,孫權如果不幫曹操,關羽能否打敗徐晃和張遼?

曹魏方面當時有二個優勢,優勢一、樊城仍然在手,關羽要啃下這塊硬骨頭,並非易事。優勢二、曹操當時已經派出徐商、呂建、殷署、朱蓋等將領援助徐晃,但曹魏方面的劣勢也不少,其一曹魏方面他們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都投降了關羽、陸渾民孫狼等作亂,殺死了縣主簿,向南歸附關羽。關羽授給孫狼官印,給他軍隊,讓他去擾亂曹魏。此時許都以南的梁郟、陸渾群盜,紛紛接受關羽的印號,“為之支黨”,,攪得曹魏腹地戰亂不斷、其二當時北方爆發了瘟疫。其三南陽、潁川百姓“藏竄觀望”,導致襄樊一帶沒糧食,曹仁和徐晃都是縮衣節食在跟關羽在死磕。其四涼州張進、黃華等人叛亂,西北不穩定,曹魏無法調西北邊軍增援襄樊。其五東吳孫權的牽制、孫權若不出兵,曹操就不敢輕易調徐州與合肥的兵力增援襄樊、最關鍵的一點是前去救援的徐晃並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擊敗關羽、而是在等待,等著殷署、朱蓋的十二營近五千士兵到來後,徐晃才開始進攻,此時徐晃手下至少3.5萬人。

襄樊之戰,孫權如果不幫曹操,關羽能否打敗徐晃和張遼?


徐晃在襄樊之戰擊敗關羽久經戰陣的用兵老道,比如徐晃先聲東擊西,揚言攻擊關羽左邊,實際卻進攻右邊。關羽面臨防守不足的窘境,只好派騎兵離開堅固的防守工事去增援。而徐晃率大軍痛擊關羽騎兵,關羽的五千騎兵自然自然無力抗擋徐晃大軍,只好敗退回自己的營地。就這樣,本來精銳的騎兵反倒成了徐晃的先鋒部隊,留守大本營的軍隊在敗軍衝擊下自亂陣腳,既無法利用堅固的工事,又無力組織有效抵抗,只得撤退。

襄樊之戰,孫權如果不幫曹操,關羽能否打敗徐晃和張遼?

但關羽失敗的最主要的原因不是關羽作戰能力不如徐晃、而是而是關羽的軍心已亂,當時孫權與曹操聯合、曹操令徐晃用箭將與孫權偷襲荊州的信息、分別射入樊城及關羽營中。就造成了曹魏士氣倍增,影響關羽軍隊的軍心,這時候不要說關羽的軍隊、就是楚霸王項羽轉世,軍心也會大亂,這才是關羽失敗的原因。

當然若孫權不與曹操聯合、關羽取勝的可能性也不大,關羽的情況雖然比徐晃看起來存在優勢,但實際上此時的顧得軍隊,已經非常危險:首先,關羽軍隊始終沒有攻下襄陽、樊城,已經非常疲憊,而曹操方面的援軍源源不斷,打敗了于禁、龐德,還有徐晃,可渭滔滔不絕;其次,關羽在得到于禁等人的軍隊數萬人,糧食不足,軍隊斷糧,這才有擅自取用孫權湘關的糧米;造成孫權出兵的理由,當然最重要的問題是關羽的兵力不足,關羽軍隊被漢水分為南北兩部分,除了圍困襄樊的兵力外,還有分兵運送被俘的于禁七軍與抵禦曹魏源源不斷的救援部隊,這也是為什麼關羽只能拼湊五千人與徐晃交戰,被徐晃與曹仁夾擊之下敗走的原因所在。

襄樊之戰,孫權如果不幫曹操,關羽能否打敗徐晃和張遼?


當然若孫權不出兵、斷絕關羽的後路,徐晃想要徹底解襄樊之圍也不現實,關羽有水軍,他可以輕鬆退回南郡,稍作休整後,還可以再次殺到襄樊、並且漢中與襄樊有漢水相連,劉備從漢中出發,經漢水,解決關羽兵力缺少的問題所在,因此若關羽與徐晃打長久戰,那時候襄樊屬誰還真不好說。


襄樊之戰,孫權如果不幫曹操,關羽能否打敗徐晃和張遼?


襄陽、樊城在曹軍手中,三方相互制約,對孫權並無重大威脅。赤壁之戰後,曹操、孫權發生了幾次戰爭,主戰場都在合肥方向。但關羽若得了襄陽、樊城,既可以沿漢江而下,又可以沿長江而下,對孫權的威脅大大增加,這是孫權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看到的。這就不難理解,正是關羽水淹七軍,似乎襄陽、樊城唾手可得的情況下,孫權最終下定決定襲奪荊州,要“全據長江”,徹底解決戰略安全困境。

襄樊之戰,孫權如果不幫曹操,關羽能否打敗徐晃和張遼?


至於襄陽、樊城二城、孫權偷襲關羽不久後,曹操病死,新登基的曹丕召開朝議,討論襄樊問題。會上,曹丕認為襄樊沒有糧草,無以為繼,想召曹仁退軍回南陽。司馬懿雖然在此反對,但曹丕不聽。曹仁便放火燒了襄樊二城,退至了南陽,孫權派人去佔襄樊。但由於當時襄樊無糧,又被曹仁燒了,東吳軍佔了襄樊沒多久,就被曹仁又打回去了、一直到晉滅吳之戰時候、司馬炎改任杜預為鎮南大將軍,杜預襄樊城出兵、破西陵、拿下江陵,佔據荊州、配合其他地區各路晉軍攻打孫吳的都城建鄴、攻佔了交州、廣州地區,成為整個滅吳一役,功勳卓著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