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80亿造世界级海底隧道,德国人佩服,美日斥巨资想引进技术

引子

该如何检验一个国家的实力?当今社会,仅仅是靠GDP这样的数字来评判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力量是不够的。随着各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科学技术的不停进步,建筑建设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的重要标准。

要看它富不富强,先看看人民住怎样的房子,走怎样的路,去怎样的建筑里购物、娱乐,到哪样建筑里去旅游、参观。我们越来越能从自己的日常生活里,体会到一个繁荣国家的真正实力。

  • 正如电视新闻里经常报道的:我国正在建设某些大型工程,哪个基地又建成了,哪条港口又开放了,哪条隧道就要开通了。如今,科技成果的进步不仅仅被应用于武器制造,水力电力开发,石油煤炭开采,大批工程技术人员研发了许多真正“亲民”的技术,并将他们应用在了住宅环境、交通设施等方面。
中国花80亿造世界级海底隧道,德国人佩服,美日斥巨资想引进技术

海底隧道

正文

提起交通设施,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想到了我国长期位居世界第一的陆上交通工具——高铁。其实,鲜为人知的是,我国近年来在水底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个工程就是长江海底隧道的圆满完成。这条隧道之所以特别,除了它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一特殊地理位置的原因,还因为它在技术方面面临了空前的挑战,深海水压、不稳定的土质、未知的修建环境,都为这条隧道的建设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中国花80亿造世界级海底隧道,德国人佩服,美日斥巨资想引进技术

长江海底隧道是一条连接着上海陆地和长兴岛西南地区的隧道,全长八公里左右。众所皆知,长江下游地区的地质十分不稳定,这是长期遭受流水冲刷以及土壤土质的本身原因造成的。在这样的地区建造一条全长八公里,水底部分占比高达八分之七的隧道,其难度系数不言而喻。因此,这条海底隧道的施工,从建设初期到修建完成一直都被世界人士紧密关注。然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直以来代表着中国人民不畏困苦、知难而上的性格特点。工程师们凭借着这样的坚持,悉心钻研,辛苦筹谋,丝毫不敢马虎懈怠。于是,一切难题都得到了完美的解决,我国工程师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就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使得隧道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这一个听上去十分“异想天开”的点子,就这样被中国人民变成了现实。

中国花80亿造世界级海底隧道,德国人佩服,美日斥巨资想引进技术

这是一条应用了双向管道设计技术的海底隧道,两条管道同时开采,并且每隔八百米就设置了一个将两条通车管道连接起来的逃生通道。这些逃生通道的设置极大的保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一旦发生不测,行经的车辆可以立刻驶进通向另一条通车管道的逃生通道,并从那条车道驶向路面,用时绝不超过二十五分钟。这条海底隧道的设计者们不仅在逃生方面谋划周全,他们在选用抗震材料上也花了很多心思。

中国花80亿造世界级海底隧道,德国人佩服,美日斥巨资想引进技术

长江海底隧道剖面图

他们所选用的建造隧道的材料本身,就可以抵抗七级的地震,十分牢固。这条海底隧道建成之初就立刻轰动全球,它的大,它的长,它的深,无一不令世界人民震惊。这里的“大”指的是这条隧道是用两个十分巨大的盾造结构一并开采的,盾构机每掘一次就可以挖进7.5米的距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长”指的是这条隧道跨度之长,路程之长,挑战巨大。“深”指的是这条隧道的埋土极深,在降水施工时,最深可深达地下五十多米。它的“长、大、深”无一不位列世界前茅。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特点,这条海底隧道才能被列为世界奇迹工程之一,位于世界第一的地位。

中国花80亿造世界级海底隧道,德国人佩服,美日斥巨资想引进技术

施工现场

结语

据说,这条中国花费80亿造的世界级海底隧道,令德国人佩服,美国以及日本还斥巨资想引进这项技术。的确,这条隧道建设中应用的技术以及达到的水平是空前绝后的,其蕴含的意义远比我们想象的深远。中国的建造行业终于在世界人民面前站了起来,并且这一站,就高出去了一大截。

没有我们民族勇于挑战、不畏艰难的决心,没有工程建筑师们夜以继日、辛勤劳作的坚持,没有全国人民殷勤真心、满怀祝愿的信任,就不会有这条如今位居世界第一的海底隧道。这条海底隧道也回报给中国人民巨大的便利,它不仅仅是我国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促进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