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鐵西區平西鄉副鄉長畢學軍

四平新聞網訊(記者何其遙

)鐵西區平西鄉下轄20個行政村,幅員149.9公里,人口46705人,點多面廣、人口流動性大讓平西鄉疫情防控面臨嚴峻考驗,也讓56歲的平西鄉副鄉長畢學軍一下子寢食難安。

946名返鄉人員 防控不容遲緩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鄉黨委班子成員都入村包保。上級領導考慮畢學軍年紀偏大,又患有糖尿病,不能太操勞,私下找他談話,建議分給他較輕一點的任務,畢學軍態度堅決地說:“我是副鄉長,更是一名黨員,黨員不分年齡,關鍵時刻必須站班一線。”他毅然包保了兩個體量較大的村。到達村子後,與疫情賽跑就成了他的責任擔當。他同村幹部一起入戶走訪,對2個村、19個社排查出的返鄉人員進行逐一瞭解,返鄉地域、乘坐車次、接觸人群,並耐心做居家隔離村民的思想工作,每天調度回訪居家隔離村民的生活需求,身體狀況。每天下午回鄉,他都要到防控辦公室再調度一次全鄉外來返鄉人員總體情況,研判全鄉疫情防控風險點。

35道關卡 打卡不容疏忽

為加強流動人口管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屬地20個行政村都自發設置卡點,作為分管交通、農業和環保的副鄉長畢學軍,為指導、規範各村卡點設置,暢通應急、綠色同道,每天早上5點他就出發走遍全鄉150平方公里35個路口,查看值班卡點盤查情況和無人卡口封鎖情況,給卡點值班人員送發防護保障物資。在口罩緊缺的時候,為保障卡點需求,他把家人的口罩都拿給了卡點一線工作人員。巡卡之後他又開始巡村、巡河,確保疫情期間河道無汙染,農村生活垃圾日產日清,不給病毒留任何滋生之地。日常巡檢後他就直奔包保村,調度巡檢新外來返村人員情況、隔離人員居家醫學觀察情況,部署落實防控工作新要求,晚上8點再巡卡一圈,並參加領導值班值宿。持續緊張疲憊的階段,他堅韌挺拔的身影給每一名一線防控工作人員一股無形的力量,他總是給一線防控的村幹部鼓勁打氣,他說:“攀上疫情這座山,我們就把病毒踩在腳下。”

之後,畢學軍又主動請纓,接下火車站帶班值班的任務,每天不定時接收車站電話通知,接送外來返鄉人員。他惦念著全鄉每一個村民的安危,為了再減少應急反應時間,他索性打起鋪蓋卷要住在辦公室,“疫情不退,我不回家。”近一個月的值班任務,他每天工作超過17個小時,沒睡過一個整覺,同事們勸他要注意休息,他總說:“我不累,我要和你們一起戰鬥在前線。”

女兒一家三口每年只有春節才回家一次,可是過年期間他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每天晚上都帶著一身疲憊回到家中,輕輕地親一下已經睡熟的外孫,簡單吃一口飯便又是躺下思索著第二天的工作,一份樸實為民的情懷讓他心裡裝下了46705個村民的大家,卻無聲地放下了自己難得團聚的小家。

不平凡的堅守 義不容辭

14年前,42歲的畢學軍帶著對家鄉的熱愛和改變農村面貌的抱負毅然放棄自己的事業,從北京回到平西鄉團山子村,開始了他的村幹部生涯。“從回村那一天,我就是父老鄉親的兒子。”畢學軍憑藉他開闊的思維、長遠的眼光、敢打敢拼的幹勁,把團山子從一個偏僻的小村落打造成今天遠近聞名的全能村。團山子村先後獲得“全國文明村”、連續三屆 “省級文明村”、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吉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基層黨組織建設“五星級”村等50餘項榮譽。畢學軍也獲得“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吉林省勞動模範”“四平市特等勞動模範”“優秀村黨支部書記”“優秀共產黨員”等十餘項個人榮譽。2016年,在平西鄉第四屆換屆選舉中滿票當選為平西鄉副鄉長,那年畢學軍已經52歲。他總是說:“我還能為老百姓再幹8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