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道教拖累的王朝――明朝

大明王朝從朱元璋建國到崇禎皇帝煤山自縊,一共經歷了16任皇帝,276年的歷史,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短命的王朝。除了短命之外,這個王朝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信仰道教。

應該說一個王朝有點信仰不算什麼問題,關鍵就在於信仰的是什麼,以及信到了什麼程度。明朝信仰的就是道教,這個“道”可不是儒釋道中的“道”,儒釋道是傳統的中華文化,儒釋道中的“道”指的是道家學說,由“老子”創立,以“無為而治”為根本思想。而道教則是教人養生,與長生不老、求仙問道、煉丹巫術有關。

被道教拖累的王朝――明朝

明朝和道教的淵源起始於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朱元璋是從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一步步走上了皇位,為了表示自己皇位的正統,古代的皇帝們都喜歡藉助一些神秘的色彩來宣揚自己,朱元璋也不例外,他選擇的就是信奉鬼神之說,好占卜命運的道教。同時朱元璋傾向於道教的另一個原因是發跡之前他曾在寺廟裡當過幾年和尚,他很反感別人提起這些往事,自然也就連帶著冷落佛教了。

被道教拖累的王朝――明朝

要說真正把道教的地位提升一個高度的,其實是朱厚熜,也就是嘉靖皇帝。嘉靖皇帝篤信道教一方面是受到皇帝祖爺爺的影響,加上自己的父母也是信道教人士,另一方面的因素就有些“玄乎”了,我們知道,嘉靖皇帝是繼承了他堂兄弟的皇位,他一上任就面臨和前朝太后及其黨派的權力之爭,史稱“大禮儀之爭”,朝堂動盪,皇位不穩,到了嘉靖七年,京城半年沒下一滴雨,土地9絕收,百姓怨聲載道,為了穩定局面,嘉靖皇帝聽從道人邵元節的建議,決定設壇親自求雨,以解蒼生之危。堂堂皇帝竟然信這等鬼神之事,依附他的人的都傻了眼,反對他的人則等得看笑話,權力之斗的腥風血雨就要傾盆而下,一件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嘉靖七年冬,就在嘉靖登壇求雨的第二天,漫天大雪邊下邊化,整整兩天兩夜,乾涸的河床裡水流奔湧,群臣呆若木雞,百姓們則歡聲雷動,歌頌天子恩德。自此之後,嘉靖算是坐實了他“真龍天子”的身份,而他本人也開始對道教篤信不疑。

被道教拖累的王朝――明朝

道教本來是危難時刻用來鞏固皇權的工具,到了和平時代,還一如既往的篤信,它就變成了一種玩具,而玩物必喪志。

首先是國家的財政危機,皇帝要信教,不能不修道觀吧,不能建神壇吧,為了討得皇上歡心,臣子們大興土木、徵調民工修築道觀是常有的事,比如:靈濟宮、顯靈宮、朝天宮、大高玄殿……都是在明朝修築的氣勢宏偉的皇家道觀。國庫的錢說到底也是從百姓那裡徵收來的,這樣鋪張浪費,一方面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另一方面用在厲兵秣馬、賑濟百姓上的錢就少了,更可氣的是多少貪官汙吏打著為皇帝辦事的幌子,瞞上欺下,中飽私囊、貪贓枉法。

其次是朝堂的荒廢,明朝的皇帝信仰道教,信仰道教必然信奉道教的思想,信任方術之士,明朝服用丹藥的皇帝的比例遠比其他朝代要高,現代的科學告訴我們丹藥本身就是含重金屬的毒藥。或許重金屬中毒還不算什麼,迷信道教的皇帝還講究修仙,最有名的還是嘉靖皇帝,他一個人就創下了“二十多年不上朝”的記錄,這樣治理國家,焉有不敗之理?

此外,階級衝突也是一個很大的隱患。前面我們已經提過,老百姓受到壓迫,勢必揭竿而起反抗朝廷,大明王朝276年,爆發的農民起義就有數十起,包括唐賽兒起義、劉六劉七起義、明末農民起義等,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皇帝也是被李自成領導的起義軍趕下了皇位。還有一個就是知識分子和皇權之間的衝突,明朝的知識分子還是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喝的還是四書五經儒家文化的墨水,

儒家文化中“子不語怪力亂神”,知識分子輕視裝神弄鬼的道士,對君王信仰道教,不勤政愛民的這一套作風也頗有微詞。清廉剛正之士隱遁不出,貪官汙吏則像蛀蟲一般侵蝕著大明王朝的軀架。

被道教拖累的王朝――明朝

“道可道,非常道”大明王朝錯把道教奉為金科玉律,忽視了治國治民的根本道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實在令人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