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開局穩健,中國經濟復甦給世界帶來信心-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中國“十四五”開局穩健,正在給世界帶來信心。亞洲開發銀行於近日發佈《2021年亞洲發展展望》,預測亞太地區發展中經濟體2021年經濟增速達7.3%,中國經濟增速由上一次預測的7.7%調高至8.1%。先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曾發佈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8.4%,相較1月的預測上調了0.3個百分點。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持續發展勢頭,為國際社會廣泛看好。

中國經濟發展究竟如何,外貿外資最能夠說明一切。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8.4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2%;實際使用外資3024.7億元,同比增長39.9%,增幅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即便在不平凡的2020年,中國外貿也增長達1.9%,規模32.2萬億,外資增長6.2%,規模達到近1萬億。外貿規模和國際市場份額均創歷史新高,第一貿易大國地位更加鞏固,外資躍升為第一大外資流入國。

消費市場快速恢復,中國經濟為國際社會看好。消費是拉動經濟的第一動力,在經濟增長中發揮著“壓艙石”的關鍵基礎作用。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91981億元,消費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今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3.9%,其中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4.2%。隨著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潛力不斷釋放,中國高質量發展底氣十足,這也為國際社會所看好。

新動能加速集聚,中國經濟為國際社會看好。新動能推動新發展,新發展助力新時代。今年一季度,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5.8%,兩年平均增速為15.4%,中國經濟的澎湃新動能由此可見一斑。事實上,一季度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37.3%,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41.6%,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28.6%,都是新動能的凸顯。新動能不斷集聚,拉動的不僅是中國經濟的發展更有世界經濟的增長。

民生改善成色十足,中國經濟為國際社會看好。民生改善既是保障低收入群體基本需求的力舉,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抓民生也是抓發展。今年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0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13.7%;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13.7%。民生改善在增強獲得感的同時,也有助於更好釋放國內市場潛力,進而為經濟發展注入持久動力,這也為國際社會所看好。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事實再次證明,有黨的領導,有制度優勢,有勤勞人民,有豐富、高質量的勞動力資源,有完善的產業配套能力,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中國經濟足以抵禦風浪。“十四五”期間,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將進一步顯現,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為世界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信心與動能。(秦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